从理论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国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2016年年会述评
2017-02-24张秀芬包庆德
张秀芬,包庆德
(内蒙古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哲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从理论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国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2016年年会述评
张秀芬a,包庆德b
(内蒙古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哲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中国环境伦理学和环境哲学2016年年会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主要内容:关涉文明与自然及其取代现代性哲学的生态哲学智慧,以及人向自然生成并走向“顺应”自然的科学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背景和哲学基础;聚焦如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及精神成为实践理念直至落地生根,特别是包括有效结合本土经验在内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促使发展方式和交往方式应该包含的绿色维度和绿色内涵等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与本土方略;借鉴游牧文明的生态生存方略及其生态哲学智慧,创建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社会共治、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机制,并有序培育绿色情商以及有效规避环境风险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理念与实践走向。
生态文明建设;文明与自然;绿色发展;生态生存方略;生态哲学
中国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文明智库共同主办,根河市人民政府协办,北京春知绿环保技术研究院承办的“2016年中国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年会”6月24—27日在内蒙古根河市召开。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包庆德教授主持,根河市委书记张洪岩、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孝廷教授、中国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叶平教授、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卢风教授、生态文明智库主任张国发博士先后致辞。来自全国各地80余名学者与会,收到论文50余篇。会议主要观点如下。
一、生态文明现实背景与哲学基础
对工业文明的全面反思与哲学范式的时代转换是生态文明建立的前提基础。刘孝廷教授以“文明与自然”为题,从自然到文明与从文明到自然两个向度对文明与自然关系进行解答:自然本身的变化是产生文明的契机,文明是自然的赠品;文明是对自然的反对与突破,但自然本身包含有善因素,生态文明是依赖于人本身文明,文明的生态环境是文明的人的外在体现,个人只有获得整个人类以及自然的完整属性,才是生态文明这种新文明形态下的完整人。叶平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即人对自然讲文明,人对荒野讲文明,其实质就是人对自然的生态伦理。叶平特别提出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观念的巨大变迁,其中人类生死观、群众运动观、科技—积极发展观、时代哲学观、文化观等五大观念的转变,反映了我们所处的时代观念变革的特点,由此映射出生态文明的意义[1]。卢风教授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精神是渗透于制度、弥漫于媒体、积淀于公众意识的信念。工业文明时代精神就是现代性哲学所集中表达的基本信念,可浓缩为独断理性主义和物质主义。它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生态哲学正产生越来越大影响,可望逐渐取代现代性哲学而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时代精神,即逐渐渗透于制度、弥漫于媒体、积淀于公众意识。有人说体现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只是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但价值观不可失去本体论和知识论的支持。现代性哲学一直坚持主客体的严格二分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与事实的严格二分,这也导致自然科学与价值论(伦理学和美学)乃至自然科学与哲学的不幸分离。生态哲学必须与自然科学(特别是量子物理学和复杂性科学)对话交流,以追求生态智慧,探寻走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路。生态哲学的要点是:生机论自然观,认为大自然是生生不息的;谦逊理性主义的知识论,认为无论科学如何进步,人类知识与自然所隐藏的奥秘相比都只是沧海一粟;超越物质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类对物质财富追求必须限制在地球生物圈承载限度内,但可无限追求非物质价值[2]。云南大学周鸿教授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总结农业文明阶段“黄色文明”,工业文明阶段“黑色文明”而重新调整自己文化。在中国天人合一古典哲学里,包容着丰富生态文明智慧。中国56个民族都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3]。
中国社会科学院肖显静教授认为,实验室科学的认识是对实验对象和实验者的“规训”,由此使得科学所获得规律不是自然规律而是实验室中规律或人工自然规律。这样规律具有普遍性,但不是自然规律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普遍性,而是那种只有在特定实验室背景下才能获得的普遍性,这可以称为实验室“地方性知识”。鉴此要想使得科学应用于地方性环境取得成功就需要“规训”地方环境,使之尽量与实验室环境相一致。此时是让环境适应科学,必然造成地方环境破坏。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变“规训”自然科学,走向“顺应”自然科学。这样科学既不同于“敬畏”自然的古代科学,也不同于“规训”自然的近现代科学,而是直接面向自然并“顺应”自然的“地方性自然科学”。它能够获得关于地方环境认识,其应用也能够保护地方环境,且还能够兼顾人类和自然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科学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内蒙古大学博士生、包头医学院夏承伯教授认为,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而言,物质变换裂缝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异化并进而造成人与人关系异化;资本逻辑加重人与自然间双重贫困;旧有国际秩序是造成人类生态困境的现实根源。内蒙古大学博士生张秀芬研讨马克思《资本论》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认为近年来中外学界对马克思有无生态思想展开论辩。否定说以《资本论》劳动价值论、劳动过程论和唯物史观等为依据,推断其无视自然价值,放任人类“普罗米修斯式”对待自然而否认其生态思想。二分说割裂早期和晚期马克思思想,认为早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思想有关注自然的一面,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考察历史的自然史和人类史维度获得生态思想赞誉,《资本论》因其没有明确生态“宣言”和“政治经济学说与自然无涉”定性而忽视甚至遮蔽其生态思想。诘难说认为马克思不仅不包含生态思想,而且有反生态危险,甚至成为诱发生态问题的根源。肯定说的辩护体现出对马克思生态思想宏阔视野解读和与时俱进理解,引发人们对《资本论》博大精深思想生态维度的重新审视与评估考量[4]。内蒙古大学博士生杨丽杰专题开展风险社会生存困境及其生态维度研究,认为风险社会生成既是现代性变异产物。风险社会分配逻辑乃是从“财富分配的社会”到“风险分配的社会”,由此有必要探讨生态环境风险以及与其深度关联现代技术风险、制度化风险、组织风险和个体化社会等层面的规避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人,人自身要是不文明的话就无法建成生态的文明。曹孟勤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各种形态只不过是人自身之人性对象化。然而当代哲学一个基本思潮是对普遍人性进行解构。对普遍人性的解构肇始于德国哲学家施蒂纳,他认为费尔巴哈所做人本学是将彼岸世界拉回到此岸世界,将上帝归还给人本身,宣告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以此来化解人与人性内在紧张,但这一结果则是人即普遍人性成为了神。施蒂纳提出,为了真正除掉神,就必须否认凌驾于个人之上普遍人性,承认作为“唯一者”的个人才是真实存在。在施蒂纳之后批判和解构普遍人性成为一股波涛汹涌的洪流。克尔凯郭尔在批判黑格尔普遍自我的基础上提出“孤独个体”概念,认为只有能够对自己真实存在进行自我体验的单独个体才是世界上唯一实在,大众、公众等只不过是抽象名称而已。尼采则将对普遍价值和普遍人性的追求视为虚无主义来临,认为普遍人性将人彻底虚无化,并使个人成为抽象人性的献祭品。萨特立场是反思谈普遍人性,就是在谈上帝造人。然而当代哲学宣布人之死并未带来个体真正诞生,脱离普遍性孤独个体仍不是人的真实存在,其同样导致人的虚无化并走向虚无主义。我们在探讨生态伦理哲学基础时,提出人向自然生成,这种向自然生成普遍人性不是抽象人性而是具体人性,是包含特殊和差异于自身之内的普遍人性[5]。
生态学以自身为基础发展为哲学理念对现代性科学、现代观念以及市场经济进行批判。沈阳工大李世雁教授认为,首先生态学批判现代性科学,它通过情感批判科学客观性和科学对待自然无情,把自然当作有机共同体这种爱自然智慧批判现代性科学贬低生命,批判科学室内实验片面性并以丰富语言描述批判科学抽象语言,批判科学把数学看作万能工具。其次生态学批判现代观念,它以关系的实在解构现代观念中实体概念,以联系有机理念批判现代观念中还原论及其机械性,以整体观念批判主客二分,以突变创造力批判现代观念中机械隐喻,并摒弃现代独断理性主义。最后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哲学理念对市场经济进行批判,它以生态人批判经济人,以生态位、整体观批判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自私、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异化消费行为并以多样性原则批判全球化结构单一性和精英创造[6]。
重庆工商大学张渝政教授认为,马克思“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论断包括:人类作为自然之一部分,总是受到自然界制约。自然界不会为人类提供现成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在“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关系中,创造环境和保护环境必须围绕以人类为中心进行,为人类服务,否则没有意义。余玉湖副教授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实质是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现代性,马克思视野中现代性批判是资本现代性批判,资本逻辑是导致生态危机根源。马克思对现代性批判就是对资本逻辑支配下资本现代性批判,而生态危机真正根源在于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正是围绕着资本逻辑分析、批判展开而形成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中蕴含着重要生态危机批判旨趣。马克思把现代性与人和自然关系领域结合起来研究,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异化揭露和批判,追溯生态危机形成原因,对影响和产生生态危机根源和本质进行批判、反思,形成具有生态旨向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为人们摆脱现代性困境,化解生态危机提供重要思想武器。马克思将生态环境问题和对资本主义批判联系起来进行理性思考,以资本现代性批判为核心,对资本逻辑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剖析,对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本逻辑增殖、效用和生产原则进行批判,形成马克思对生态危机批判的重要思想。马克思现代性思想蕴含着人和自然和解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消解生态危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观念在生态环境中的存在,是一种自然精神价值在文化体系中的融入。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副教授认为,环境哲学与生态文化关联是深刻的:从自洽性层面思辨、共洽性层面探析、内涵性层面阐释、趋向性层面论述、关联性层面探析、从相似性层面推理、物质性层面思考,这是一种环境对于哲学的影响,体现着哲学对于环境的融入。它既关联着环境哲学对于生态文化的渗透与改造,也折射出生态文化对于环境哲学的覆盖。立足于观念修补与精神救赎,我们须在理念上承认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哲学问题。那么对环境状况的哲学审视及其衍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式反省有:生态意识麻痹、生态概念真空、生态判断功利、生态推理浅见、生态认识偏离、生态观念误区、生态真的滞后与生态智慧乏力。它提醒我们注意环境哲学思辨的重要性。生态不和谐是环境问题根本症结,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根本目标是达成生态和谐。
海南师大赵光辉副教授认为《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蕴含逻辑严谨的生态思想。《手稿》中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吸收费尔巴哈哲学形成的感性活动原则,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象性关系是《手稿》生态思想的哲学逻辑基础;以异化劳动及私有财产为主体的国民经济学批判是《手稿》生态思想的现实逻辑分析;以共产主义学说为主体的社会批判,形成历史之谜的解答,构成《手稿》生态思想的理论逻辑指向。
四川师大唐代兴教授在提交会议论文中认为,真正的生态文明是对当代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环境文明和生活方式文明整合表述。它追求对工业文明四个超越:超越“为了更好地生存”和重建“自然、生命、人”共生之人类主题;超越为“征服自然”而建构起来的机械化工艺技术—能源体系,创建以人体—太空为主要能源场的“人与天调”柔性工艺技术体系;超越以开发智力—技术为基本诉求的生存模式,创建以整体开发“心商、情商、智商”为基本诉求的生存模式;超越硬实力竞争生存方式,创建软实力竞争生存方式。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王泉月认为,马丁·布伯在《我与你》著作中认真分析人所置身双重生活世界,即“我与它”的世俗界和“我与你”的神圣界。强调:人不能没有“我与它”的世俗生活世界,但单纯沉沦于世俗生活中而遗忘超越的神圣性,世俗界即刻沦落为异化世界;而仅重视神圣界忘却世俗界,神圣界亦不能持久存在而必然流于虚幻;唯有世俗界与神圣界相统一,即世俗生活中有神圣界的引领关照,神圣界中有世俗界支撑才能确保人们生活在一个好的世界中,真正过上善的生活。
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与本土方略
中共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其道理在于:就发展而言,最具前提性、根本性的便是形而上层面发展理念的创新,而非操作层面东西的创新。湖南师范大学刘湘溶教授认为,人的行为要受理念支配,有什么样发展理念便会有什么样发展模式。然而,关键的是要落实。如从绿色发展理念来讲,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便将环保确定为基本国策,90年代提出21世纪中国议程,可持续发展被提升为国家战略。结果呢?不容讳言,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我们一直以GDP论英雄,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道路。可见再好的发展理念如果只写在文件上是空谈。为什么我们会理念先进而实践滞后?中国会重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覆辙吗?要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并作出回答。
西南大学孙道进教授认为,近年来根河市在“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统摄下,以“生态产业和生态产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向度,取得可喜成绩。但作为国家限制开发区和国家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国家森林碳汇经济试点区、低碳经济示范区和碳汇造林试点区,根河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就必须在参照资源枯竭型城市争取国家转移支付资金同时,总结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森林保护经验教训,并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文件精神,逐条逐项对应起来进行梳理提炼概括。旨在证明根河模式正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及精神的“直观的外化”“无可辩驳的说明”,让根河模式走向全国,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典案例,进而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其他领域建设。对此,渤海大学赵成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由政治理念、战略规划走向社会实践基本途径和关键。在五位一体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其他领域建设,其制度体系建设存在着五重维度即环保、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等维度;而从其制度构成层次结构看,则存在着双层结构即核心制度体系与支撑制度体系的构建问题。显然环保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核心制度体系。然而要实现对生态环境问题彻底解决,仅依赖对环保制度体系建构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其他领域社会制度进行全方位改造,构建以生态政治法律管理制度、生态经济科技制度、生态文化制度和生态社会生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支撑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全方位制度支撑和保障[7]。
当代生态危机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由于人类忽略这种内在性特征导致的,片面强调人类发展至上性,野蛮对待自己赖以存在的自然界,任意索取以致遭到自然界报复,这是生态文明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东南大学刘魁教授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不自觉突出生态保护内涵,片面强调人类发展可持续性,忽略人与自然文明共生内涵。按照《周易》思想,“天地之大德曰生”,自然万物生命永续,既是天地间最高道德,也是人类文明最高境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按照这种天人合德思想逻辑,重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与生态治理论,从人类经济野蛮发展走向文明共生,从人类至上走向天人合德,反对经济殖民主义与生态殖民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发展[8]。
南京林业大学曹顺仙教授认为,习近平“两山”论作为生态文明理论重要构成,其生态哲学内涵有三:一是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和生态思维方式的确立,又在方法论上阐明以生态思维取代主客二分的、单向度对立思维的必然性;二是“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取向;三是永续发展的生态信念。因此“两山”论是对改革开放前30年反思性经验总结和对后30年前瞻性理性思考。
哈尔滨工业大学解保军教授在提交会议论文中认为,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路径有两条:以工业化经济增长模式为圭臬,步工业化黑色发展后尘;跨越工业化阶段,走绿色发展之路。黑色发展之路行不通,只能跨越工业化,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跨越发展是指在具备条件基础上,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跨越工业化阶段,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推动经济发展特色新路。跨越发展是社会发展常态。实现这种跨越式发展需要的条件是:转变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工业化优秀成果,走绿色发展之路;找对跨越式绿色发展举措,提升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充分利用国家精准扶贫、生态补偿等各项政策。“条条大路通罗马,致富各有奇妙招,工业模式非普世,绿色发展天地宽。”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不要盲目羡慕工业化经济增长模式,要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进程中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新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林红梅教授认为,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现实问题,阐发生态文明建设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从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到“十三五”绿色发展目标发展轨迹,就是从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发展,到投入生态资本、积累生态资本绿色发展;提前到达中国环境库茨涅兹曲线拐点。在此意义上,“十三五”规划就是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
济南大学朱松美教授认为,工业化以来全球农业经济方式都被裹挟到反自然非循环所谓现代“三高”农业中来。西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走上循环农业正途。中国继西方后在现代循环农业理论和实践艰难探索中取得显著成效。但迄今为止在理论研究上存在脱离中国国情,简单拿来的弊病;在实践上存在管理机制缺乏,管理者素质欠缺等问题。关于前者,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理念及其指导下形成桑基鱼塘、稻田养鱼、放鸭除虫、生物治虫及秸秆还田、绿肥农肥等遵循自然循环律的生产实践。这是中国现代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探索可资利用的丰厚资源。关于后者,循环农业体制机制欠缺与管理者素质低下成为中国循环农业建设两大瓶颈问题。体制机制建立和健全,因为依赖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整体变革,因而难度大。“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现代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关键路径。
西南边疆地区是中国重要生态屏障,其环境保护关涉到中国长江流域乃至西南临国生态安全。云南中医学院廖志军博士等认为,西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如何保护西南边疆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西南地区生态文明,这里必须要尊重本土观点,重视地方性知识。在西南边疆地区生态文化文明建设中,如果我们用生态伦理理论来建设,会面临着诸多难题,其中理论转化最困难。生态伦理相关学说和话语体系与中国少数民族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因此要重视本土文化、地方思维特点,建构西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理论。云南中医学院熊官旭等认为,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经过近30多年建设和发展已粗具规模,但其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诸多劣势。我们力求分析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优势与潜力,如生态资源丰富,民众朴素生态观深入人心。以提出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坚持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正确指导;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深入推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切实转变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创新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联动新模式。
资源环境生态危机的出现,表明现有生产力发展难以为继,生产力本身需要绿色化,生产力发展需要进行生态转型,绿色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海南师大杨英姿教授认为,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这时就向我们提出了变革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任务。资本逻辑、工业文明的生产关系和制度体制机制是不适合绿色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阻碍绿色生产力发展,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制度,解放和发展绿色生产力。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制度,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确立自然资源资产公有的根本制度,在资源确权管理使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政府和市场双翼并举、各得其所,最大限度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绿色生态产品,实现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佳木斯大学邹庆华副教授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要点:首先,应该以科技和生态文化为先导,进行生态产业实践;其次,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三,倡导绿色交往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交往中要民主平等;最后,倡导绿色精神需求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中,存在一些西方自由主义的经济学话语误导:有些学者提出“产权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核心,用瞒天过海手段把“产权明晰论”,“市场交易论”移植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内核”;对以精致利己主义为前提的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不进行伦理学反思,机械照搬西方法律和观念,没有看到生态环境问题罪魁祸首是资本逻辑主导的交易制度本身,延续对产权制度和交易制度的迷信。对此河北经贸大学王晓路副教授认为,产权理论以物体“可分离性”为隐含性预设,它是一种狭隘“局部优先论”、“个体至上论”的制度安排,面对环境生态灾难,产权制度已不再是先进的文明制度。排污权交易是把污染环境变成公开固化权利和讨价还价筹码,并可从中谋利,这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道德进步。排污权交易是以环境最大承载量的“持续性”为前提,人类企图用自己发达的测量手段与自然自我恢复能力之间进行“博弈”和“较量”,妄想实现对自然“控制精确化”,是极端精致利己主义。排污权交易不仅会培植大量“环保黄牛党”,也会动摇政府公信力。
自由是人类解放最明显的标志,也是人类本质追求和狂热探索,自由分为人在自然面前自由和人在社会中自由,即生态自由和个人主义自由。南京师大博士生王萌认为,生态自由强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既没有抛开自然界而单纯地在人类社会中寻求自由,也没有脱离人类社会单纯寻求自然界中的自由,而是统筹兼顾并准确把握“人在自然中,自然在人中”的和谐生态观,这就意味着生态自由是无限性的自由。因此较之个人主义片面、有限和对立的自由,生态自由内在彰显和保障自由的全面性、无限性和统一性,所以生态自由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间和谐共存的保障及体现较之个人主义自由具有天然的先在性,就是说,个人主义自由的实现依托生态自由的实现。
沈阳工业大学刁连川等认为,居住是人生存必要组成,居住是人的最基本生态位。由此看出居住是人生态位的具体化。居住体现为建筑物,居住的客体是建筑物,建筑范围高于居住空间概念。居住的基本功能要满足人的生物属性。具体化居住概念应首推民居民宅;居住基础是民居,民居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集合,主要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
三、生态文明实践理念与实践走向
游牧文明因其重视人与自然关系有机整体性和内在关联性,遵循天人合一整体主义原则,尊重生命生态伦理规则,并以其“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方式、“肉体来自青草”的生活方式,而显现其厚重生态文明意蕴和深层生态哲学智慧。对此包庆德教授认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碰撞冲突与互补交融发展关系中,精致发挥游牧草场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优势,符合生态位原理。由此,人类文明走向应符合自然前提与生存家园的有序统一、生物多样和文化多样的有机统一、生存约束与发展适度的有效统一等三原则。游牧文明在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及其互补,特别是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碰撞冲突和互补交融发展关系中,精致地发挥了游牧草场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优势,符合“生态位”原理。人类未来文明走向应符合三大原则:自然前提与生存家园的有序统一,生物多样和文化多样的有机统—,生存约束与发展适度的有效统一。游牧文明的生存智慧是人类经济活动、社会运行机制和生态环境体系上的一种精致选择、精准组合和精当创造,其遵循的发展理念是适度发展,也就是有序、有机和有度的发展,而不是付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为代价的所谓高度、极度甚至超度的发展。人类多样性文明的互补交融及其生态化,是人类通向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9]。
北京大学徐春教授认为,中国环保管理体制在很多地区和很多方面尚不完善,较突出问题是:其一,政府职能分散交叉;其二,环境管理体制不顺;其三,环境执法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迫切需要以三生共赢准则创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社会运行新机制。三生共赢准则就是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应以此为要求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共赢”与“政府、企业、公众共赢”之间关系。在环境问题尖锐化,交织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并已成为多重矛盾连接点、易引爆点情况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社会力量,以社会共同治理思路有效预防和化解由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冲突,尤其要强化对环境社会风险的评估和预警,推动环境治理良性发展。因此需要遵循生态善治的原则,发展参与型基层民主,以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所组成的生态环境治理联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治理协商民主制度、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社会文明进步。
相对于社会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全部作为和社会公众追究企业生态责任具体行为,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行为效用应当更为根本,其意义更加独特。南京工业大学黄爱宝教授认为,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是加强政府生态责任异体追究,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民主和健全中国特色政府生态责任追究制度的典型体现,也是引导社会公众走向社会生态自治,推进生态社会走向成熟和促进社会公众成长的鲜明标志。倡导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生态责任追究对于提高政府生态治理执行力和公信力具有根本的促进功能。但参与治理存在着不平等关系的中心—边缘结构,社会公众作为不平等参与者角色定位必然会存在参与目标上的非实质生态民主性、参与动机上的强私益性、参与主体弱代表性、参与范围有限性和参与结果被操作性等诸多局限,也必然无法真正完全解决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治理以及政府生态责任追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生态实质民主实现和生态公共利益维护问题。在走向后工业社会合作治理历史发展趋势下,社会公众作为政府生态责任追究主体也应当存在着从参与者走向合作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这需要社会公众首先成为社会自治者,需要一种新型合作精神和合作制度以及一定的合作技术。
当今生态困境蕴含人类幸福难题,而生态幸福观则是对工业文明时代幸福观进行反思的理论体系。对此厦门大学徐朝旭教授从三个方面作了阐述。第一,幸福何以可能。能否过上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是生态系统平衡、稳定与完整。第二,何为幸福。幸福生活标准多样性。既有量又有质的要求;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标准。必须认识到个体幸福实现有赖于人共同体幸福推进。在非人类中心论生态幸福观视域中幸福是一切生命形式都拥有权利,生命个体幸福有赖于生命共同体完整、美丽与稳定。因此环境正义原则是建构幸福共同体的基本道德准则。应当将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看成是幸福生活基本样式。第三,如何实现幸福。著名伊斯特林悖论和罗马俱乐部第九个报告《关于财富和福利的对话》告诉我们,传统经济增长未必与人类福祉增进具有正相关性。必须彻底摒弃经济发展至上增长模式,以幸福中国为根本目标,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在经济适度增长前提下,实现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建设协调并进,使经济运行回归增进人民福祉轨道。
东北大学秦书生教授梳理了国外生态文明发展历程。认为西方生态文明思想经历一个从孕育到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三个发展时期:生态文明思想萌芽期、形成期和从理念走向全球化行动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渐发展和逐步完善的。以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出发,对中国生态文明认识从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到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确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确立绿色发展理念。
云南大学《思想战线》副主编廖国强教授以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为视点,认为生态哲学是从“实体中心论”走向“虚体中心论”哲学。林锦屏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可促进与提高全民族生态道德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成为中国旅游发展中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为了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国家相继出台指导政策。2015年中国总人口13.7亿,其中乡村人口61866万,占总人口45.23%,这些人是当地乡村旅游活动中主体,以自己家园作为旅游环境,最易实现生态、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
山东农业大学苏百义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质是遏制人的假恶丑,弘扬真善美,为人性立法、执法,使人成为生态化人的过程。人具有悟性、知性、感性三种把握世界能力,通过三种能力挖掘凝练,生态化的人性不断生成。增强人的知性,建立政治、经济、伦理等生态制度,生态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引领人的感性,培育功利与非功利的生态情感,生态情感是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只有在思想、制度、情感三位一体的人性维度上协同共建,才能充分调动人脑、管住人身、感动人心,人才能成为生态化的人,生态文明建设才是可能的。
技术的生态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对此,南京理工大学严火其教授认为,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技术的生态化障碍重重,似乎难以实现。动物福利科学的兴起以具体的案例表明,科学与伦理的融合是可能的。1822年英国议会通过《禁止残忍和不当对待家畜的法案》,1926年查尔斯休姆提出对待动物要有最大同情以及最小感情用事,动物福利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科学。20世纪90年代,动物福利科学充分建制化。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用法律形式保障动物福利,许多国家正在实践动物福利养殖。动物福利科学兴起和动物福利养殖实践表明,技术绿色化是现实可能的。我们可以借鉴动物福利养殖发展的经验推进相关的工作。
当前要切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寻找破题解惑突破口。绿色情商即是这样的突破口。对此广东省委党校余泽娜副教授认为,首先,绿色情商通过强化个体生态观念,如要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要关注产品生态影响,要亲近和了解大自然,推动个体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真正绿色化。其次,绿色情商的普及使产品生态影响与其销量挂钩,促使企业积极主动进行绿色转型升级,改变传统上主要依靠法律、法规等强制性力量却收效不高状况。再次,绿色情商普及为国家提供向改善生态环境方向迈进的动力机制,而以企业为主体绿色转型升级,将汇聚为强大力量推动整个国家绿色创新发展;而国家层面对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调整,将渐渐拉近与本土生态智慧传统距离,使我们更能从这个传统中获得借鉴。由个体绿色情商普及而产生多米诺骨牌连锁效应,这就是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阿基米德点的意义所在。因而培育和践行绿色情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重中之重。
南京林业大学郭辉、乔永平、杨振华、李亮等几位博士针对常州毒地事件开展关于环境问题的风险与治理——对常州毒地事件的多维度回应[10]。
南京理工大学朱国芬副教授认为,高校生态德育模式作为德育范式的细化,既是一种生态思维活动,又是一种生态实践行为,具有层次性、中介性、还原性和简约性特征。因此,系统分析以模式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为中心域,以科学目标与实践操作为外层圈的核心机制,遵循合理程序,经过准备、建立和实践完善三个阶段,从生态德育主体视角建构学校领导、专家教授、师生员工和学校媒体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同共进的多元交织“四位一体”高校生态德育模式,以期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健全大学生的理性生态人人格。
北京林大硕士生朱雨晨认为,生态摄影作为新世纪之后在中国摄影艺术中新兴主题创作形态,它既是生态意识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即摄影师所要传达的生态思想物化表现,同时又展现为一件可供公众欣赏的艺术品,从而兼具社会教化和艺术审美的复合功能。韩铮首先对国外佛教生态思想的现状进行简单反思和分类阐述,在此基础上从动机角度把当下国外佛教生态思想分为绿色佛教论、佛教生态论以及其他目的论三种类型,为之后佛教生态理论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导。然后把国内佛教生态思想分为回应西方环境伦理学、生态危机根源、佛教生态实践等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进行反思评述,最后提出中国佛教生态思想发展必须与中国大乘佛教背景和生态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建议。王香凝认为,在本体论上,斯宾诺莎坚持“实体一元论”,即以“实体”、“神”、“自然”三个概念来表述绝对存在,并用“实体”与“样式”的关系分析终极实在与万物的整体与分殊的关系。其“实体一元论”,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使我们可以从双重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即把生态系统看作是“实体”,而把具体的物质化资源和环境看作是通过人类的属性分有“实体”“样式”。根据其“实体”理论,不但能够解决人类中心主义中存在的人与自然的二分,也能很好地解决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中人面对自然的主体地位的丧失。人类既可以合理利用自然,也要求在对自然的利用程度上较好地做到适度。斯宾诺莎的实体一元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构建的理论源泉之一。
叶平理事长全面总结本次会议取得的成果,认为中国环境伦理环境哲学年会立足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智库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正能量,为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贡献。
[1]叶平.五大观念变革与生态文明意义[J].中国周刊,2016,(6):24.
[2]卢风.生态哲学:新时代的时代精神[J].社会科学论坛,2016,(6):49-68.
[3]周鸿.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08-04-08.
[4]张秀芬,包庆德.马克思《资本论》生态思想及其论辩之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5):112-117.
[5]曹孟勤.论人的解构与人的虚无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9-25.
[6]李世雁.生态学的批判[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4):112-116.
[7]赵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07-114.
[8]刘魁.自然报复、天人合德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周刊,2016,(2):28.
[9]包庆德.游牧文明:生存智慧及其生态维度研究评述[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1):145-153.
[10]郭辉,等.环境问题的风险与治理——对常州毒地事件的多维度回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41-43.
From Theory to Practice: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Review of 2016 Annual Meeting about Chinese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ZHANG Xiu⁃fena,BAO Qing⁃deb
(a.School of Marxism;b.School of Philosophy,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ohhot 010070,China)
2016 Annual Meeting about Chinese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cen⁃tered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ssue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and concerned re⁃placing the modernity philosophy about ecological philosophy wisdom of civilization and nature,and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e meeting focused on how to implement the five concepts for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mak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become a practical idea,especially including the top-level de⁃sign,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path selection of effective local combination experience,which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way and communication pattern to a green dimension and connotation with development ideas and local strategi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meeting also took example of ecological survival strategy and eco-development wisdom of nomadic civilization to establish an all-win society and create a new system a⁃bou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and orderly cultivate green emotional quotient and validly evade envi⁃ronmental risks of practice concepts and practice dire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civilization and nature;green development idea;ecolog⁃ical survival;ecological philosophy
B82-058
:A
:1009-1971(2017)01-0103-08
[责任编辑:王 春]
2016-10-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29);内蒙古大学生态哲学创新团队项目(121106-22)
张秀芬(1974—),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生态哲学与生态思想史研究;包庆德(1960—),男,辽宁阜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从事生态哲学与生态思想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