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2017-02-23罗欣

医学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针灸

罗欣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12月接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取针灸治疗,研究组40例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总分,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分别为(2.54±1.04)分、(26.77±0.32)分,对照组依次为(4.32±1.75)分、(19.84±1.32)分,比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更好地缓解疼痛、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值得借鉴。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推拿;疼痛

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指的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部损伤、颈椎肥厚增生等造成椎间盘脱出、颈椎骨质增生及韧带增厚,最终对颈脊髓、血管、神经等造成刺激或压迫诱发一系列综合征[1]。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在颈椎病中占了56%左右,主要因颈椎侧后方突出物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2]。中医疗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内服等,为了进一步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笔者对接诊的患者实施了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共计有70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为加蓬共和国利伯维尔中加合作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纳入研究时间2015年1月~12月。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3],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5~65岁,均值(48.3±4.9)岁;病程2 w~10年,均值(4.8±1.1)年。研究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7~66岁,均值(47.9.7±4.2)岁;病程1 w~11年,均值(4.9±1.4)年。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用针灸治疗,研究组则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措施如下:①针灸:取穴主穴有颈椎夹脊穴、凤池穴及大椎穴等,并根据症状不同辩证取穴,上肢前外侧疼痛显著需加合谷穴、手三里穴、曲池穴;上肢后外侧、肩胛区疼痛显著需加消泺穴、中渚穴、外关穴;上肢内侧后不疼痛显著需加极泉穴、灵道穴、神门穴;枕部、颈部疼痛明显需加风池穴、天柱穴、率谷穴等。针灸治疗期间,进针以捻转得气后灸疗颈部穴位,留针25 min。②推拿:督脉线实施按揉、一指禅推法,5 min;颈夹脊穴实施按揉、一指禅、擦法,5 min;肩胛部实施滚法、擦法、拿法,从肩峰往颈根部实施治疗,5 min;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实施拿捏,腋下臂丛神经实施横拨。患侧上肢实施连续性牵抖,2~3次,肩背、上肢则实施拍打,注意力度适宜;若患者有拇指麻木,可对患颈5-6椎间隙实施点按;若食指和中指麻木,可对患颈6-7椎间隙实施点按;若无名指和小指麻木,可对患颈7、胸1椎间隙实施点按。点按时间2min。两组患者均以连续治疗1 w为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总分,并对比分析。

1.4评价标准[4] 本研究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体征等完全或基本消失,肌力恢复至正常水平,日常工作与生活恢复为治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无显著压痛点,肌力基本恢复,偶尔劳累后有轻微颈部不适,基本强度工作与生活可完成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体征有所恢复,能从事一般强度工作与生活为有效;治疗后未能达到前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 18.0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x±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组间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

2.2组间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总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分别为分,对照组依次为(4.32±1.75)分、(19.84±1.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椎病主要是因颈椎骨关节、颈椎间盘、肌肉、软骨等出现退行性变化,继而造成神经、脊髓及血管等损伤的一系列症状。其中有50%~70%患者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以颈肩痛为主要表现,病情进展后颈肩痛会明显加重,且部分患者还可能有上肢放射性疼痛、肌肉萎缩,以及手部活动障碍、激励减退等,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需加强重视。中医治疗包括药物内服、针灸及推拿等,单用疗效并不理想,为此笔者本研究采取联合治疗。

笔者针对接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0例进行对照研究,根据疗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研究组则实施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研究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总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灸与推拿治疗机制在于经减轻或者消除以颈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丛的刺激与压迫等,诱发部分细胞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类组织胺与组织胺等,加上推拿手法的热能效应,可更好地促进血液循环。针灸疗法处理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调控交感神经活动,并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或缓解血管痉挛,使得炎性物质更好吸收,进而改善水肿、病灶缺血缺氧等症状。推拿疗法可有效促进肌肉组织舒缓,有效调整病灶局部血运,实现疏经通络与活血化瘀效果,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组织错位,拓宽了椎间间隙、椎间孔等症状,更好地改善组织粘连、神经受压等,并促进颈椎状况改善[5]。二者联合治疗,可以达到协同作用,提升疗效,改善症状。

综上所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更好地缓解疼痛、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胡艳.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7):26-28.

[2]郑建虎.神经根型颈椎病通过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16(21):335.

[3]冯爱春,褚春华,曹靓,等.牵引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2例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5):378-379.

[4]张蕊,陈涛平.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1(23):2545-2547.

[5]刘忠毅.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7):73-74.

编辑/金昊天

猜你喜欢

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