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与时尚的碰撞

2017-02-23刘卓

艺术评鉴 2016年23期
关键词:音乐剧创作创新

刘卓

摘要:音乐剧是由歌剧发展而来,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对音乐的审美不断提高,音乐剧已经成为人们闲暇之余欣赏艺术,消遣娱乐的最佳选择,而且从热度上来讲,音乐剧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和古典歌剧平分秋色。本文将以音乐剧的起源为线索,以音乐剧的发展为框架,将不同时期的音乐剧创作风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创作风格自起源以来的发展与创新,并详细对比传统音乐剧与现代音乐剧在创作风格上的不同,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音乐剧 发展 创作 创新

众所周知,音乐剧是由歌剧以及轻歌剧发展而来,相比于她的两个“前辈”,音乐剧这种新颖的舞台表演形式则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丰富多彩的舞台表演,扣人心弦的剧本设计以及多元化的演唱风格都得到了世人的青睐。并且,在创作风格上,音乐剧也突破了传统创作手法上繁琐、教条的限制,不断标新立异,并且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而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和传统的歌剧、音乐剧中古典元素居多的创作风格相比,现代音乐剧在创作方面风格则更加大胆,尝试运用了多元化的元素进行融合,题材也多趋向于现实,反应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可以说,音乐剧从起源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人们喜爱并追捧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并且,她也正以旺盛的生命力不断的发展并创新着。本文将以音乐剧的起源为出发点,概述音乐剧发展与创作风格,并分析音乐剧在其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历史过程。

一、音乐剧的起源

音乐剧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当时也正是歌剧盛行的时期,音乐剧的脱颖而出则是以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乞丐的歌剧》的展演为标志;虽然该作品在表演形式上没有进行过多创新,但作品却选用了69首当时流行的叙事音乐与通俗歌曲进行编排,并加入了没有伴奏的对白形式,非常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被成当时的人们称为“民间歌剧”,而这却极大的挑战了当时以古典主义为主的西方歌剧,可谓在音乐形式上却迈出了不同于传统歌剧的一大步。随着《乞丐歌剧》的成功展演并推广,得到了大量观众的喜爱与追捧,此后作曲家为迎合观众的需要,在歌剧中也做了一些类似于《乞丐歌剧》这一类型的尝试,而这些尝试便是音乐剧的雏形。真正意义的音乐剧则是出现于在19世纪中叶,以美国音乐剧《黑魔鬼》为标志,该作品不仅选用了大量通俗的美国音乐作为背景,并且作者将芭蕾等舞蹈元素融入其中,舞台效果非常震撼,得到了人们的热爱与拥护。而历史上真正使用“音乐剧”这一名词的音乐剧则相对较晚,具体可追溯到19世纪末期,乔治·爱德华所创作的音乐剧happy girls的出现,该剧集成了戏剧、音乐与舞蹈等多种元素,采用了较为通俗易懂的伴奏音乐,从而与当地观众产生了极大的共鸣,而该音乐剧在美国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音乐剧的发展。

二、传统音乐剧的发展与创作风格

1.传统音乐剧的发展

由音乐剧的起源我们可以得知,虽然音乐剧起源于欧洲,但其发展与成熟却是在美国。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美国的“百老汇”成为了音乐剧的象征,也就是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诞生了无数经典的音乐剧作品,如以美国荒凉地区生活为背景的音乐剧《俄克拉荷马》,以爱情为背景的《西区故事》,这些经典的音乐剧随后也都被后人翻拍成为电影,并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随着音乐剧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升温,更多的作曲家开始从事音乐剧的创作,如我们熟知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以及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等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音乐劇走向成熟的时期,音乐剧的创作热潮由美国转向了英国,创作风格也与之前有着很大不同,如我们熟知的韦伯音乐剧的《猫》,勋伯格的《悲惨世界》等,都成为英国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剧,并且迄今为止这些音乐剧仍然是世界各大剧院的保留剧目。随着这些音乐剧走向世界也再次使这种新颖的舞台表演艺术达到了沸点,音乐剧的创作也再次掀起了高潮,很多创作人士经过不断的思考与创新,创作出了不同于之前音乐剧风格的现代音乐剧,现代音乐剧便孕育而生,相比于之前传统的音乐剧元素更为丰富、主题更加新颖,舞台效果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加的震撼。直至今日,音乐剧的发展也并没有就此止步,并且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2.传统音乐剧的创作风格

最初的音乐剧创作风格比较传统,而这也是因为音乐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一定的歌剧元素而造成的。在美国早期的音乐剧中,音乐剧与歌剧的界定并不是非常清楚,如格什温的音乐剧《波基与贝斯》、桑德海母的《斯维尼·陶德》依然采用了大量的歌剧中古典元素的体裁使之左右逢源,无法准确的界定。但随着音乐剧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音乐剧的创作风格也逐渐确立下来,即自由的创作风格。不同于传统歌剧中以美声唱法为主的单一表演形式,音乐剧讲究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如合唱与对唱,舞蹈与对白等艺术形式都是音乐剧创作的常用手段。同时,在歌曲的演唱方面,音乐剧也抛弃了歌剧中宣叙调与咏叹调的体系,采用了节奏较快的通俗唱法作为主要演唱方法,这样便可以更紧密的抓住观众的耳朵,提高音乐剧整体的观赏程度。在音乐的作曲与选曲方面,音乐剧则多采用具有叙事性的通俗音乐作为背景,这样便可以更好的衬托剧情的发展,舍弃了传统交响乐、管弦乐庞大的乐章,使剧情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并且舞蹈也从歌剧中的衬托走向了音乐剧舞台的主角,传统的音乐剧多采用踢踏舞、芭蕾舞、杂技或是体操为主要表现形式,舞蹈的加入也进一步的提高了舞台的视觉效果。而在配器方面,因为要达到震撼的效果,很多传统的音乐剧依然采用管弦乐队进行伴奏,而这也是不同于现代音乐剧的特点之一。

三、现代音乐剧创作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单一的剧情与陈旧的表演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音乐剧在创作方面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创新,在当代,音乐剧在创作风格上也与之前的传统音乐剧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多音乐创作者在音乐剧的创作上秉着自由创作的原则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不仅加入了更多震撼的舞台效果,而且在剧本的选择以及音乐风格上也更加多样,更加时尚。纵观当代数不胜数的音乐剧种类,笔者将当代音乐剧在创作中的创新归结为以下三点:

1.剧本元素的创新

中国有句俗话:“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句话也道出了音乐剧剧本的重要性,相比于传统的音乐剧,现代音乐剧在基于剧本的完整上,加入了更加曲折的故事情节,以此来提升音乐剧的戏剧性,而曲折的意义在于故事情结的跌宕起伏,以及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的合理运用,如1992年的美国音乐剧《为你疯狂》,故事虽然讲述了男主角鲍比与女主角波利的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但在浪漫中也有着很多意想不到的情结出现,如在鲍比曲折的求爱过程以及女主角波利的离开与最后的重逢。故事情结虽然曲折,但最终以喜剧收尾,这极大程度的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要,而百老汇也凭着这部《为你疯狂》重新从英国悲剧式音乐剧手中夺回了观众的爱戴。

其次,现代音乐剧的剧本也更加真实、动人并富有哲理,而真实的意义并不是故事情节的真实,而是真实的情感,对于音乐剧的剧本而言,创作可以自由到“天马行空”,但情感一定要是最真实的情感,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打动观众,和观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并且剧本的哲理性也是引人思考、让人回味的关键,否则音乐剧变成了一笑了之的闹剧,没有任何观赏价值。如1999年英国歌剧《妈妈咪呀!》在剧本创作上就很好的把握这一点,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孩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的情况下翻开了母亲的日记,并发现母亲的三个情人都有可能是自己父亲的情况;女孩便邀请三人来参加自己的婚礼想要找出自己的父亲,但事与愿违,女孩并没有找到自己的父亲,但母亲的三个情人也都表示自己愿意成为女孩的三分之一的父亲。全剧在各种夸张搞笑的情节中发展,但这依然无法掩饰真情的流露,女孩渴望父爱的心情以及三个男人富有责任心的表态都成为剧后观众热议的话题。而这部音乐剧也被观众评为当代世界第一的音乐剧。

2.演唱风格的创新

歌唱是最直观的艺术表达形式,也是从歌剧时代以来保留下来的优良传统。传统音乐剧的演唱风格的大多数以通俗歌曲为主,并且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加入了少量的美声唱法作为辅助,如勋伯格的音乐剧《悲惨世界》便是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相互结合的演唱形式。而现代音乐剧在演唱风格上的选择相比于传统音乐剧则更加大胆,其标志在于英国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将摇滚乐加入了其《万世巨星耶苏墓督》之中,使得整个音乐剧变得更具有现代感,摇滚乐的演唱方法也使得剧中的歌曲的主题更加鲜明,更好的烘托了气氛。与此同时,更通俗易懂的旋律与歌词,也能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在此之后,音乐剧的演唱风格也突破了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界限,更加趋于多元化,如中国的民族音乐剧《白毛女》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再如1997年的张学友的中国现代音乐剧《雪狼湖》,全程便采用了流行唱法进行演唱。并且,多元化的流行唱法也更容易被年轻的观众接受并传唱,如歌剧《猫》中的唱段《回忆》、音乐之声中的Do Re Mi以及雪狼湖中的唱段《爱是永恒》也都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口口相传,时时哼唱的经典曲目。

3.作曲技法的创新

随着作曲技法的不断发展创新,各种新颖的作曲技法被运用到了现代音乐剧当中,人们突破了传统作曲技法的限制,在音乐劇中大量运用了转调以及离调等标新立异的方法来突出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变化,以此来提升音乐剧的艺术价值,如音乐剧《西贡小姐》中女主角金与约翰对唱的唱段《我始终相信》中,便采用了大量的转调来暗示金在请求约翰的过程中不断的心理变化,并且在音乐的进行当中,还采用了六度的大跳来烘托急剧紧张的气氛。其次,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也成为配器的创新,也是现代音乐剧的亮点之一,很多现代的音乐剧已经突破了传统管弦乐的限制,采用了大量的现代流行乐器进行伴奏,如爵士风格的音乐剧中加入了不在管弦组序列中的萨克斯作为乐器伴奏,而乡村音乐剧则加入了吉他作为伴奏,这样不仅可以丰富音乐中的元素,更可以增加音乐剧的现代感与表现力,从而全面提高舞台效果。现代乐器的加入使得音乐剧更加富有时代感,从《万世巨星耶苏墓督》中的电声乐器到《雪狼湖》中全程流行乐团进行伴奏,音乐剧也更加富有时代的气息,成为了一个时代标志性的舞台表演艺术。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音乐剧的发展与英美两国有着不解的渊源,但她极快的传播与创新速度令世人所震惊。迄今为止,音乐剧已经被全世界的人民所爱戴,并为之疯狂。音乐剧的创作也随着时代与地域的变迁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仅在美国和欧洲,在今日的亚洲,中国、日本和韩国,以及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着符合当地文化的音乐剧的问世,并且在音乐剧在剧本、演唱风格、作曲风格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从18世纪的起源开始,音乐剧至今已经历了将近三百年的历史,而相比于歌剧悠久的历史而言,音乐剧作为一种新颖的舞台表演形式还相对年轻,但也正是因为她的年轻,才向世人展现出了她极为旺盛的生命力,她精美的舞台表演形式,通俗易懂的歌曲演唱,都极大程度上给予了观众视觉、听觉全方位立体的审美愉悦,并且她不懈的追求现代、不断创新的精神,也为音乐剧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音乐剧成为了世界性与时代性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1]李艺娟.美国音乐剧发展的基本特征.广州大学学报[J].2006,(05).

[2]王海平.当代音乐剧创作产生的几点思考.艺术评论[J].2012,(02).

[3]徐明哲.浅析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创作与发展.新校园旬刊[J].2015,(04).

猜你喜欢

音乐剧创作创新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Jazz
East Side Story
看音乐剧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