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环保观念
2017-02-23葛松年
葛松年
摘 要: 环境问题是关系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大事,环境恶化问题已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环保观念 学生教育
当前,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世界气候大会等国际会议的定期召开,反映了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保护环境、关爱地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国从战略高度加强环保立法工作,并采取积极行动,在全社会提倡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开展节能减排等保护环境行动,为全世界的环境保护做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贡献。作为培养教育人的各级学校,更有义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历史老师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未来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高度责任感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笔者将教学中的几点感悟与认识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历史教育教学观念
以前历史教学对学生生态环境意识培养重视不够,甚至严重缺失。在历史课程功能和目标定位、教学理念等方面都缺乏对生态环境意识的阐述。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往往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忽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历史教师对历史的教授,主要放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缺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自然环境变化发展过程等内容的讲授。中学历史教材也是从社会角度诠释历史发展进程,忽视对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分析,教材中很少看到“环境”的字眼,即使出现了“自然”一词,也是反映人类如何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内容,对环境保护内容很少涉及。没有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从新视角审视问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不利于对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将环境意识与新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这几年影响教育发展的“指挥棒”高考命题方向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不乏一些渗透生态史观的新颖题型,对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了很大的引领作用。历史老师要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教育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很好地渗透环保教育。
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人类的一切历史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历史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历史教学内容中许多知识可以反映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影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历史知识中蕴含的环境教育因素。例如,黄河流域、两河流域之所以会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与地理环境条件的优越有很密切的关系。我国历史上统治中心的不断转移,除了经济政治因素外,由于环境恶化无法承载更多人口导致的迁都事件也很多。历史教师可以就此向学生渗透自然环境重要性的意识。
我们祖先在同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具备了丰富的环保思想,历史教学中应适当加以介绍,强化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意识。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先就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必须注意保护,合理利用,不能过度开发。春秋时期的管仲提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又说:“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他在治国实践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成效显著。荀子曾根据生物资源消长的规律,提出一套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和措施,他说:“养长时,则六畜生,杀生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秦朝时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湖北云梦县秦朝古墓出土的竹简上记载的《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先荔……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是我国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之一,要求必须遵从季节规律,重视资源的休养生息和持续保护。将这些环保思想渗透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确立起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环境道德观。同时,可以让学生把子思、孟子提出的“天人合一”、荀子提出的“人定胜天”及庄子的“人不能战胜自然”等思想加以比较分析,引导他们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历史上有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历史教学可以借此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人类早期文明的衰落和民族的迁徙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的关系。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由于不合理的水利灌溉和过度烧荒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衰落了;印度哈拉帕文化由于掠夺性开垦荒地,使土壤草皮化和沙漠化,也衰落了。正如恩格斯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在中国的古代,农业垦殖虽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长期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的陕北黄土高原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过度砍伐,最终使这片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荒山秃岭。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出现了“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的情况。到了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自然环境恶化、大气污染、地球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黑洞扩大、水旱自然灾害频繁等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都是人类过分开发地球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无不与人们只注重科技的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有关,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尊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法则的惩罚。通过对历史上环境破坏的教训及当今世界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等内容的接触,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问题,逐渐培养起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三、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历史课外活动是环境意识培养的重要辅助手段。环境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多种历史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环境破坏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具体来讲,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专题讨论、课外实地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等形式进行。如学习《唐朝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节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课题“读温庭筠的《烧荒》有感”,要求学生提炼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设想如果从今天的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在组织同学们参观古建筑时讨论古今建筑哪一种更有利于环保?同学们在增长了知识的同时,培养了环保意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学生亲眼看到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污染的状况和由此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就会得到课堂上不能得到的鲜明印象,亲身体会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发展是多么重要,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总之,在当今人类生存的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历史教师应充分挖掘历史发展中的环保内容,在吸取先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国家、民族及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是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左雷.中学历史教学的环保教育[J].甘肃教育,2001(3).
[2]张聿军.中国古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对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的一点认识[J].历史教学,2002(2).
[3]高鵬亮.试析高中历史学科的环境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0).
[4]陈莺.为了可持续未来的中学历史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