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力训练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膝关节劳损疗效解析

2017-02-23刘章凯余昳萍

医学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治疗

刘章凯 余昳萍

摘要:目的 对应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单纯采用肌力训练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劳损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肌力训练;穴位艾灸;膝关节劳损;治疗

膝关节劳损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群,导致其发病的主要机制大多数情况下与患者长期重复进行某一特定动作,从而对膝关节产生过度的负荷,诱发慢性微细损伤、急性损伤,且没有能够得到有效治疗,或中老年人体机生理功能出现衰退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膝部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属于该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病情程度严重者的关节腔内会存在一定的积液、膝关节的活动功能会出现障碍,甚至还有有软骨坏死等现象出现,对其正常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2]。本次对应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膝关节劳损患病时间1~14个月,平均患病时间(5.7±1.4)个月;患者体重41~86 kg,平均体重(54.7±8.5)kg;患者年龄52~83岁,平均年龄(63.9±6.8)岁;治疗组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膝关节劳损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患病时间(5.2±1.5)个月;患者体重43~87 kg,平均体重(54.4±8.9)kg;患者年龄51~89岁,平均年龄(63.4±6.5)岁。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单纯实施肌力训练,①靠墙进行半蹲起训练,背靠墙壁将双脚分开,保持与肩同宽状态,躯干尽量下沉,取半蹲或稍半蹲位,半蹲幅度应该以患侧的膝关节稍有酸痛感为宜,半蹲状态的持续时间应该保持5 s左右,然后下肢发力使躯体以缓慢的速度抬起直至站立位,重复进行上述訓练,每组10次,每次练习3组,每组之间应该休息1 min左右;② 坐位伸膝抬腿训练,取坐位,椅子的高度应该以患者小腿能够保持自然下垂且脚不会接触到地面为宜,大腿前侧肌群发力,使小腿以缓慢的速度抬高至水平位状态,然后再以缓慢的速度放下,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膝肌力及关节承受能力在患侧脚踝的位置绑一个重量为1 kg的沙袋,以便能够增加训练的难度。每组15次,每次练习3组,每组之间应该休息1 min左右;③ 俯卧位屈膝抬腿训练,俯卧于平台上,双腿保持自然伸直状态,大腿后侧肌群发力使小腿能够以缓慢的速度抬起接近90°,再以缓慢的速度放下至水平位状态,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膝的肌力及关节承受能力在患侧脚踝的位置绑重量为1 kg的沙袋,以使训练难度增加,每次15次,每次练习3组,每组之间应该休息1min左右。上述练习隔天进行1次,计划练习3个月,训练负荷根据患膝承受能力逐渐加量,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30 min之内,训练完成后休息5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艾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双腿保持伸直状态,双膝朝上,主要取穴包括阿是穴、膝眼、鹤顶、足三里,艾条点燃之后,距离局部皮肤3 cm左右施灸,以局部红热为宜,每次持续时间在30 min左右,隔天进行一次治疗,计划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膝关节劳损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等两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患者膝部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膝关节劳损症状彻底或基本消失,膝关节的生理功能和活动能力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膝部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膝关节劳损症状明显减轻,膝关节的生理功能和活动能力有显著改善;无效:患者膝部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膝关节劳损症状没有减轻,膝关节的生理功能和活动能力有明显异常[3]。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

2 结果

2.1膝关节劳损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肌力训练方式治疗后膝关节劳损控制总有效率为70.5%;治疗组患者;采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治疗后膝关节劳损控制总有效率为90.9%。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 在膝关节劳损疾病治疗期间,有6例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应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可以发挥积极有效的协同作用,其治疗的主要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靠墙半蹲起训练,可以对患者患侧的大、小腿肌群、膝关节周围的韧带,产生一定的强化训练治疗效果;②通过实施坐位伸膝抬腿训练,可以使位于患者大腿前侧的肌群及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力量水平得到显著性提高;③通过实施俯卧位屈膝抬腿训练,可以使位于患者大腿后侧的肌群及膝关节周围韧带力量水平得到显著性提高;④在患者实施系统的肌力训练之后,辅助应用中医艾灸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使艾灸所产生的温热效应。及穴位刺激效应,对相应的穴位产生良性刺激,使脉络得到有效的疏通,对代谢及炎性产物的消除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使膝关节疲劳状态的缓解速度明显增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疲劳影响因子发生累积,对膝关节生理功能的进一步改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4-6]。

参考文献:

[1]赵钦福,王文,李云,等.关节镜下有效选择性治疗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6-17.

[2]孙红,田文,廖伟华,等.社区居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3(07):1064-1066.

[3]史明.磁脉冲联合膝关节功能训练治疗膝关节劳损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4):324-325.

[4]袁望舒,刘忠良,张海娜,等.膝骨性关节炎的运动疗法新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3):230-233.

[5]许荣梅.高压氧并功能训练对膝关节韧带运动损伤的疗效[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2):141-142.

[6]雒晓甜,梁英,李鹏,等.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关节腔内注射及关节松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6):440-444.

编辑/张燕

猜你喜欢

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