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2017-02-23华文山
华文山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在职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2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华文山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在职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治疗组同时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50%、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EV1%预计值、FEV1/FVC%等肺通气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ECOPD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我院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患者。男47例,女33例;年龄48~75岁,平均(61.57±6.54)岁;病程10~20年,平均(15±3)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中AECOPD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证型为痰热郁肺型,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组织功能异常的严重原发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既往有所用中、西药过敏史和精神病史及沟通障碍。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综合治疗。先予以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入院后同时采集痰标本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待药敏试验结果再予以适当调整抗生素。
治疗组加服加味麻杏石甘汤。炙麻黄5g,杏仁10g,石膏20g,黄芩12g,射干12g,桔梗12g,紫菀12g,款冬花12g,海浮石30g,葶苈子30g(包),前胡10g,枇杷叶20g。痰液黏稠不易咯吐加金荞麦、鱼腥草、瓜蒌皮、浙贝母,痰热壅肺、胸满喘逆、腑气不通、大便秘结加芒硝、大黄,后期口干舌燥、痰热津伤加天花粉、芦根、知母、麦冬、南沙参。水煎服,1日1剂,1日2次。
两组均用药14天后统计疗效。
3 观察指标
呼吸功能指标的测定用大型肺功能仪检测FEV1%及FEV1/FVC%,检测前均停用气管扩张剂,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痊愈:痰多、咳嗽、气喘等症状消失,体征复常,痰涂片检查及血清炎性因子检查均提示正常。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体征稳定,胸部干湿啰音明显减少,痰涂片检查及血清炎性因子检查近正常值。有效:病情有所改善。无效:病情无好转或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
表2 两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FEV1%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0 52.66±6.96 63.77±5.59*△54.69±5.66 64.80±6.52*△对照组 40 53.15±5.26 58.39±6.26*55.56±4.37 60.29±5.18*
6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中医“肺胀”范畴。多因外感风寒,寒邪易郁而化热,灼津成痰,合并痰热郁肺,以及肺气郁闭,肺气失宣。治疗多清肺热,平气喘。麻杏石甘汤中石膏清肺胃火,麻黄宣肺平喘,杏仁降肺气,黄芩清泄肺热,射干平喘、消痰涎,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款冬花消痰下气、润肺止咳,海浮石清肺化痰,葶苈子泻肺平喘,前胡宣散肺热、降气祛痰,枇杷叶润肺下气。诸药合用,可发挥清肺热、消痰平喘功效。研究证实,血清中性粒细胞在COPD的发生与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免疫调节细胞可促使炎性因子大量释放,加重肺组织的损坏程度[3]。而加味麻杏石甘汤可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促进组织的逐步修复。FEV1%和FEV1/FVC%显著升高。而FEV1/ FVC%、FEV1%是判断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多被临床用于评估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阻情况和气流受阻严重程度。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AECOPD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1]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J].中医杂志,2012,53(1):80-8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何成诗,黄青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48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0,42(4):31-32.
R563.9
B
1004-2814(2017)01-0041-01
2016-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