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和非耐多药患者生存情况的比较分析

2017-02-23潘莉初乃慧

医学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治疗肺结核

潘莉++初乃慧

摘要:目的 监测、比较宁夏耐药结核病患者和非耐多药患者生存情况。方法 收集、整理2013年4月~2014年4月宁夏地区耐药基线调查期间确诊的菌阳肺结核患者和经药敏实验确诊的耐多药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治疗信息,调查耐多药患者和非耐多药患者2年后的生存情况,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宁夏地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初次就诊于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以外的综合医疗机构的比例高于非耐多药患者;同时耐多药患者与非耐多药患者相比在治疗过程中多次治疗、治疗时间>1年的患者比例高;与非耐多药患者相比耐多药患者更多的死于肺结核。结论 我国各地耐多药患者的治疗结果存在差异,原因是评价标准和观察结果的时间标准不同,同时存在治疗和管理的方案也不同,但是总体来看,成功治疗的水平有待提高。

关键词:肺结核;治疗;生存分析

耐多药肺结核(MDR-TB)是指肺结核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1]。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部的少数名族地区,全自治区人口仅654万[2]。2013年4月~2014年4月宁夏自治区结核病防治所全区在开展了肺结核患者耐药基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宁夏地区耐多药率为7.8%,高于同处西部地区、人口数是其4倍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耐多药率(4.6%);宁夏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为77.3%,高于全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结果复治总耐药率(55.2%)[3]。因此,开展宁夏地区肺结核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和非耐多药患者生存情况的比较分析探索工作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宁夏肺结核耐药基线调查”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发现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369例,其中菌阳性的751例,可以进行药敏的665例[3],其中经药物敏感试验确診的MDR-TB患者52例,患者对照组非MDR-TB患者613例,

1.2方法 耐多药肺结核组病例选择:痰菌药敏试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病例;对照组非耐多药肺结核组病例选择:痰菌药敏试验结果为不同时耐烟肼和利福平的病例。数据采用Excel 2003进行整理,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经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社会人口学特征比较 本次调查宁夏自治区22个县共发现菌阳肺结核751例,能进行药敏实验的肺结核患者665例,其中耐多药肺结核组52例中,男32例,占61.5%。女20例,占38.5%;非耐多药组肺结核组613例中,男346例,56.4%。女267例,占43.6%;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7,P=0.560)。MDR-TB组45.7岁,非MDR-TB组48.9岁,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98)。两组43.0%~46.2%为回族,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717)。两组在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社会人口学特征无统计学差。

2.2治疗情况比较

2.2.1首次抗结核治疗的机构 52例MDR-TB患者中有30.2%(16/52)首次抗结核治疗在结防机构(结核病专科医院、结防所、结核病定点医院),有69.8%(36/52)首次抗结核病治疗选择综合医疗机构;613例非MDR-TB患者中有84.8%(519/613)首次抗结核治疗在结防机构,有15.2%(94/613)首次抗结核病治疗选择综合医疗机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53,P<0.001),见表2。

2.2.2治疗登记分类 52例MDR-TB有27例(51.9%)为初治、25例(48.1%)为复治。与MDR-TB组相比,非MDR-TB组中初治为563例(91.8%),复治为50例(8.2%)(χ2=76.34, P<0.001),见表2。

2.3本次确诊前治疗的次数及最长抗结核治疗时间 MDR-TB组在本次确诊前接受过一次抗结核治疗的患者13.5%(7/52),接受过两次抗结核治疗的32.7%(17/52),接受过≥3次抗结核治疗的53.8%(28/52),而非MDR-TB在本次确诊前接受过一次抗结核治疗的患者86.0%(527/613),接受过两次抗结核治疗的11.1%(68/613),接受过三次及以上抗结核治疗的2.9%(18/613),在抗结核治疗次数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48,P<0.001);MDR-TB组中52.8%(27/52)的患者最长的一次抗结核治疗持续>1年,而非MDR-TB组仅占13.2%(81/61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0,P<0.001)。

2.4被调查结核病患者2年后生存情况比较 MDR-TB组2年中病死率为9.6%(5/52),非MDR-TB组死亡为2.9%(18/6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16)。在死亡患者中MDR-TB组有100%(5/5)的患者死于结核病,非MDR-TB组为0.8%(5/1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7,P=0.018)。MDR-TB治愈20例 ,治愈率为38.5%,非MDR-TB组治愈532 例,治愈率86.8 %。Kaplan-Mer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结核病2年后,非MDR-TB组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23.6个月,而MDR-TB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2.3个月,两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χ2=6.86,P=0.009),见图1。

2.5 MDR-TB与非MDR-TB患者生存危险因素情况分析 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年龄、耐多药状态、曾经治疗最长的时间>1年、抗结核治疗3次以上、复治,均为结核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民族与患病后死亡无直接关系,见表3。

3 讨论

3.1本研究显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有多家医院反复就诊的现象,抗结核治疗过程较非耐药患者复杂。累计抗结核治疗时间远长于非耐药患者[4]这与相关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3.2 MDR-TB组患者的归口管理不当位,调查显示只有13.5%的MDR-TB患者首次确诊治疗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其他综合医疗机构接受抗结核治疗规范性难以得到保证[5]。

3.3患者治疗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耐多药患者的治疗过程较复杂,53.8%的患者接受过≥3次的未完成规定的治疗过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坚持疗程及规律用药,使耐多药结核、重症结核增多,丧失劳动力,生活质量下降,并成为传染源,严重影响个人及他人的生命健康。

3.4本次调查发现,年龄>45岁和抗结核治疗超过1年是耐多药肺结核未治愈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的耐多药患者身体素质越差或之前累计服药时间越长发展为广泛耐药的可能越大或身体素质越差,形成恶性循环[6],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

3.5本次调查发现的MDR-TB患者治愈率仅为38.4%,低于李卫彬等人关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河南MDR患者治愈率为46%[6],广东和湖北的MDR患者6个月培养阴转率62%[7],杭州市是76%[8],我国各地耐多药患者的治疗结果存在差异,原因是评价标准和观察结果的时间标准不同,同时存在治疗和管理的方案也不同,但是总体来看,成功治疗的水平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71.

[2]宁夏统计局.2014年统计年鉴[R].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1.

[3]王晓林,王晓平,肖慧霞,等.宁夏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10):738.740.

[4]端木宏谨.抗结核药物合理使用的有关问题[J].中国防痨杂志,2005,27(1):9-10.

[5]张加胜,孙强,李文婧,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既往诊治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8):471-474.

[6]李卫彬,马丽萍,李新旭,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31-1834.

[7]弭凤玲,王黎霞,李亮,等.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阶段性实施结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11):700-704.

[8]吴琍敏,陆敏,金晗英,等.浙江省杭州市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情况分析[J].中國防痨杂志,2010,33(11):717-719.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治疗肺结核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耐多药肺结核化学治疗不良反应及处理
82例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HBsAg携带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