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刺重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7-02-23全昕

医学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直腿熏洗腰椎间盘

全昕

摘要:目的 采用齐刺重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156例。方法 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治疗组采用齐刺重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4.8%,对照组8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刺重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齐刺重灸配合中药熏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是因为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尤其以青壮年更易发生。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西医治疗多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明显,而且治疗时间长。笔者从2014年5月~2015年8月采用齐刺重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以下简称腰突症),收到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56例均为本院理疗科患者,经X线、CT、MRI等检查都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治疗组78例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16~65岁,病程3 d~10年,本次发病时间1~30 d。所有患者均有腰腿痛症状,单纯腰痛18例,伴有下肢放射痛20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8例,其相应部位呈浅感觉改变者7例,相应肌肉肌力改变5例。对照组78例,男43例,女35例;年龄17~70岁,病程2 d~8年。本次发病时间2~30 d。所有患者均有腰腿痛症状,单纯腰痛15例,伴有下肢放射痛24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7例,其相应部位呈浅感觉改变者6例,相应肌肉肌力改变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1]拟定:①有扭伤腰病史,或有慢性腰部劳损、受寒病史;②腿痛重于腰痛,腿痛呈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③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麻木;④直腿抬高试验较正常减少50%,兼或有抬高试验阳性,腘窝区域指压胫神经引起肢体远近两端的放射痛;⑤出现4种神经体征中的两种征象(肌肉萎缩,运动无力,感觉减退和反射减弱);⑥与临床检查一致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如MRI、CT等。

1.3排除标准 ①有手术指征患者;②有黄韧带肥厚、骨性椎管狭窄、神经根广泛粘连等严重的合并症或因结核、肿瘤转移所引起的腰腿痛。

1.4方法

1.4.1对照组 常规针刺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取穴:腰阳关、十七椎、双侧肾俞、患侧环跳、阳陵泉、委中、昆仑。患者取俯卧位,医者采用28号毫针,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腰阳关、十七椎、肾俞、委中、昆仑均直刺1.5~2寸,阳陵泉与水平面平行直刺1.5~2寸。使患者有酸、麻、胀的针感后留针。环跳穴用提插捻转法,使患者有触电感至脚尖,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治疗一般留针3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

1.4.2治疗组

1.4.2.1患者取俯卧位,按压腰椎各棘突下及两旁,寻找压痛点。如有几处压痛点,以最明显者为准。穴位即在压痛处的腰椎棘突下及左右两旁的夹脊穴(棘突下旁边0.5寸)。用28号2.5寸毫针,先针刺腰椎棘突下穴位,直刺1.2~1.5寸;再用28号1.5寸毫针,针刺左右两旁夹脊穴,针尖向脊柱方向进针0.8~1.0寸,快速捻转并缓慢上下提插,针刺得气后,将2 cm长的艾条置于直刺针的针柄上点燃,进行温针灸,燃尽一段为1壮,每穴各灸3壮;针刺左右两旁夹脊穴的留针时间每隔10 min行针1次,以得气为准。1次/d,3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3 d。

1.4.2.2中药熏洗 制川乌15 g,制草乌15 g,川芎15 g,羌活20 g,独活20 g,红花20 g,桃仁20 g,归尾15 g,赤芍15 g,威灵仙20 g,黑老虎20 g,细辛7 g,鸡血藤15 g,牛膝20 g,伸筋草10 g,桑寄生20 g,苏木20 g,乳香15 g,没药15 g,续断片15 g。用纱布包着所有的中药煮水,大火水开,小火再煮20 min。然后再把煮好的中药水倒入型号XJZD-H3的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中,开动机器,熏蒸仪的喷头对着疼痛的部位,距离20 cm,进行中药熏洗治疗,2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

1.5疗效观察 参照《实用颈腰背痛学》[2]拟定。痊愈:症状消失,腰部活动正常,腰肌痉挛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腰肌痉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恢复恢复工作。有效:有轻度腰腿痛,直腿抬高试验可疑阳性,恢复部分正常工作。无效:经治2个疗程无明显好转。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两组疗效比较,采用有序变量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祖国医学“腰痛”、“痹症”范畴。病因多为外伤或腰部感受风寒湿邪,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致,并与肾虚经脉失养相关。如《证治准绳·腰痛》云:“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

西医认为患者由于外伤及腰椎间盘的变性退化,从而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而压迫神经根,髓核流出的蛋白质和糖蛋白以及组织胺对无神经束膜化学屏障的神经根产生強烈刺激,因而产生化学性神经根炎,导致神经根充血、水肿、炎症、影响了局部组织的微循环,故引起剧烈神经痛。所以西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主要有机械受压学说、化学性神经根学说、椎间盘自身免疫学说[3]。

以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刺治疗,重视循经与局部取穴结合,而单纯在腰部取穴治疗的报道甚少。

齐刺者,最先见于《灵枢·宫针》篇:“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即在病变部位正中先刺一针,再于两旁各刺一针,三针齐用,故名齐刺。主要用于治疗病变范围较小而部位较深的痹痛等症。笔者运用齐刺腰椎棘突下压痛点及两旁夹脊穴,采用的是“以痛为腧”原理的治法,经脉“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内可以应于外,外可以应于内。所以棘突下的压痛点是病症的反射部位。直接齐刺痛点,加上本法取穴少,直达病所,疗效好,容易被患者接受。《内经》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条点燃后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作用,通过针传导到穴位,不断透达到深部病所,以此达到温补气血、扶正祛邪、活血逐痹的治疗目的,重用艾灸,弥补了常规艾条热力及药效不足的缺点,加强了温经活血、消炎止痛的作用。齐刺与重灸的协同作用,可达温通经脉、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的目的,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的水肿,加快突出髓核的吸收,从而使症状改善。

再佐以中药熏洗,方中中药制川乌、制草乌有祛风除湿之效;川芎、归尾、桃仁、红花、赤芍、没药、均为活血化瘀之品,方中川芎温通血脉,辛香行气,既能活血祛瘀以调经,又能行气开郁以止痛;当归、桃仁兼有润肠通便之功,可预防该病卧床导致的便秘;没药活血兼有止痛之功;羌活、独活宣痹止痛;牛膝引血下行;威灵仙通经活络;鸡血藤养血补血;伸筋草舒筋活络;桑寄生滋补肝肾,强腰肌;乳香、续断片、黑老虎加强活血祛瘀之功效;诸药合用,使药达病所,最大限度地发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壮腰健肾、止痛消肿之功效。再加上通过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的高温加热,使药物离子更容易被吸收,疗效快而且效果明显。齐刺重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对重癥患者尤为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6.

[2]邵宣,许竞斌.实用颈腰背痛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312.

[2]邓君林.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5:72-161.

编辑/翟辰万

猜你喜欢

直腿熏洗腰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直腿坐强腰肾
直腿抬高试验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