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背光乐伎研究

2017-02-23

关键词:龙门石窟箜篌腰鼓

吴 璇

(洛阳理工学院 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背光乐伎研究

吴 璇

(洛阳理工学院 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背光乐伎,包含有腰鼓、横笛、箜篌、阮、排箫、筚篥、笙、琵琶8件乐器。这些乐器既有中原传统乐器,也有西域外来乐器,它们同时出现在卢舍那佛背光中,反映了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这组乐队是以吹奏乐器为主的吹、弹、打三类乐器的组合,蕴含了佛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是唐代美学观的生动体现。

龙门石窟;背光乐伎;乐器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造像中规模最宏大、最具特色、艺术水平最高的一处,大佛背光分内外两层,内层为火焰纹,外层为二次连方排列的十六身乐舞伎浮雕,这些乐伎处在卢舍那大佛的背光位置,所以被称为“背光乐伎”。

这些乐伎呈左右对称的形式分布,左右各8人,由于多年的风化,如今保存完整的有11身。左侧自上而下第1人跳舞,第2人击腰鼓,第3人吹横笛,第4人弹箜篌,第5人弹阮,第6人吹排箫,第7人不辨,第8人吹筚篥;右侧自上而下第1人跳舞,第2人吹笙,第3人不辨,第4人弹琵琶,第5人吹排箫,第6人吹笛,第7人不辨,第8人吹笙。她们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

一、卢舍那大佛背光乐器分析

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背光一共出现了腰鼓、横笛、箜篌、阮、排箫、筚篥、笙和琵琶等8件乐器。

1.腰鼓。龙门石窟现存音乐图像中出现的腰鼓共有16件,可分为两个种类:细腰鼓、腰鼓。卢舍那大佛背光出现的鼓是腰鼓,这与龙门石窟同一时期的陀罗尼经幢中出现的鼓的形状是一样的,但区别在于:经幢中出现的鼓是坐部伎盘腿而坐演奏,背光乐伎是将鼓挂于胸前进行演奏。从龙门石窟北魏宾阳中洞出现的细腰鼓,到唐代最具代表的卢舍那大佛背光出现的腰鼓,从一个侧面说明腰鼓这一乐器在北魏至隋唐时期的演变情况。

2.横笛。《通典》中记载:“丘仲造笛,长尺四寸,七孔,武帝时人。”[1]3683横笛在现存龙门石窟音乐图像中共有12件,分布于北魏古阳洞、宾阳中洞、皇甫公窟、弥勒龛和唐代的宾阳北洞、万佛洞、奉先寺、八作寺洞等。横笛在龙门石窟中从北魏到唐代的多次出现,反映了这一乐器在当时的普及程度。

3.箜篌。龙门石窟现存音乐图像中出现的箜篌属于竖箜篌。《通典》中对竖箜篌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1]3680卢舍那大佛背光乐伎出现的箜篌,比《通典》里描述的要小很多。演奏者将箜篌置于左胸前,一条腿盘地,一条腿伸出,侧身右手演奏。龙门石窟现存音乐图像中共有箜篌4件,分别位于弥勒洞北二洞窟顶藻井、万佛洞北壁壁脚、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正壁背光和极南洞西壁壸门。

4.阮。阮又称“汉琵琶”,魏晋时称为“阮咸”。《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中记载:“阮咸,亦秦琵琶也,而过于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太后时,蜀人蒯朗于古墓中得之,晋《竹林七贤图》阮咸所弹与此类,因谓之阮咸。”[2]913从文献记录中可知,阮为我国传统乐器,因为阮咸的缘故,后人将此乐器称作阮咸。卢舍那大佛背光乐伎将阮倒置于胸前,直柄朝下,圆盘向上,右手弹奏于圆盘末端。阮这一弹拨乐器在现存龙门石窟音乐图像中共有4件,分别位于古阳洞、宾阳三洞、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正壁背光和莲花洞南壁龛楣处。

5.排箫。排箫为中国传统多管乐器。许之衡的《中国音乐小史》引《通礼义纂》云:“伏羲作箫,十六管。”[3]《隋书》也有记载:“竹之属三:一曰箫,十六管,长二尺。”[4]236排箫在现存龙门石窟音乐图像中共有19件,分别位于古阳洞、宾阳三洞、奉先寺、极南洞和八作司洞等处。

6.筚篥。筚篥又名“毕栗”。《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记载:“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其声悲。亦云:胡人吹之以惊中国马云。”[2]911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觱篥者,本龟兹国乐也,亦曰悲篥,有类于胡笳。”[5]可见筚篥是由西域传入的外来乐器。龙门石窟现存音乐图像的筚篥有6件,分布于古阳洞慧成龛楣、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正壁背光、龙华寺窟顶藻井和极南洞西壁龛等处。从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筚篥在北魏时期已经开始流行,到唐代则大量流行。

7.笙。笙是我国传统吹奏乐器之一,也是雅乐中的重要乐器。《隋书》中记载有:“其雅乐鼓吹,多依开皇之故。”“匏之属二,一曰笙,二曰竽,并女娲之所作也。”[4]236在龙门石窟现存音乐图像中,笙有14件,分别位于宾阳中洞窟顶藻井、宾阳南洞窟顶藻井、宾阳北洞窟顶藻井、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正壁背光、弥勒龛正壁背光和药方洞窟顶藻井等处。宾阳中洞出现的笙和奉先寺卢舍那大佛背光出现的笙从乐器形状到演奏姿态大体相似。由此可以看出笙从北魏到唐代形制变化不大。

8.琵琶。琵琶也称“批把”,属于外来乐器,从西域传入。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记载:“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6]龙门石窟现存音乐图像中共出现两种琵琶共计12件,一种为四弦琵琶,一种为五弦琵琶,分布在奉先寺正壁背光、皇甫公窟窟顶藻井、擂鼓台中洞窟顶藻井和宾阳北洞窟顶藻井等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正壁背光出现的琵琶是四弦曲颈琵琶,乐伎抱于胸前,横拨演奏和龙门唐代经幢出现的琵琶从乐器形状到演奏姿态大体相似。由此可以看出,唐代盛极一时的是四弦曲颈琵琶。据有关文献记载,五弦琵琶虽然极为流行,但在龙门石窟壁画中却绝迹了[7]。

二、卢舍那大佛背光乐队分析

卢舍那大佛背光音乐图像的8件乐器构成了一个小型的民乐队。民族乐器组合是我国音乐的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武帝以前,民乐队乐器主要是古代传统乐器,随着与西域文化的沟通融合,以及佛教在中原的传播,民乐队乐器也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很多西域乐器和佛教法器也在唐朝石窟中出现可以证明这一点。

1.乐队乐器构成组合分析。这组民乐队能辨认出的8种乐器可分为3大类,其中吹奏乐器4件:笙、排箫、横笛、筚篥;弹拨乐器3件:琵琶、阮、箜篌;打击乐器1件:腰鼓。吹奏乐器数量较多,打击乐器较少,所以整个乐队是以吹奏乐为主、弹拨乐为辅、打击乐为点缀的3种民乐器的组合。

2.乐队乐器地域类型分析。此民乐队乐器按地域因素划分,横笛、阮、排箫、笙是中原传统乐器,腰鼓、箜篌、筚篥、琵琶是西域外来乐器,中原乐器与西域乐器在数量上相等。两类乐器同时出现在卢舍那大佛背光乐队中,反映了当时各民族音乐艺术的融合,它们共同推动着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

三、卢舍那大佛背光乐伎主要特点

根据对图像资料统计与文献资料整理,卢舍那大佛背光乐伎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以吹奏乐器为主的吹、弹、打三类乐器的组合。这组背光乐伎目前能辨认的乐器虽然只有8种,却包含了吹奏、弹拨和打击三类乐器。其中,吹奏乐器数量最多,排箫和笛都是以吹奏主旋律见长。弹拨乐器中琵琶和阮咸既可以演奏旋律又可以弹奏和声,箜篌善奏和声。打击乐器仅有一件腰鼓,起着敲击节奏的作用。乐伎在空中演奏,一手托鼓,一手拍打,使音乐更富有节奏感和舞蹈感,根据乐器的数量及种类,可以推测这组乐队音响柔和,有着徐缓悠扬之气,典雅清秀之韵。

2.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卢舍那大佛背光音乐图像出现的乐器既有中原传统乐器又有西域外来乐器,其中中原乐器4件,外来乐器4件,中外乐器的比重相等。而北魏时期的宾阳中洞音乐图像8件乐器中,中原乐器有6件,外来乐器仅有2件,中原乐器占主导地位。从隋朝到唐代音乐洞窟中中外乐器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外音乐文化出现了进一步交流和融合,西域音乐已完全融入中原音乐,并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唐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佛与音乐舞蹈的密切结合。在龙门石窟奉先寺中,卢舍那大佛是主体,处于整个洞窟的中心,雕刻在最显著的位置,音乐舞蹈图像则雕刻在背光处,起着烘托作用,共同营造着祥和快乐的西方净土气氛。如果把洞窟的音舞艺术元素去掉,只有佛而没有其他艺术手段予以补充配合,佛教艺术不可能达到如此感人的境界。佛教文化和音乐艺术通过音舞图像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共同构建了完整的佛教艺术。

4.唐代美学观的生动体现。卢舍那大佛背光乐伎从其整体来看是一个小型民乐队,从其乐队组合来看,渲染气氛的打击乐器用得很少,音响柔和静美,这既体现了佛教文化清静安宁、庄严肃穆的审美旨趣,也反映了唐代音乐求“静”求“精”的审美风尚。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背光乐伎所表现的音乐形式,呈现了当时佛教音乐文化的发展状况,反映了唐代中原和西域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弥补了史料记载的缺失与不足,是现存的非常珍贵的古代音乐图像资料。

[1][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后晋]刘昫.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M].许嘉璐,安平秋,曾枣庄,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

[3]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7.

[4][唐]魏征.隋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5]马春莲.视觉中的音乐——龙门石窟音乐图像资料的考察与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98.

[6][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EB/OL].中文百科在线.(2010-08-21)[2016-07-20]. http://www.zwbk.org/zh-cn/Lemma_Show/74671.aspx.

[7]李文生.龙门石窟音乐史资料[J].中原文物,1982(3):46-50.

Backlight Musicians of Rocana Buddha in Fengxian Temple, the Longmen

WU Xuan

(EducationScienceandMusicSchool,Luoyang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471023,China)

The backlight musicians in Fengxian Temple, the Longmen Grottoes includes 8 instruments: the waist drum, the fife, the Konghou, the Ruan, the panpipe, the Hichiriki, the Sheng and Chinese lute. These instruments cover both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and western exotic instruments. They emerge together in thebacklight background of the Rocana Buddha, reflects the progressed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ultiracial music culture.This group of band is mainly constituted of wind instruments, but also includes percussion and plucked instruments.This contains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ihism and music,vividly embodies 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in Tang Dynasty.

the Longmen Grottoes; the backlight musicians; musical instruments

10.15926/j.cnki.hkdsk.2017.02.002

2015-07-27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BYS021)

吴璇(1972— ),女,河南洛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音乐史研究。

J60-05

A

1672-3910(2017)02-0010-03

猜你喜欢

龙门石窟箜篌腰鼓
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
龙门石窟
箜篌城
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契丹(辽)箜篌在辽宁遗存的研究
初探中国四大石窟艺术
啊,腰鼓山
龙门石窟:打造智慧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