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海洋战略促进海事业安全发展
2017-02-23刘颖
本刊记者 刘颖
服务海洋战略促进海事业安全发展
本刊记者 刘颖
我国海事业应积极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革新,研究和制造更安全、更智能、更经济的专业设备。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背景下,海事业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我国海洋战略、促进海事业安全发展? 2016年12月15—16日,在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牵头举办的“第三届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论坛”上,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中国已成海事业区域合作领导者
“海洋是人类从孤立对峙走向包容合作的起点,也是人类现代社会贸易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支点。”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委员,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理事长宋家慧表示,近年来,国际局势动荡及全球经济下行对海洋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与此同时,我国综合国力稳定提升,体现出强大的区域经济向心力。更重要的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南亚、东亚、东盟等区域国家与我国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可以说,我国过去十余年的海洋战略已初见成效。随着多个“蓝色经济空间”相关的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先后提出,我国在世界海事业中的角色,已从“区域经济的竞争者、国际合作的追随者”逐渐蜕变为“区域合作的领导者、国际经济的重要一极”。
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委员,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理事长宋家慧认为,在上述背景下,从战略层面来看,经略海洋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大潮滚滚向前的必然方向;从行业层面来看,这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为此,他建议我国海事业积极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革新,研究和制造更安全、更智能、更经济的专业设备,以拓展海洋建设的活动范围与工作能力。与此同时,我国海事业还需把握海洋能源革命的脉搏,总揽技术、装备、市场、人才等多方面要素,在海洋新能源市场趋稳、格局未定的时期,把握时机、迎接挑战、创造机遇。此外,海事业还需强化合作创新,推进相关行业整合优势、跨界合作,从高层设计、业务实践等多个层面,为行业提供创新发展的蓬勃动力。
发展深海装备技术时不我待
“深化海洋科学研究、开发深海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及维护海洋权益是本世纪世界海洋强国与临海国家海洋战略的主要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第 七〇二 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有生指出,在这一背景下,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本世纪,海洋装备技术必将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为此,我国海事业必须花大力气提升深海装备技术水平。
中国船企研制的海工装备
海洋资源开发亟需深海装备
“进入、探测、开发深海的能力决定着一个大国未来的前途与命运。”吴有生院士表示,海洋里的矿物、生物资源是陆地的1000倍,地球上85%的物种生活在海洋中。因此,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海洋可谓地球上最现实、最有潜力的战略空间。由于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达3800米,90%面积的水深超过1000米,一个国家深海装备技术水平可谓决定着其对海洋资源开发的能力。然而,当前我国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海洋国土综合开发与建设的规模及能力尚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此外,当前海洋油气开发正不断向深海域延伸,油气生产系统也呈从水面向海底转移的发展趋势。为此,我国海事业应在前沿深海装备技术领域有较快的发展,大幅度提高深海观察能力;大力开发深海作业装备,使深海作业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深海装备对维护海洋权益意义重大
发展深海装备技术对维护海洋权益、提高海洋安全防御能力至关重要。吴有生院士介绍,深海进入与存在、海洋空间感知与探测、海洋信息传输、深海作业与施工等技术具有军民共用特性。因此,深海装备技术对维护海洋权益,提高水下预警、安全防御、海域控制及以深制海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方面,美国数十年来加紧水下战场建设,布设海底无人军事装置、监测与探测系统,构建军用水下网络,水下装置已成美日等国制约我海军的重要手段。目前,美国正研制“海底GPS导航系统”(波塞冬项目),形成海底“星座”,为无人潜器与潜艇导航并交换信息,以改变将来海战的面貌。
吴有生院士分析,当前我国科学探测与资源开发、深海安全保障方面的最大瓶颈是,不具备长时间、大范围实施深海资源与环境探测,大容量、高负荷进行深海开发与工程作业两大能力。
海上风电设备的安装
应大力发展深海装备前沿技术
我国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与经济强国,就必须由陆下海,积极提升“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能力。吴有生院士认为,为此,对2030年前的海洋环境、海洋科学、海洋经济与海洋安全态势有重大影响的深海装备前沿技术,我国海事业应取得突破。
吴有生院士分析,在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方面,前沿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深海油气勘探钻井平台与工程船自主设计与建造,如单柱式平台、张力腿平台及第六代半潜钻井平台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深海钻井船设计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装备的开发与产业化。二是深海油气水下生产系统关键设备技术,如3000米 SUBSEA深海水下生产系统,深海水下生产系统关键设备,对流量及生产进行精确优化控制的全电驱动的水下生产系统 (All Electric Subsea Technology),水下生产系统油气泄漏控制装置与应急系统等。三是海洋平台绿色配套设备的设计研制与产业化技术,如动力、机械、化工、液流、电控、动力定位等关键设备。四是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与产业化技术。五是海底钻探能源供应(电站)系统等技术。
在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前沿技术主要包括:深海多金属结核矿区勘查、采集、输送、集运技术与装备,深海富钴结壳矿区勘查、采集技术与装备,深海热液硫化物矿区勘查、采集技术与装备等。
在深海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方面,前沿技术主要有:深海热液烟囱极端环境下微生物资源采集与开发技术,深海冷泉生物群落资源采集与开发技术,深海生物基因医药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等。
在深海运载装备方面,无人运载平台的发展趋势是谱系化和产业化趋势,以及在深海环境中的远距通信、目标识别、实时决策、作业操作、事故处理等。就载人运载平台而言,小型装备的发展方向是挑战和探索全海深,拓展科学认识范围;大型装备的发展方向是在深海空间创造前所未有的工作环境,使其具备人员进入深海,实施长时间、大功率的作业能力。
在深海无人潜航器方面,前沿共性技术主要有:深海声学通信、定位及探测技术,适应复杂海洋环境的自主导航、控制技术,高能量密度电池及新能源技术,深海观测/探测的物理、化学、生物传感器和系统技术,潜水器载体的优化设计技术,复杂海域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技术等。
海上风电发展机遇巨大
推进海洋战略与海洋能源革命息息相关。其中,在海上风电领域,我国目前已是全球第四大海上风电国。对此,中交三航(上海)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建阳表示,近年来,我国积极发展海上风电,这一行业可谓前景光明。若能够突破若干瓶颈,海上风电行业就有望取得更快发展。
海上风电实现快速发展
黄建阳分析,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不占土地、可大规模开发、发电量高且稳定、电力可消纳、沙尘少且粉尘零排放等优点。此外,我国海岸线长,冬、春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夏、秋受热带气旋影响,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0至5米潮间带及潮下带,我国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在5至25米水深、50米高度,我国风能开发潜力约为2亿千瓦;在5至50米水深、70米高度,我国风能开发潜力约为5亿千瓦。
为此,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项目。2009年1月,我国启动海上风电规划工作。2014年8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计划开展44个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逾1000万千瓦。2016年11月,国家能源局《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在这一背景下,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建设12个海上风电试验项目,总装机容量10.96万千瓦,共48台;至2015年底,以海上风电1.5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计算,我国海上风电试验项目12个,投资运营9个,累计装机容量约75.3万千瓦,占技术可开发量0.45%;2016年,我国新投资运营海上风电5个,在建风场10个。
在装备制造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可以生产制造5兆瓦和6兆瓦等大容量风电机组,多家企业已有海上风电安装业绩。
不仅如此,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国家能源局已出台《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已发布能源行业标准15项、正加紧制定能源行业标准17项,涵盖海上风电规划、预可研、可研、风能资源测量、海洋水文观测、地质勘察、施工组织设计、钢结构防腐、概算定额、概算编制规定、变流器等标准体系正逐浙完善。
多举措突破发展瓶颈
实际讲课中画板中绘制矩形方盒图形可以快速绘制并形象地讲解C#面向对象程序三大特点之一的封装概念。矩形带盖方盒图形描述分为立体矩形带盖盒及平面矩形带盖盒两种,这种带盖盒外形即形象地表现了花括号{}的图形样子,又代表了盖子能开启盒子的封装含义,同时盒子的空“肚子”表现了所装的内容。见图1。
黄建阳认为,当前,尽管我国在海上风电领域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审批环节多,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成本高昂,定价机制不完善,开发运营风险较大,配套设施建设不健全等发展瓶颈。
为此,他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打破海上风电发展瓶颈。一是政府部门应加大管控协调力度。目前海上风电建设涉及部门多,只有得到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才能使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可控有序进展。
二是行业应严控质量,实现有序开发。黄建阳介绍,海上风电项目建成后,盐雾腐蚀、台风袭击、船舶或飘流物撞击、海水反复结冰与解冻等,都会对风机基础设施造成损坏。在对其进行日常维护时,由于环境恶劣、交通困难,必须动用大型维护船,维护成本高。因此,只有严控质量关,有序开发,稳步推进,才能降低运维成本,使风电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市场准入制度还需进一步规范。目前,海上风电行业还存在准入门槛低、资质和能力不匹配的现象。为此,有关部门应充分考虑海上风机建设单位的装备能力、技术能力和外海建设经验,规范市场准入制,确保行业实现竞争有序、健康发展。为此,我国应培育出完善的和有竞争力的海上风电产业体系,包括设备制造、施工安装、标准规范等多个方面。
四是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面临建设难度大、发展经验不足、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政府、开发商、施工方、设备制造商等各方需积极配合,共同推动我国海上风电业发展。
谈及海上风电的发展障碍,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张海亚则建议,我国海事业应掌握风电整机系统集成及零部件匹配技术,把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发展方向,打破全流程技术瓶颈,从而带动行业进步。★
链接
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于2008年6月2日注册成立,系国家一级社团组织,是由潜水、打捞、救助企事业单位,水下施工、海洋工程服务企事业单位,潜水医学保障机构,装备装具制造商、供应商,科研机构及院校、潜水培训中心以及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
经民政部批准,目前协会已成立了烟台、武汉、上海驻外办事处及11个依托相关会员单位的专业委员会。未来,协会还将根据发展和工作需要, 加快筹组其他6个专业委员会和3个办事处,力争实现区域管理、业务领域的全面覆盖。
协会2010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AAA中国社团组织评估等级证书,2012年成为国际海上救助联合会(ISU)和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IMRF) 的附属会员,并与美国国际潜水承包商协会(ADCI)、英国海洋承包商协会(IMCA)及港澳台地区相关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和友好合作关系。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在长江大马洲水道突遇龙卷风顷刻翻沉,454名旅客和船员陷入绝境,举国瞩目的搜救行动迅速展开。芜湖扬子航道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江航道救捞局、上海打捞局等协会会员单位全力以赴参与人命救援行动,并为后续搜救打捞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统计,协会参加搜救打捞的会员单位共18家,出动潜水员100人, 打捞工程人员51人,大型浮吊船3艘,搜寻遇难者遗体22具,参与救 援生还者2人;为此,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做出批示,认为协会会员单位在这次救援行动中表现突出,协调有力,应予表彰。
今年9月15日,一艘位于厦门的4万多吨大型集装箱船“港泰台州”号受17级超强台风影响,高位搁浅于台湾金门古岗岸际,船体多处破洞,且16日开始漏油。我会对两岸合作救助“港泰台州”高度重视,及时与中华搜救协会秘书长沟通与协商,尽快对该轮实施救助,以保证金门及海峡水域的安全和环境不受污染。同时,还通过海峡专委会的渠道协调台湾海难救护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引航协会以及台湾航港局、福建海事局、厦门海事局、厦门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等两岸主管机关。最终达成由大陆派遣优秀救助单位执行救助任务,台湾方面给予特殊通道,简化进出港手续,确保施救船舶、设备、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的共识。协会就此救助活动组织召开了专家技术研讨和技术论证,制定最科学、最优化的组织与技术方案。并邀请有关专家亲临现场,确保所有措施落实到位。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临危受命,经过30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成功脱浅“港泰台州”轮。
为了满足行业会员对科学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需求,本着“服务国家、服务行业、服务会员”的原则,协会组建了专家委员会,汇集行业中各专业领域专家为行业会员提供专业技术咨询、项目论证、审核等服务。专家委员会共计84人,分为顾问组、潜水与职业健康组、打捞与水下工程组、法规与标准组4个组别;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原国务院参事1人、政府特贴高级工程师1人、正高职20人、副高职44人、外籍专家10人及其他专业人员6人。这批专家广泛地服务在我会及会员相关论证、审核、评价等工作当中,特别是今年10月对“港泰台州”轮打捞方案组织了大量的论证工作,为协会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为履行潜水打捞资格资质自律管理职能,协会出台并修订多部自律性管理办法和规则。2014年12月,协会首次出版发行了《潜水与水下作业通用规则》,并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团体标准试点工作进行推广; 2016年1月颁布实施了《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打捞能力与信用评估自律管理办法》《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潜水服务能力与信用评估自律管理办法》《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潜水自律管理办法》和《中国潜水打捞行业职业道德准则》;在行业保障上,首次牵头推动了我国潜水员职业健康安全险这一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
自2014年起,协会联手美国国际潜水打捞承包商协会(ADCI)、英国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IMCA),连续3年分别于大连、厦门、杭州举办“中国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论坛”,邀请知名业内专家,为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献计献策。2017年11月3日至5日,第四界论坛将在厦门举办。
2016年11月30日,协会与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中国海商法协会、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中国船东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6家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首次SCR业务研讨会,对建立中国SCR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2016年12月17—18日,协会海峡水下工程技术交流合作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海上建设发展民间合作研讨会在福建平潭召开,来自协会、台湾中华搜救协会、福建海事技术协会、平潭综合实验区、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聚一堂,为海峡两岸的海洋事业出谋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