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通感隐喻对比浅析

2017-02-23王茹

文教资料 2016年27期
关键词:英汉对比通感认知

王茹

摘    要: 传统修辞学认为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近些年来,随着认知在语言学研究中越来越受重视,从认知的角度分析,通感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英汉语中都存在大量通感现象,本文通过英汉语料的对比分析,探讨通感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异同。

关键词: 通感    通感隐喻    认知    英汉对比

1.引言

修辞学中通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技巧。《辞海》中解释:“通感,也叫移觉,修辞手法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写说上当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成领会到的乙感觉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達效果。”传统对通感的认识是把它看成一种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为研究语言的修辞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从认知的角度,通感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形式,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

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Lakoff从认知的角度考察隐喻的本质,提出了隐喻的映射理论(Mapping Theory),认为隐喻映射(metaphorical mapping),就是指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一种转换(transfer)(王文斌,2007:30)。隐喻的本质就是运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以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通感隐喻是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引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形成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成为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赵艳芳,2001:43)。

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赖以存在的基础。刘雪春指出,隐喻的相似性有两种:一种是感官相似性,另一种是超感官相似性。所谓感官相似性,就是指建基于人们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似性。通感隐喻就是人类利用感官之间的相似性,用某一感官范围内的经验说明或理解另一感官范围内的经验的认知活动,即用一种感官的感觉去类比另一感官的感觉,在联想推理机制下形成的感官互通。

2.英汉语中的通感隐喻对比分析

在英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通感隐喻。由于中英文化在地域环境、社会历史、风俗习惯、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异同,通感隐喻在两种语言中表现出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

2.1英汉语通感隐喻的共性分析

由于人类拥有共同的感官系统、生理系统和心理系统,英汉语中的通感隐喻存在着共性。下面就英汉语中通感隐喻的共性进行分析比较。

2.1.1视觉通感

视觉通感,指的是用其他感官的感觉说明或理解视觉感官的感觉。英汉语中都存在用其他感官的感觉隐喻视觉感官的感觉。

2.1.1.1视觉与听觉之间的通感隐喻

视觉与听觉之间的通感隐喻是相互的。研究表明,视觉和听觉在促使认知发展方面比其他感官要有优势,人们把视觉和听觉称为“认知的”、“理智的”感官,即“高级的”感官。通过这两种感官之间的某种刺激的相似性,有时候可以“听到”某种色彩抑或是“看到”某种声音,英汉语中都存在视觉与听觉相通互感的例子,用视觉感官的感觉隐喻听觉感官的感觉,或是用听觉感官的感觉隐喻视觉感官的感觉。例如:

(1)...the sun blared like a brass.(E.Sitwell)

(2)I heard flowers that sounder...(St.Martin)

(3)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唐·李贺《天上谣》)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句(1)中,用管弦乐响亮的奏鸣声来形容太阳耀眼的光辉,它和声音一样具有穿透力。(2)中听到花的声音使整个画面栩栩如生。例句(3)中用流水的声音描绘云朵在天河中缓慢流动的样子。例句(4)中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隐喻月色照耀下的光和影的纵横交错,恰如曲子的节奏一样,忽强忽弱,忽暗忽明。

上面的情况是利用听觉感官上的感觉和视觉感官上的感觉的某种刺激相似性进行通感隐喻。反之,利用视觉感官上的感觉来隐喻听觉感官上的感觉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比如:

(5)scarlet music of Dvorak(OWilde,An Ideal Husband)

(6)I heard the notes that shone.(St.Martin)

(7)风随柳树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严遂成《满城道中》)

(8)(方鸿渐的鼾声)有时这一细丝高上去,高上去,细得,细得象放足的风筝线要断了,不知怎么象过一个峰尖,又降落安稳下来。(钱钟书《围城》)

例(5)中用视觉的红色来隐喻富有热情的音乐。例(6)中用视觉上光的闪耀来隐喻音符的跳动,比较形象。(7)中用柳树的绿色来描绘风好像有了颜色,充满了生机。例(8)中用峰尖的视觉形象来隐喻鼾声的忽高忽低。

2.1.1.2视觉与触觉之间的通感隐喻

英语中有warm or cold color,汉语中有冷暖色,都是用触觉上的感觉描述视觉上的感觉。如:英语中a cold face用触觉上的“冷”隐喻视觉上看到的一个冷淡不热情的面孔。汉语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9)云根苔癣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唐·李贺《南山田中行》)

(10)柳条金软,霁雨轻烟暖。(明·吴承恩《千秋岁》)

例(9)用触觉“冷”来隐喻沾满露水的红花。(10)中用触觉“暖”的感觉写轻烟,触觉和视觉相通互感。

2.1.1.3视觉与味觉、嗅觉之间的通感隐喻

英汉语中有sweet face, a bitter smile, an acid look和甜甜的面庞、苦笑、尖酸的模样等表达方法,这些都是运用了视觉和味觉、触觉之间的通感隐喻产生的。

(11)The same bright face I tasted in my sleep, smiling in the clear wall.(John Keats)

(12)我躺在一张没有亲属味道的床上,只有药味,只有含着药味的月色来找我……(陈耀炳《绝症·爱情·乡愁》)

2.1.2听觉通感

听觉通感指的是用其他感官的感觉来表达听觉感官的感觉。在2.1.1中我们已经分析比较了视觉和听觉的相通互感,在此不再赘述。以下着重分析利用触觉、味觉和嗅觉感官的感觉来隐喻听觉感官的感觉。

2.1.2.1听觉与触觉之间的通感隐喻

美国诗人Longfellow的诗句“...and cool the sound of the brook”和李白的诗句“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都把流水的声音用触觉“寒”来修辞,其因在于流水本身就有一种凉意在里面,因此听觉与触觉在此产生了隐喻现象。如:

(13)Soft music like a perfume,and sweet light

Golden with audible odours exquisite

Swathe me with cerements for eternity.(Arthur Symons,The Opium Smoker)

(14)树上的黄鹂的婉转歌声,就象清凉的泉水一样。(臧克家《一首短诗的构想过程》)

例(13)中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视觉相通互感,用触觉“soft”隐喻听觉“music”,触觉上的柔和与音乐给人的感受是相似的。(14)中,把黄鹂的婉转的歌声比喻成清凉的泉水,用触觉上的“冰凉”来隐喻歌声的婉转带给人的清凉感觉。

2.1.2.2听觉与味觉之间的通感隐喻

汉语中常用“这个女孩声音甜美”的说法,用味觉“甜”来隐喻美的声音带给人的甜蜜滋味。英语诗句中也有sweet voice这样的表达方法。由此可以看出,英汉语中都存在有用味觉感官的感觉来隐喻听觉感官上的感觉的例子。如:

(15)A sour joke尖酸刻薄的笑話

这个短语中用味觉“酸”形容对人讲刻薄的笑话。

(16)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刘鹗《老残游记》)

例(16)中,作者用“像吃了人参果”的味觉隐喻王小玉唱功的高超,给人带来的美好享受。

2.1.2.3听觉与嗅觉之间的通感隐喻

(17)His voice was a censer that scattered strange perfume.(OWilde,Salome)

(18)那是一种男性的嗓音,一波三折,委婉摇曳,就像伊犁的苹果一样芳香,又像伊犁的青杨一样潇洒。(王蒙《夜半歌声》)

例(17)中,声音似乎是散发着奇特香味的香炉,人发出的声音和自香炉散出的袅袅香味有神似之处,都是飘飘然进入了人的大脑和身体里面。例(18)中,男性的嗓音本是听觉感官上的,这里用苹果一样的芳香的嗅觉感官和青杨一样潇洒的视觉来隐喻,相似点是都给人以美的感觉。

2.1.3嗅觉通感

嗅觉通感,指的是用其他感官的感觉来说明表达嗅觉感官的感觉,利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官上的感觉去隐喻嗅觉感官的感觉。例如:

(19)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

(20)A loud perfume cryed.(J.Donne,Elegy)

(2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唐·黄巢《题菊花》)

例(19)中,用视觉“浅紫色”描绘“淡淡的芳香”,使虚无的香气也生动起来。例(20)中,香气仿佛会发出哭声,用听觉上的哭声隐喻香气的弥漫四射。例(21)中,“缕缕清香”本来是嗅觉感官上的感觉,这里被比喻成“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写出了香气难以触摸、似有还无的感觉。例(22)中,嗅觉的“香”和触觉的“冷”相通互感。

2.2英汉语通感隐喻的个性分析

在2.1对英汉语中通感隐喻的共性分析中,发现在英汉语中存在着相通的通感隐喻,反映了两个民族在对此方面所存在的共同点。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通感隐喻在两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点。

以味觉的“酸”为例,汉语中有“酸溜溜”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①形容酸的气味或味道;②形容轻微酸痛的感觉;③形容嫉妒或心里难过的感觉;④形容爱引用古书词句,言谈迂腐(含讥讽意)。例句如下:

(23)走了一天的路,腿肚子有点儿酸溜溜的。(《现代汉语词典》)

(24)他就喜欢卖弄,酸溜溜地来两句之乎者也。(《现代汉语词典》)

例(23)中,味觉上的“酸”用来隐喻触觉上的疼痛,不舒服。例(24)中,味觉和视觉通感,通过“酸”隐喻给人的迂腐感觉。

在英语中,酸味觉就没有此种和其他感觉通感的例子。英语中a sour face的意思可不是酸溜溜的脸,而是一张生气的脸。还有“甜”味觉在英语中可被通感隐喻为“平稳的”触觉、“新鲜而纯净的”视觉及“芬芳的”嗅觉。例如a sweet car,the sweet air of the countryside, gardens sweet with the scent of thyme,在汉语中则无此用法。

以“苦”为例,汉语中的“苦”和触觉相通,用味觉的“苦”描述肉体或精神上的不适,如:痛苦、苦闷。和视觉相通,描述痛苦的样子,如:苦笑、愁眉苦脸。和听觉相通,如:“苦口婆心、苦言相劝”。而英语中的味觉“苦”一般指不满的情绪,和听觉相通,如:bitter words(怨恨的话);和触觉相通,如:bitter hatred(刺骨的仇恨);和视觉相通,如:a bitter dispute(热烈的争论)。可见英汉语中味觉“苦”和其他感官相通互感产生的隐喻意义是不一样的。由此可见,通感隐喻在英汉语中表达意义的差异。

3.结语

英汉语言中的通感隐喻现象的存在,给我们更好地运用语言去表达思想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通过英汉语中通感隐喻的对比,了解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了解差异和共同点,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Ullmann,S.The Principles of Semantics[M].Oxford:Basil Blackwell,1957.

[2]刘雪春.论比喻的相似性[J].修辞学习,2001(6).

[3]王彩丽.通感现象的理据及功能特点分析[J].外语教学,2004.

[4]王德峰,岳玉庆.英汉通感修辞格对比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

[5]汪少华,徐键.通感与概念隐喻[J].外语学刊,2002(3).

[6]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王宇弘.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和哲学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4).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巢峰,主编.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英汉对比通感认知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英汉名词动用分类方法探究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