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7-02-23冯咏梅

医学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妇产科风险管理

冯咏梅

摘要:目的 探析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实施风险管理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视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3月前在我院妇产科未实施风险管理的43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防范风险意识、健康宣教和管理工作等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护理满意度情况相比,风险管理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 风险管理的实施,既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增强护患间关系,也能使医护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妇产科;风险管理;护理管理

随着患者对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患者和医护人员正面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再加上护理工作琐碎与繁忙,医护人员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使其易增加风险系数与护理难度系数[1]。所以,医护人员只有做到及早防范和全面了解护理风险事件,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才能使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从而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为进一步探究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研究显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实施风险管理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其中,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39.2±2.1)岁。选取2015年3月前在我院妇产科未实施风险管理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38.3±2.1)岁。根据上述所述,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组间数据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构建风险管理小组,研讨护理期间存在的风险事件,对高危护理环节、护理风险事件及人群进行界定。同时,组员还要评价与跟踪各个风险管理实施状况,在各类风险发生前实施有效措施控制及预防。在护理期间,每位工作人员应当对可能遇见的危险,以及自身需担负的职责进行明确,主动积极规范自身护理行为,这样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另外,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培训。护士长需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规定,如:《传染病防治法》、《护士条例》[2]等,即便是面对护理风险,医护人员也能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在医疗文件记录中,护理记录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旦有护理纠纷事件发生,医护记录能对医护人员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护士长应当加强对病例书写的要求,强化管理。此外,护士长还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让医护人员了解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

1.3评价标准 本院自制护理质量评价表[3],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管理规范性等,总分为100分。8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60~79分表示基本满意,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

1.4数据分析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处理,实施(x±s)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实施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对比。检验结果以P<0.05表明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分析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对医护人员评分情况 风险管理实施前,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评分情况与风险管理实施后相比,前后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在风险实施前43例患者中,72.09%表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其中,非常满意17例,基本满意14例,不满意12例。在实施风险后43例患者中,93.02%表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其中,非常满意24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3例。经比较,前后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5)。

3讨论

妇产科是医院中必不可少的科室。伴随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的逐渐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的应用,不但需要管理技巧的支持,而且还需要理论的支持。只有提高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更好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同时还能达到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目的。

复杂化和系统化,是护理服务的特点,若不能对其予以良好的处理,则易导致护理风险的诱发,从而影响护患关系,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严重降低医院的声誉,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影响。护理风险存在于各个护理环节中,其中包括:护理抢救、护理处置和护理日常操作等,所以,在实施临床护理期间,有效改进质量,提升科室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一种管理活动措施,能有效避免护理期间风险因素的发生,如:护理环境、护理程度和制度等[4]。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引入风险处理管理、风险评估管理及风险识别管理等,不但能使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有所提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避免医療纠纷事件和风险事件的发生,使医患双方的利益得到维护。此外,医护人员在实施风险管理政策时,医院领导人员可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方法进行,这样既能提高护理的工作质量,而且也能增强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而且,使护理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所提升,从而能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从本文结果中可得出,风险管理的应用,通过对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的构建,使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所提升,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服务的责任性,而且还能使医护人员自身的素质有所增强,使护理质量的提高得到保障。只有实现系统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护理管理工作,才能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同时还能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使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5]。

总而言之,将风险管理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使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所增强,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罗立.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9(20):177-178.

[2]梁国华.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2(03):143.

[3]李梅.探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2(11):2218-2219.

[4]周萍.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2,09(11):62.

[5]覃莉,何妙瑛,陈珍女,等.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4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03).

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妇产科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