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类高校特色文科建设思路探析

2017-02-23殷安生张强

文教资料 2016年27期
关键词:建设思路文科

殷安生+张强

摘    要: 理工类高校受制于固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在兴办文科专业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发展导向存在偏差、师资力量不足等瓶颈,导致文科专业办学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逐渐趋向同质化,缺乏竞争力。本文从理工类院校设立文科专业的原因入手剖析目前文科办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根本原因,提出了理工类院校文科专业建设特色化办学的思路和途径,并根据文科专业办学规律和特点提出建议,以期为理工类院校的文科办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理工高校    文科    建设思路

一、引言

早期中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受前苏联高校办学指导思想的影响,理工类高校在国内的地位和数量始终呈上升态势,其专业设置也以理工为主。到二十世纪末,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开始迅猛发展,在2010年以后,约有96%以上的理工类高校都设置了文科专业[1]。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已基本成型,培养一大批在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并产生很多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的论文、专著、咨询报告等成果。在推动社会发展、支撑经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传承文化和创新等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说理工类院校文科专业布局基本完成。

二、理工类院校设立文科专业的原因

熊丙奇认为文科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然而实际上理工类院校设立和发展文科专业却初衷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近年来,理工类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思路。在看到部属高校的综合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之后,也积极实践综合化发展,大力发展文科,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求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二是提高学生的人文和综合素质。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培养具有独立的人格、敏锐的创造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才。理工类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其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相对的薄弱环节。在此背景下,设立人文社科专业顺理成章。

三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甚至会带来一些问题。当代社会面临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通力合作,相互融合借鉴,以技术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以社会理论指导技术发展,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其他原因,例如目前各种高校排名都将高校学科的大而全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考评因素,这促使理工类高校为了提升评估指标和学校排名争设各类专业。文科类专业相对于其他学科由于开设成本低成为首选目标。此外《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应达到适龄青年的15%。促使理工类高校增设新专业以解决新增学生,其中将公共课教研室升级为专业系部较普遍,外语、社科、经济等专业由于教师群体基数大而相应设置较多的专业。

然而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数量的增加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文科专业的实力和质量也达到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水平,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三、理工类院校文科专业存在的问题

理工类高校为了自身发展及社会需求的需要,建设了大量的文科专业。随着教育、外贸、第三产业、公务员热等一些社会热点的兴起带动了相当一批高校文科专业的火热。然而随着产业结构和政策变化,很多专业由热转冷。2016年6月8日,上海市教委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16年度10个本科预警专业名单,依次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新闻学、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由于在高校中重复设置相对较多,近些年这些专业的招生录取率和就业率等指标逐年降低。据麦克思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5届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7.4%,与2014届(79.2%)、2013届(80.6%)相比有所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文科专业就业率较低导致。

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办学质量不高,学生就业率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究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是文科专业办学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很多理工类高校在设置文科专业时没有经过专业的论证和调研,其设立文科专业的依据包括:该专业是否是热门专业;申请该专业的师资本校是否具备;是否是办学模式较成熟的专业,甚至是办得越多的专业申请新增的越多,因为在办专业过程中可借鉴、可相互支持的多。由此产生了文科专业办学的一个极大問题,那就是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培养目标上,“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提法非常普遍,在课程设置上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重合度近80%[2]。如此培养出的学生同质化现象必然严重。

同质化现象不仅在同类型高校之间存在,在不同层次的高校中同样如此。理工类院校、部属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其办学层次不同,作为中间层的理工类院校理应找准差异,形成错位竞争,然而目前的现状是理工类院校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办学道路,形成自己的特色,而只向其中某一层次靠拢。

二是文科专业在高校中的定位不科学、不全面。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种:(1)为建设综合性大学而设立相关文科专业,未经专业调研与分析,学科种类发展贪多求全。(2)根据社会关注度设立新专业而不考虑是否和学校的整体布局契合。(3)根据投入产出比来设立文科专业,优先设立建设成本较低的专业;优先设立能短期出效益或成果的专业;或者根据现有师资力量设置新专业而忽视专业的长期规划。(4)理工类院校领导多为理工类专业毕业,对文科专业发展规律不了解甚至有偏见,其在制定规划时以理工类思维考虑文科专业建设[3]。

三是文科专业办学投入不够。理工类高校办文科专业由于办学之初的定位导致基础差、底子薄,从而对学校的发展支撑不够,如此在学校得到的关注更低,从而形成一种循环,长此以往其存在感越来越弱。很多理工类高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在财政拨款方面明显不足,其有限的财力、人力、物力往往不会首先投入到文科专业的建设。

四、理工类院校文科专业建设的思路

同质化办学是造成理工类院校文科专业办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同质化现象的本质是无特色、无差异、替代性较强,从而失去竞争力。因此,要避免同质化现象,就要求理工类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根据自身定位同部属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形成差异化培养。同时在理工类院校之间形成特色化培养,提高办学竞争力。

欣喜的是,很多高校科研及管理人员都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顾永安提出要因势而为,明晰文科发展的基本定位,建设具有精致应用特色的文科[4]。薛健飞从“交叉融合”、“特色凝练”、“夯实基础”等学科战略角度出发,提出创新文科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建设、评价体系建设,构建合理、良性、有效的文科发展生态系统[5]。李宝富等从美国理工类大学文科专业建设经验得出应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相适应的文科,要坚持一流标准,提高师资层次[6]。段继红等认为在文科建设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应打破壁垒,相互渗透、融合[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就理工类院校文科专业而言,要求提供的教学与科研思路和其他高校相比较能够体现差异,在一定的范围内富有特色。也就是要在文科专业的内容和形式上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与优势,使得本校的文科专业具有比其他高校更多的内涵和外延。为此需要理工类院校应密切关注国内外其他高校在文科专业建设上的成就和亮点,努力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建设局面。为改变文科办学同质化现象,特色文科专业建设应成为理工类院校文科办学的重要内容。

特色文科从产出方向来说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学生培养特色化,二是学科科研特色化。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一是建设校本特色的文科专业。各理工类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培养特色化的文科专业,首先需要找准特色和亮点,目前通行做法是结合本校传统优势学科,实行学科交叉融合从而体现特色。跨学科交融尤其注重文理科交叉,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多学科相生共长、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9]。结合高校实际,就是要形成以优势学科群为主,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格局。跨学科融合要以优势学科为核心,引导其他学科向优势学科靠拢,将优势学科的优势渗透进其他学科。学科交叉融合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科间交叉、融合,能够促使研究者打破学科划分,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理工类院校大都有优势的理工专业,其文科专业可以依托学校特色,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与培养目标,争取在文科学科的空白、交叉点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改造方向,从而逐步形成优势文科。以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为例,许多高校进行了外语专业的特色化建设,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提出了“英语+大气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提出了“英语+中医”,南京邮电大学提出了“英语+信息通信技术”等。而在国外,加州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等院校甚至专门成立了跨学科研究中心,就文科的研究领域看,除了保留自身的学术传统外,更关注涉及理工类的重大问题的研究。斯坦福大学更是打破理工类、文科分别设置学院的一贯做法,设立了跨越传统学科门户之分的人文与科学学院。

二是依托区域特点,政产学研协同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因此服务地方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路径又是其要务之一。胡丹蕾认为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改革应该走“突出应用,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道路,在改革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服务地方的重要性,突出专业的应用价值,将文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10]。

中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且各有特色,这为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区域特色化提供了可能性。高校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现状,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为地方经济或产业发展提供急需的优秀人才。而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也希望高校能够培养出企事业单位亟须的专业人才,因此可以通过政产学研的模式推进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协同发展。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可以以“校企合作育人、科教协同育人”为手段,推进实施区域战略产业人才培养策略。已经有很多高校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如香港城市大学人文社会学院的文科专业设置高度契合当地的金融、服务业经营管理、环球资讯管理等,德国的罗伊特林根大学的文科发展结合了当地特色鲜明的工业发展,为相关汽车、机械、化工企业提供能够有面向国际市场经济贸易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等[11]。

三是体现智力支持,建设新型智库。政产学研协同推进模式对于优化高校科研创新要素配置,形成学科科研特色同样具有实际意义。中办、国办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为党委、政府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是高校智库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智库即智囊机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智库可根据学校优势专业确定智库发展和建设方向,围绕国家或地方现实发展战略课题、重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着力破解制约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产出高水平的智库成果。

高校智库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文科专业的支撑。在新形势下,高校可以依托自己的智力资源和学术资源,在某一重大战略需求下,综合多学科的优势,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保障、舆论引导、公共外交、创新引领等功能。理工类高校的文科专业可以借此机会,实现弯道超车。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强调“善于運用科学的调查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多学科理论,为正确决策提供全面、翔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12]。智库建设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也就是在文科专业引领下,协同其他优势专业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根据美国知名高校的经验[13],智库知名度的提高同时伴随着学院知名度的提高,对学院招生、教学及发展都大有裨益。新型智库建设既是党对高校的建议,也是高校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的重大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对于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特色建设至关重要。

五、理工类院校文科专业建设的思考

为了解决理工类高校中文科专业低质量重复建设造成结构性过剩的问题,“特色化”、“本地化”、“应用型”等建设思路被广泛提及[13],然而这剂“灵丹妙药”是否“包治百病“呢?此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要取得长足发展,除了特色化建设方向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尊重文科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建设文科。文科专业办学有其自身规律,如果一味追求特色化,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文科专业主要研究社会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其认知规律和过程并不尽如理工类一般有章可循,因此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可以文理结合,文工结合。如果强行特色化、区域化会造成相关专业自身专业培养不达标,更罔论特色,从而影响专业的发展。

文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也不能一蹴而就。麻省理工学院的文科专业经历了三个阶段100多年的发展才有今天的成就,清华大学在1983年向教育部报送了《关于清华大学建设文科的全面报告》,提出了“小而精”的文科办学原则并开始建设,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学科门类基本建设完成。文科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验手段等诸多环节是一个系统改造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才能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理工类专业学生培养效果显式性强的特点,文科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有效反馈[14]。因此理工类院校在文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战略。

在推行特色化的过程中,学科交叉融合时有提及,而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应有科学根据的,不能为了特色而特色,为了融合而融合。

不同的学科其发展规律不同,因此对高校排名时也要考虑不同专业的特点,特别是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高校排名最终应该是对专业或者学科进行评级,而不要对高校进行整体排名。

二是要建立科学的文科发展考评体系和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培养和科研成果可以通过成熟的量化指标来衡量,也可以产生显式的经济效益。然而文科专业不同于理工类专业,其基本不会产生短期效益,无法通过短时间的冲刺实现跨越。应该认识到文科专业的发展包括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是无法量化的。在理工类高校,要建立符合文科发展规律、适合文科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对文科专业的发展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同时还要建立适合文科专业特点的管理制度、包括学科制度、教学流程、教学制度等。

三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任何专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水平专业师资,专业建设过程中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在理工类院校中,生源质量受各种因素影响院系很难掌握,但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引进、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在引进和培养时要注重学科专业布局和团队建设,用最少的人发挥最大的合力,凝练特色,扩大影响,提高专业办学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六、结语

高校专业的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为大家所公认的、独特的、稳定的、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推动高校特色专业发展,是由高等教育阶段性特征决定的,是高等教育专业改革发展历史演变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特色化建设既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解决其面临的同质化现象等多种棘手问题的必然路径。本文详细阐述了文科专业特色化建设的途径和思路,对于理工类院校是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文科专业发展有自身规律,应循序渐进建设,不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李明琪.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9(3):11-14.

[2]柴龙国,毛雪婷.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2(18):157-158.

[3]别敦荣,徐警武.我们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0(6):92-96.

[4]顾永安.建设精致应用特色的文科——新建理工类本科院校文科发展的探索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3):38-43,49.

[5]薛健飞.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文科发展的路径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2,02:13-15.

[6]李宝富,周昕.美国理工类大学文科建设与教育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1,06:61-64.

[7]段继红,王桂华.理工类大学发展文科的重要性及路径[J].经济师,2011,12:12-13.

[8]崔媛.高等学校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考与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12-114.

[9]胡丹蕾.我国地方工科高校文科专业改造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0]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1(6):1-6.

[11]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2]赵筱媛,苏竣.世界一流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研究:历史、现状与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36-44,70.

[13]邓泽宏,李曼,丁宇.地方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改造的思路及其实践[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37-340.

[14]逢锦聚.新时期文科人才培养与学术繁荣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9(8):7-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应对微博公共事件的政府话语策略及其形象构建研究”(14BXW05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21世纪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Y·A/2011/03)、南京邮电大学校级人文社科项目“基于信息文科建设思路的信息外语模式探究”(NYS213026)、南京邮电大学校级人文社科项目校级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地方信息类高校特色文科建设模式研究——以南邮外國语学院为例”(GJS-XKT15008)、南京邮电大学校级教改项目“信息文科视域下提高英专学生信息化素养研究——以《信息英语》课程建设为例”(JG00915JX95)、南京邮电大学思政教育规划项目“理工类高校优良学风形成的对策研究”(XC213012)。

猜你喜欢

建设思路文科
“新文科”建设中的“守”“破”“超”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