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描述分析与反思

2017-02-23杨桦

文教资料 2016年27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

杨桦

摘    要: 自2004年到2010年大学课改期间,大约有8种不同外语类的期刊上面都发表过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关论文,本文对这些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对大學英语教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根据现有的问题提出建议,在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应当对系统论层次方面的研究进行加强,并加强语言整体教学、文化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应当更加全面,并且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互结合,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

作为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但是,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大学教育应试教育倾向极为明显。本文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一、研究方法描述与分析

这些年来,虽然大体上梳理了对于大学英语方面的研究状况,但是在研究内容上面还是相对比较单一。本文比较全面地描述与分析了课改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另外细化分析了各个组成研究主题要素,还对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方法的横断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同时对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以系统论、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框架,对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大约超过75%的收集量化数据的定量研究方式为实验、问卷调查,或者是测试等不同形式,约5.2%收集数据的定性研究方式主要由访谈、观察、日记和有声思维等部分组成。尽管有些研究当中涉及了访谈、观察等研究工具,但是并没有体现在数据分析的内容里面。约有18.6%的综合研究方式收集定量、定性数据,超过0.05的概率可以检验出显著性,这表明六年内的收集实证研究数据的方式是从不同年代中独立出来的,稳定性相对能够保持。

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从总的数量上来说,近七年内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没有太大的增加。这表明虽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势头比较足,但是其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和内在的理念等在学术这一层面认识不到位。对于教学研究来说,在结构层面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从宏观上来说,在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在教育生态的层面对全国教改与发展形态及特征的关注比较欠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全国性的,它提出的整体规划是针对全国高校的,然而,我国各个高校的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不平衡的现象比较严重,各个高校都会设立不同并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在大学英语教学整体的发展过程当中并没有足够重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从微观上来说,在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研究的内容结构不够合理明确,而且缺少对于自身教学理论和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等。研究时对定量数据的收集手段也比较具有依赖性,欠缺全面的理论视角等。

(三)从可移植性上来说,“片面性倾向”的特点在教学研究中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在人文阐释的理论视域方面、在语言教学理论方面多数都会借用外国的,往往会重复使用,这导致构建的理论原理比较单一,并且对构建本土教学理论比较不利。另外,比较明显的是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相似度很高,采用的方法大多是量化,主要是因为收集定量数据比较容易,而收集定性数据会相对困难。例如,以有声思维的收集方式来说,被测试者在进行思维活动时边想边说,研究者通过收集数据的方式对测试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揭示。但是这对测试者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测试者能够一边思考一边将自己的心理活动说出来,这个过程很难,往往要专门的训练才能完成。分析定量数据就要简单容易得多,并且直接明了。在分析量化数据时越来越多地使用SPSS软件及其他统计软件,这使得操作变得越来越简单,分析的结果清晰容易理解。然而,在分析定性数据时,研究者需要进行归纳、总结,在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方面对研究者的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使得研究难度加大,因而更多的研究者转向更容易的定量研究。

三、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经过一定的研究和调查之后,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可以总结出以下研究方向,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深化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一)在研究的方法上进行相应性的加强。通过对研究方法的加强,使研究者对于研究方法的意识和运用研究方法做到更加规范,从而在科学性和有效性方面使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研究的方法对于研究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研究方法有助于研究问题的快速解决,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在方法上首先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强,只有在教学方法上获得应有的先进性,才能使教学的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过程当中,将宏观系统与微观现象进行相互结合,对教学的整体结构和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的探讨和研究,对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教育体系与生态语境的各个方面都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性分析,对如何形成这些教学特征能够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如何科学的发展进行科学的探索。在对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时,既会涉及微观方面,又会涉及宏观教育系统方面的研究。每个大学都应该有自己不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生源属性的不同造成的,有的则是师资力量的差距造成的。在教育经济方面,改革和发展教育教学不单纯是对教学的内在进行一定的变化,教学的环境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变化,经济对于教育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教育教学的问题也要从宏观方面进行认识,这可以让研究者对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和变化进行更加系统的分析和解释。

(三)应当构建更多元化的英语教学研究方法论层次。研究的认识论方法和教学研究的技术性方法是英语教学研究方法论层次的主要内容。首先,在认识论层面,应当使理论体系更加宏观、综合和本土化,更加合理地人文阐释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教学现象。本文分析了最近六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方法,发现量化研究是实证研究的主要方式。人的意识和情感支配才能完成语言教育活动,因而参与者主观价值因素必然存在,从而使得教育活动不全部都是客观事实的体现。只在技术和形式上处理语言教育以客观为主,其他依靠现实或者经验的数据统计而得出的人文结论很难符合相应的价值取向,对于教育活动的实质和语言能力的形成也无法触及。对于不同情景来说,存在的问题也会不同,每个人也有各自对于外语教学的理解,在教学过程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不同策略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围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为了让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应有的提升和加强,一定形式的放松以减轻学生压迫式学习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实行多种大学英语教育模式,强调多元化发展,才能真正使大学英语教育持续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正翠.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76-78.

[2]van Lier,L.The ecology of language learning:Practice to theory,theory to practice[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3):2-6.

[3]高一虹,李莉春,王珺.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8-16.

[4]Gordon,B.Cultural comparisons of school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7(8):4-7.

[5]齐丽.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6):201-203.

[6]王建君,赵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听说课教学模式研究[J].人间,2016,208(13):169-169.

[7]董明.基于分级教学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以天津城建大学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80-182.

[8]杨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的翻译教学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141-143.

[9]张静.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5-107,110.

[10]李建军.基于外语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6):60-61.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
浅析开放经济环境下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