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临床研究

2017-02-23王凯华梁秀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通腑清肺症候

江 颖,王凯华,方 兴,梁秀琳,冯 原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临床研究

江 颖,王凯华,方 兴,梁秀琳,冯 原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通腑汤防治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预防组加用清肺化痰通腑汤治疗。结果:肺部感染发生率预防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预防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及ESR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高(P<0.05);治疗后预防组指标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及并发症效果较好,并可改善预后。

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清肺化痰通腑方

脑卒中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急性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1]。研究表明,患者病情反复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卒中导致的并发症[2]。脑卒中并发症较多,其中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急性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我院用清肺化痰通腑方联合西医防治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0~80岁,平均(65.3±2.5)岁;高血压病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例,2型糖尿病10例;中医证候积分(25.3±8.11)分。预防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5~80岁,平均(66.3±2.5)岁;高血压19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10例;中医证候积分(25.53±7.05)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经过CT或者MRI检查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卒中急性期的诊断标准[4]。入院前无肺部感染,均为首发病例;入院前NIHSS评分大于等于3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肺部感染符合《医院获得性肺部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有关标准。中医辨证属于痰热腑实证。

排除标准:入院已经发生肺部感染且应服用过抗感染药物,原有肺气肿疾病合并有脑卒中,患有严重心肾功能不全以及其他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如吸氧、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和血糖等,防止并发症处理,卧床患者定期翻身,给予吸痰处理等。

预防组加用清肺化痰通腑方。药用桑白皮15g,黄芩10g,鱼腥草15g,川贝母15g,瓜蒌皮15g,苏子15g,法半夏10g,杏仁10g,瓜蒌6g,茯苓20g,大黄(酒制)6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意识障碍者给予鼻饲喂养。连续治疗1周。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1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中医症候评分,监测患者相关炎症指标如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C反应蛋白(CRP),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4 疗效标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医证候评分参照《中风病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标准》中的评分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0.001±0.000 0.035±0.018 0.001±0.001 0.036±0.014组别 n 时间 CRP(mg/L) ESR(mm/h)PCT(ng/mL)预防组40对照组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5.49±1.33 13.33±9.28*△5.18±1.39 22.28±10.74*6.1±0.01 31.26±14.56*△6.23±0.28 58.74±17.45*

6 讨 论

脑卒中合并肺部肺感染属中医“中风”、“咳嗽”范畴,是由于阴阳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5]。《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发病机制为“血逆于上”。逆乱生风、火、痰等,痰浊痹阻血瘀到达脑部的脉络,进而引发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以致猝然昏倒,病情变化较为复杂且迅速[6]。肺部感染主要由于气机逆乱,浊瘀阻,腑气不通,痰热壅肺所致。治疗当以清肺化痰通腑为主,预防肺部的感染和疾病的复发。

中医认为肺脏主呼吸,大肠主津,两者相互传导,相互依存。肠腑壅实,腑气不利,阳明浊气上犯于肺,进而引发咳嗽、呼吸困难等。肺脏与大肠相表里。有学者认为,胃肠道黏膜和呼吸道黏膜都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分泌型的IgA是实现各处黏膜共同联系的基础,可以互相转变。肺和大肠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肺部虽然远离大肠,但是两者通过卫气营血联系[7]。刘伟胜等[8]观察发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肺功能好坏与胃肠道的功能密切相关。在脑卒中的治疗中用化痰通腑的方式并取得较好效果。高萍[9]针对痰热腑实证脑梗死用自拟通腑方治疗,总有效率93.33%。说明了清热化痰通腑的方式治疗脑卒中具有很好的效果。清肺化痰通腑方主要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由于气血不畅,造成淤血、痰浊,进而阻碍肠道。腑实热结则造成肺部受到影响,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黄芩、瓜蒌以及杏仁都为清热药,可以治疗火热病症。自拟清肺化痰通腑汤方中桑白皮、黄芩为主药,有清泻肺热的功效;辅以鱼腥草、瓜蒌子、川贝母清热化痰,大黄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既能化解肠胃内的积热,又能使上炎之火下泻;佐以紫苏子、苦杏仁、半夏,紫苏子具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之效,苦杏仁还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功效,半夏还有化痰降气平喘的功效;茯苓健脾渗湿。诸药合用,共奏清肺化痰、降气、平喘、通便之效。研究结果证实,预防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防组的中医症候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治疗后各炎症指标也具有一定的改善。

综上所述,清肺化痰通腑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痰蒙清窍证脑卒中急性期能够显著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

[1] 张颖冬,李雪萍,林强,等.脑卒中急性期规范化康复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0):941-944.

[2] 谭诚,彭文宏,胡明秋,等.青年脑卒中急性期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3,34(6):912-915.

[3] 李元朋,许坚.脑卒中急性期运动疗法的体会[J].中国医师杂志,2015,23(z2):108-109.

[4] 郎奕,邹忆怀.星蒌承气汤加减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的系统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25(11):1299-1305.

[5] 郭葵兴.细节护理在脑卒中急性期动态血压监测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3(7):59-60.

[6] 邹素华,吴小青,郑秋霞,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防治脑卒中急性期并发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1081-1082.

[7] 周东浩,张蕾,周爱明.肺与大肠相表里今释[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8):567.

[8] 冯维斌,刘伟胜.通里攻下法在肺心病急性呼吸衰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1998,7(4):180.

[9] 高萍.化痰通腑方治疗痰热腑实型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08,23(4):21.

R563.19

B

1004-2814(2017)01-0052-02

2016-08-29

冯 原

猜你喜欢

通腑清肺症候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思考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清肺排毒汤为什么要配大米汤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冬清肺火用橄榄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
通腑法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