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2-23陆卫东
陆卫东
(广西那坡县林业局,533900)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林业的经营模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重点从林业的经营角度出发,对市场运作、政策及技术等方面分析复合林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林业经营;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0;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46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农林业发展的方向,而现今林业能否做到可持续发展,对于其经济效益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不做好林业经济工作就会对林业的经营活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林业经营可以健康平稳的持续发展,良好的发展态势可以使企业和员工受益。
1 林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今的林业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果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林业的发展。下面具体分析现存的问题。
1.1 从政策角度看
当前,政府制定的政策缺乏统一性。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干预和扶持是不可或缺的,但目前,政府并未对林业发展制定统一的帮扶政策。从当下林业发展与行业经营的状况看,存在大量经济效益不协调、政府资源分配不均匀的情况。因此,急需政府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扶持和管理政策,这样才能强化行业的规范性,使林业健康发展。
1.2 从技术方面看
当下,林业的经营主要存在产品附加价值不高,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低下的情况,这给我国林业经营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且林业经营明显欠缺科学的管理与合理有效的规划。对于当下林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缺乏具科学的指导[1]。这些问题导致目前林业经营中技术含量低。所以,如果想大力发展林业,技术方面的突破与创新是当务之急。
1.3 从市场方面看
由于对较大规模的推广活动缺乏能力以及信心,所以会直接因心理素质导致原本很好的产品销量很差,或者即使卖出去了也没有很好的收益,或者即使取得收益也不愿意持续投入更多的资金。经营规模难以扩大、经营缺乏统一管理,都阻碍了林业的发展,且许多企业没有做好市场推广工作。目前,最佳的销售模式是构建中介环节,指导林业生产及相关从业人员开展市场推广工作。
2 促进林业经营发展的有效对策分析
2.1 运用复合林业的扩散效应
实施复合林业并不仅能增加林地经营的收益,还能带动林业相关的产业,如林产品的相关制造业、旅游业及种植业等。复合林业对这些产业提供了相对低价的经营场所,可以为其他产业发展起到大幅度的推動作用,具有很强的“引爆”作用[2]。因此,为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多产业共生,保护耕地面积,各级部门需要加强对复合林业的了解,并有效运用这种经营模式。
2.2 对采伐限额进行合理开放
商品林的经营应该注意控制采伐数量,既不能过度限制采伐,也不能过于开放采伐量,应该遵循合理适度原则,在保证资源不被过度开发的情况下,制定合适的采伐额度,使股东从中获得利润。特别是林业资源较为丰富、水土较好的地区,应该合理开放采伐限额,让投资者可以针对市场情况,开展林业经营,从中收获利润,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投资人和股东向林业经营投入资金、人力和技术。
2.3 增进技术服务
在实施集体林权的背景下,林业经营迅速出现林权分化的问题,且还存在投资过于零碎分散的情况。加强投资的集中程度,解决资金分散的情况,是林业经营进行优化改革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3]。为了改变目前小农经营的现状问题,林业经营应当提高投资集中程度,使投资者更具有组织性。这样才能使林业经营与生产逐渐向着集约化的方向转型,且扩大经营的规模。在开展经营合作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了解股东的看法,最好不要进行太多的干预;同时,政府需要给予更多扶持,除了在税收、财政等方面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外,还需要加强技术方面的扶持,给进行林业生产经营的人员和企业提供技术方面的帮扶,制定的一些对林业经营有利的政策,促进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提升林业经营的规范性,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适时抓好林业经济合作组织试点及示范的工作,对其推广中比较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2.4 对林下养殖进行科学规划
开展林下养殖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养殖品种进行统一的管理与供应,这样才能使产品的品种和品质获得保证。此外,需要按照养殖要求,构建一定的养殖质量准,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产品的质量,保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4]。集成生态安全饲料生产、配套棚舍建设、牧草配套生产、疾病防控、上市前肥育、生产数度调控、辅料添加和养殖管理等技术为一体的养殖模式。还要依照当地林业生物安全保证的相关特征开展管理工作,提升林下养殖区规划建设的合理性。对当地环境的承载量进行调查分析,基于科研结果来制定该区域养殖的密度和种植密度。同时需要对林下养殖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与疾病控制,对禽畜疫情进行防控治理,构建相应的安全机制,确保林下养殖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5 运用工业化进行生产
对林产品和相关农副畜牧产品必须分别进行加工制作,这样才能提升产品的价值,使林业经营与生产者从中获取更高的利润,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要推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进步,就必须推进产业向科技化、现代化发展转型,这样才能帮助农民发家致富,脱离贫困,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5]。此外,需要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林业经营的结构实施改良,使经营的结构更为规范合理,这样才能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升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要多扩大果树的种植的规模,增加种植品种,针对林地的土壤情况选择适合的果树品种进行栽种,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3 结语
对社会的生态环境来说,林业合理经营不仅对林地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可提高林农们的经济效益,使参与林业经营的投资者与生产者都能从中获利,加速农村地区的脱贫致富,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本文对目前林业经营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在进行林业经营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投资者与生产者共同参与,政府也应当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扶持,除了从政策和制度上给予优惠、对采伐限额进行合理开放外,还应当为生产者提供技术方面的帮扶,对林下养殖进行科学规划,提高林地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效益,维护当地生态的平衡。在经营林业的过程中,必须高瞻远瞩,对林业经营进行科学规划,使行业能健康平稳地发展。此外,林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儒臻.复合林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绿色科技,2014(9):25-26.
[2]黄靖强.我国林业分类经营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1.
[3]谢剑斌.论持续林业的分类经营与生态效益补偿[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4]李林.林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5]柯水发,王亚,孔祥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2014(6):504-509.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