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新生遭遇网络刷单诈骗后的辅导员工作个案分析

2017-02-23林玉香

文教资料 2016年31期

林玉香

摘    要: 一位2015级新生深陷网络刷单诈骗陷阱,损失上万元,在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后,辅导员第一时间帮助该生走出受骗困境,通过安抚、心理疏导和教育,使该生坦然地面对受骗事件。通过对案例的梳理,提出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刷单诈骗    高校安全教育    工作案例

一、案例介绍

1.“老师,你能不能借钱给我。”

2015年11月13日下午3点左右,15级新生小丽(化名)哭着跑进笔者办公室,一直说着“老师,我该怎么办”、“老师,你帮帮我”、“老师,我钱筹不够”、“老师,你能不能借钱给我”之类的话,她边哭边说,语气一直很急切。笔者先是安抚了她,让她先将控制情绪,将事由说清楚,为什么那么急切想筹钱,她说自己妈妈生病住院了,家里没钱给妈妈治病,她要筹钱,她还说她跟很多同学都借了钱,“能借的都借了”,但还是不够,问笔者能不能在4点前借给她3000元。

2.“老师,对不起,我骗了你,我妈妈没生病!”

听到小丽说的缘由后,笔者第一感觉是她可能掉进了短信诈骗或电话诈骗,在了解了小丽的姓名、年级专业后,笔者调出了她的家庭基本情况信息,正当笔者准备打电话给她家里人核实信息时,她突然说:“老师,对不起,我骗了你,我妈妈没生病!”

3.深陷刷单陷阱。

在笔者的追问下,小丽说出了实情——

小丽说自己一直有在关注兼职信息,最近上网时看到某网站上有一条帮电商刷信誉的招聘广告,她就加了对方号码,向QQ名叫“客服夏丹”的咨询兼职流程和待遇问题。“客服夏丹”告诉小丽每单2000元,需小丽先垫付,刷单成功后每单可以赚取120元佣金,垫付款跟佣金在刷单成功后会一起返还给小丽。随后,“客服夏丹”给小丽介绍了要刷单的公司,小丽说自己在百度搜索公司信息后才接手。随后,“客服夏丹”給了她一个网址链接,这个链接不是淘宝网、京东等网购平台的。11月12日,小丽开始刷单,通过支付宝转账到电商账户后,很快就收到了对方返还的本金和佣金共2120元。小丽继续刷第二单后,“客服夏丹”告诉小丽,由于系统比较繁忙,她第二单没刷成功,虽然小丽一直强调自己这边显示已付款成功,但对方坚持说他们公司那边显示的是“卡单”,还给她发了个“卡单”的截图,让她再刷一次试试,于是,小丽又刷了第三单,对方还是显示“系统繁忙,卡单”……经过一天一夜,小丽连续刷了5单,共计10000元。“客服夏丹”告诉小丽,根据公司的规定,要刷满6单才能把本金和提成一起还她,而且要求小丽在下午4点前下单才行。

小丽说自己刷单的钱中有7000多是跟宿舍同学借的,她说自己为了让几个舍友借她钱,还谎称有个要好的朋友急病住院急需交钱给医院才能动手术,舍友中有一位将生活费都借给了自己,所以小丽想跟笔者借3000元刷多一单,剩下的还给这个同学。

二、案例分析

随着网络购物的逐渐普及,网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欺诈手段,有网友梳理了2015年最常见的网络诈骗方式,包括制造账户资金异常变动假象、二手交易诈骗、微信公众号中奖诈骗、二维码购物单诈骗、退款诈骗、冒充亲友诈骗、双十一刷单诈骗等。

有媒体报道过刷单诈骗案件的特点,多以高额的佣金为诱饵,绝大部分犯罪分子会打出一天在家上网兼职就能轻松赚好几百的诱人价码诱骗求职者,然后,犯罪分子会在前几次的操作中先让受害者进行小额的交易,并且交易成功后会将本金和佣金一起返还给受害者,当受害者渐渐放松警惕后,犯罪分子就会开始用高额的佣金诱惑受害者进行大额物品的交易,交易成功后便拉黑受害者的联系方式。在这种刷单诈骗案件中,受骗的多为在校大学生或刚参加工作想利用空余时间赚钱的应届毕业生,由于他们的时间比较自由,成为犯罪分子的首选目标。小丽遇到的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刷单诈骗。

三、案例解决思路及过程

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并帮助小丽解决困境:

1.让小丽明白自己陷入了网络刷单诈骗。

小丽心里还是存在侥幸,认为自己只要再刷多一单,满足对方说的“刷满6单”的要求,对方就会将之前的本金和佣金一起返还自己。笔者先是跟小丽一起分析她遇到的情况:第一,工作轻松,佣金太高,如果真有这么轻松的赚钱渠道,对方就不用到处找人了,自己坐在电脑前动动手指每天都可以收入过千了;第二,需要自己通过支付宝垫付;第三,对方频频以“卡单”为由,让她不停重新刷单;第四,对方改口要她刷满6单才能一次性返还本金和佣金。让小丽明白自己陷入了网络刷单诈骗,意识到就算她再刷一次单对方也不会还她钱,至于第一次交易成功后对方将本金和佣金一起返还给她,只是为了让她放松警惕,好骗光她账户里所有的钱。

2.劝导小丽先与“客服夏丹”周旋,“诱导钓鱼”。

考虑到“客服夏丹”还有想继续诱骗小丽刷单的念头,劝导小丽先与之周旋。跟小丽分析,这个周旋过程是一种心理博弈过程,“一方面让‘客服夏丹觉得你是相信她的,然后再告诉她你有点怀疑,除非她先至少返还你一单,你才会真正相信她,后面继续帮她刷单”。“客服夏丹”如果还想继续钓鱼,说不定会再扔下点“鱼饵”,那么小丽还可能拿回一点。

但小丽直接在QQ上跟“客服夏丹”说,“我已跟辅导员老师说了”,“老师说你就是个骗子”。小丽冲动的留言直接宣告笔者“诱导钓鱼”的计划失败。

3.劝小丽报警。

劝导小丽先报警处理,即使追不回自己的钱,也要通过司法程序,帮助其他人,让其他人避免陷入同样的陷阱里。同时,要将自己的遭遇告知家人和班主任,并且要将实情告知舍友,请求舍友的原谅。

在谈话过程中,笔者感觉小丽内心一直很纠结,她一方面意识到自己确实是上当受骗了,另一方面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对方真的可以将钱返还给自己。因此,在与笔者的整个谈话过程中,小丽直接告知“客服夏丹”自己准备报警,“客服夏丹”在得知小丽准备报警后回复小丽,表示会在7个工作日后将本金还给小丽,由于小丽没有刷满6单,因此没有佣金。

在笔者的劝导下小丽最终还是报了警,但由于“客服夏丹”承诺会在7个工作日后还款,因此构不成诈骗,暂时不能立案,需等7个工作日后,若小丽没有收到还款,才可以立案。

4.安抚与心理疏导。

等小丽从警局回来后,将小丽约至办公室谈话,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第一,事情已经发生了,就要勇敢面对,吃一堑长一智;第二,作为学生,现在还承担不起那么重的经济压力,最好主动跟父母沟通,将遭遇告知父母。而且,舍友们是将自己的生活费借给了她的,所以要尽快将钱还给舍友们,这个也需要家里人的支持;第三,建议她跟舍友说实话,谎言不可能存在一辈子,与其等到被别人揭穿,不如自己先主动坦承,相信舍友们会原谅她;第四,由于小丽迫切想通过兼职赚钱还债,提醒她注意甄别兼职信息,在得到兼职信息后最好问问家人或者老师,避免因太过迫切掉入诈骗陷阱。

5.再次安抚与教育。

尊重小丽的决定,由她本人跟家人和舍友沟通。联系小丽班主任和助班师姐,请她们共同关注小丽受骗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希望大家能给予她适当的关爱。期间,笔者一直与小丽保持电话和短信联系,小麗告诉笔者,家人并没有责骂她,还给钱让她还同学;舍友刚开始对她有意见,现在“好多了”,关系融洽了很多。

十几天后,感觉小丽已经能坦然地面对这次事件了,开始针对她的多次“谎言”进行思想教育。为避免小丽有太大的心理波动,整个谈话过程中笔者都没有批评指责小丽,更多的是引导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错误,由她自己分析说谎的原因和后果。小丽表示自己已经认识到错误了,也体会到了说谎带给自己的伤害,她诚恳地向笔者道歉,说自己已向舍友道歉了。

四、启示与建议

1.从案例得到的启示。

小丽的遭遇不是个案,有媒体报道,今年双十一期间刷单诈骗案件上千起,受骗者多为在校大学生,人均被骗一万元左右。虽然这类案件的发生有网络监管体制不健全、骗子手段层出不穷等社会客观原因,但从受骗大学生自身而言,“不劳而获”的想法才是导致自己上当受骗的根源。而且,不少大学生对学校的警示教育熟视无睹,面对他人受骗的经历毫无同感,当骗局朝向自己的时候则毫无防范意识;学生上当受骗后碍于面子往往不愿提及,更不用说向老师或警方求助,因此不能对其他同学起到警示作用。大学生对于这类诈骗行为的沉默助长了诈骗事件“成功率”的增长。因此,大学生应该主动关注社会、学校的安全教育和警示事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鉴别意识和法律意识。

2.对高校安全教育的建议。

虽然各大高校在不断加强安全防范教育,但大学生上当受骗概率仍在不断攀升。究其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安全教育手段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质,“90后”、“00后”的大学生多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他们更钟爱动漫形式,学校安全教育可以考虑摒弃传统教育方式,更多地结合新媒体开展。另一方面,传统的安全教育手段仅仅是一种外在推动力,并未从大学生内心激发其安全意识。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在固有教育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实践教育,如建立以参与式治安管理为主,以宣传教育为辅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如兰.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现状调查及培养途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12-13.

[2]魏德才,陈胜男.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调查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7-77.

[3]任海波.高校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5(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