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惩罚,但要让孩子看到希望

2017-02-23范丰梅

家长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宇表弟惩罚

□范丰梅

惩罚,但要让孩子看到希望

□范丰梅

孩子犯错应该接受惩罚,但惩罚过后呢?你要让孩子看到改正错误后的希望。

当孩子犯错时,一味苦口婆心说教有时是没有用的,孩子过耳即忘,以后还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这时,就需要家长“狠心”一点,对孩子采取惩罚教育。适当的惩罚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能让孩子把犯错的概率降到最低,进而改正错误。但是,如果惩罚教育运用不当,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不信?请看发生在我身边的三个案例:

案例一:小明因为月考成绩不好,妈妈生气把电脑网线拔了,电视天线撤了,周六、日也不允许小明和同学出去打球了,小明天天放学后就一个任务——学习。可是,期中考试时,小明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比月考还下降了。

案例二:小宇很聪明,上小学六年级了,成绩稳居班里前三名。小宇小姨家的表弟上四年级,成绩很一般,妈妈就想让小宇周六、日辅导一下表弟的学习。小宇表面上听从妈妈的安排,但对待表弟很不耐烦,还总笑话表弟笨。妈妈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小宇,还把小宇最喜欢的成语接龙、速算等智力小游戏给停了。结果,小宇见了表弟就躲,更别提帮助他学习了。

案例三:小红是英语课代表,成绩不错但很粗心。有一次英语作业漏写了一部分,听写单词又错了五个,老师一生气把小红的妈妈请来谈话。老师的“约见”让妈妈很生气,她支持老师撤了小红的课代表职务以示惩罚,回家又把小红狠批了一顿,还说小红的行为丢了自己的脸。小红感到很委屈,从此一蹶不振,英语成绩也下滑了。

分析以上三个案例不难看出,三位家长在孩子犯错时,都采用了惩罚教育,孩子犯错应该接受惩罚,但惩罚过后呢?你要让孩子看到改正错误后的希望。正是因为孩子看不到希望,才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继续犯同样错误的,甚至和父母对抗。

所以,家长在运用惩罚教育时,一定要注意让孩子看到改正错误后的希望,孩子看到了希望,才会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

案例一中,妈妈可以不让小明玩电脑、看电视、打球,但同时要给小明指出努力的方向,比如给小明提几个能按时完成作业、单元小考前进几个名次等小目标,只要小明能达到这些小目标,就可以取消对他的惩戒。小明有了具体努力的小目标,又有恢复“特权”的诱惑,自然会主动学习的。

案例二中,妈妈用停掉小宇最喜欢的小游戏做惩罚的同时,要给小宇指明改正错误的方向,只要小宇能诚恳地向表弟道歉,并耐心辅导表弟的功课,一周或两周后就可以恢复小宇玩游戏的权利。小宇有了这个动力,自然会配合妈妈改变对表弟的态度的。

案例三中,妈妈可以支持老师撤了小红的课代表职务,但同时要请求老师给小红一些希望,比如近期内如果听写单词不出错、按时完成作业或小考考前几名等,这些做到了,就可以恢复小红的课代表。有“恢复课代表”这么大的一个馅饼诱惑着呢,小红能不努力吗?

家长朋友们记住了吗?任何惩罚都是孩子不愿意接受的,当你运用惩罚教育时,一定记着要让孩子看到改正错误后的曙光,让孩子获得勇于接受惩罚、积极改正错误行为的动力。只要孩子达到了你所期望的改变,就要用你的肯定和鼓励来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孩子也会在不断转变中成长进步的。

(责编 陈喆)

猜你喜欢

小宇表弟惩罚
我的“唐僧”表弟
神的惩罚
趣味成语故事
Jokes笑话
表弟斌斌
趣味成语故事
一包花生
猜猜我是谁
惩罚
淘气的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