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乙己形象:近百年社会变迁的文化标本

2017-02-23高伟军

关键词:革命文学孔乙己主义

高伟军

(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部, 浙江 温州 325038)



孔乙己形象:近百年社会变迁的文化标本

高伟军

(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部, 浙江 温州 325038)

鲁迅小说《孔乙己》的发表是“孔乙己”现代命运的起点,中国古代士人心中“上大人,孔乙己”,突然变为一个衣衫褴褛的落魄读书人。孔乙己形象的转变,是时代思潮巨大转向的一个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在革命文学的视角下,孔乙己被塑造为一个阶级符号。改革开放以来,孔乙己形象得到重新诠释,它既在某种程度上回归了五四启蒙主义所塑造的形象,又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这一形象,与新时期的中国社会思潮构成互动关系。梳理《孔乙己》阅读史可以发现,孔乙己形象的变迁是近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文化缩影。

孔乙己;启蒙主义;反传统;革命文学

从唐朝以来,习字蒙书《上大人》即有言:“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1]这一文本的前半句颂扬孔子的教化之功,后半句勉励学生勤学上进。后来,基于尊孔避圣讳的原因,将“丘乙己”改为“孔乙己”,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传统孔乙己形象被颠覆,并被重新塑造,始于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小说发表后,孔乙己由教化三千弟子的圣人,突然变为一个衣衫褴褛的落魄读书人,这种转变标志着政治与社会思潮的巨大转向。由于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由于《孔乙己》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小说及其主人公孔乙己成为不断被人点评的读本。近百年的《孔乙己》阅读史,是孔乙己形象不断被重新诠释、重新塑造的历史。为什么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时期被呈现不同的形象?本文试通过梳理近百年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变化过程,探讨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而探讨这种变化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义。

一、孔乙己现代形象的初步建构

发端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提出“反孔教”“反文言”等主张,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开20世纪中国激进反传统主义之先河。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试图以思想文化的路径来解决中国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当代学者刘再复和林岗曾对这场思想文化运动做出如下评论:“五四运动的文化先驱者都以空前激烈的思想和情感攻击封建文化的人格代表孔子,并以一种彻底的逆向思维方法对他所代表的文化观念展开批判。”[2]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干将之一,小说《孔乙己》是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产物,它把批判矛头对准封建制度、封建文化以及中国的国民性问题。

鲁迅以其特有的行文风格,在小说的附记中对创作《孔乙己》及塑造孔乙己人物形象做出解释:“单在描写社会上的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深意。”[3](P438)读者纷纷依据自己的思想取向进行解读,据笔者所查阅到的资料统计,从1919年到1949年,关于《孔乙己》的评论文章多篇,分别发表与《大公报》《申报》《晨报》《时事新报》《国文杂志》(桂林)《文艺生活》(桂林)等报纸杂志上;成仿吾、孙伏园、冯炳文、许钦文、乌尤、叶圣陶等,先后撰文评论《孔乙己》。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本质上是作品二次意义生成的过程,读者基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判断对作品进行解读,这种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政治环境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因此,文学作品、读者、时代构成互动关系。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政治与思想史。

在启蒙主义的思想路径下,中国古代社会被定性为封建专制社会,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成为启蒙者批判的对象。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遭到全面批判,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历代大儒也遭到批判、矮化或丑化,尤其是孔子,在一些启蒙思想者的论著中,成为“文化专制”的代表。因此,在启蒙主义的思想路径下,对“孔乙己”形象进行贬损式诠释。乌尤先生曾这样描述他所理解的孔乙己:“孔乙己的特色,第一是满口之乎者也,第二是虚张要面子,第三,他辩论不过强有力的同道喝酒的人和掌柜,就到幼弱无能的学徒身上去出气,而且称能。”[4]在乌尤看来,孔乙己的表情、衣着是落魄的标志;孔乙己的语言、行为是迂腐、虚荣标志;孔乙己是没落社会下产生的一位不合时宜的边缘读书人。文学评论者辛勤指出孔乙己产生的文化和社会原因:“孔乙己过去的教养,以及八股枷锁,使他成为一个软瘫。生活鞭打他,正在激变的社会抛弃他,他就像坠落深渊的大石!”[5]孔乙己背负着特定的政治和文化象征的意义,成为启蒙主义者批判的对象。

二、革命文学视角下的孔乙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新的政治形态,也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学形态——革命文学开始主导并逐渐全面覆盖中国文学界。革命文学基于特定的文学观,有着一套特殊的文学创作和评论机制。因为鲁迅在中国现代左翼文学中的地位,所以在革命文学的作家谱系中,被推上“特殊”的地位。这一时期对孔乙己形象的诠释,遵循着革命文学所要求的既定评论机制而展开。

鲁迅的作品,被誉为对准旧社会的“匕首”和“投枪”,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着其他作家无法比拟的地位,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孔乙己迅速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由于教科书在塑造现代孔乙己形象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了解教科书和相关教学参考书对孔乙己形象的描述。1956年,《孔乙己》被编入人教版《初级中学课本文学》(第三册)。同年出版的人教版《初级中学课本文学第三册教学参考书》对该文的教学目标做出如下规定:“讲授这一课,目的在使学生认识封建文化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加深学生对封建制度的憎恨。”[6](P67)基于以上教学目标,该教参把孔乙己形象概括为“迂腐”“虚荣”“受欺凌”“好吃懒做”。1957年,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写的《初级中学课本文学第三册课堂教学参考书》对孔乙己形象做出如下概括:“善良、迂腐,好吃懒做的性格”,“受尽侮辱”,“悲惨的一生”。该教参进一步指出,通过对小说《孔乙己》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封建文化对于知识分子的毒害”[7](P1-8)。

1949年以后,出现了一大批评论《孔乙己》的文章,其中有代表性的如红生的《我们是怎样学习〈孔乙己〉的》、朱彤的《〈孔乙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许钦文的《“呐喊”分析·孔乙己》、胡冰的《略论〈孔乙己〉》、吴敏之的《鲁迅的〈孔乙己〉》等,他们对孔乙己形象的理解,反映了新时期的文学价值观。红生认为,孔乙己是一个科举落第,不会营生,又放不下读书人臭架子的人,为社会所抛弃是孔乙己的必然命运[8]。朱彤认为,孔乙己是封建文化的产物,他身上有着封建文化的腐朽因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受封建教育的毒害”[9](P91-93)。许钦文[10](P91-93)、胡冰[11](P47-49)、吴敏之[12](P105-107)等人所理解的孔乙己是一个封建社会的下层知识分子,深受封建文化的毒害而无法自拔。

从以上的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在革命文学的视角下,孔乙己所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文化和制度,是落后的、反动的,是必须受到批判的。孔乙己的形象已经被抽象、符号化为某种阶级、文化、制度的代表。当孔乙己被定性为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之后,意味着他的人生悲剧是注定的。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多年孔乙己形象的分析,可以发现,革命文学与启蒙主义之间存在思想上的继承关系。首先,二者共享核心价值观念。启蒙主义高扬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等口号,这些口号在很大程度上都被革命文学有条件地接受,并加以改造。其次,革命文学和启蒙主义有着共同的批判对象。封建专制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等都是它们共同的斗争对象。革命文学和启蒙主义在孔乙己形象认知上既有不同点,也有重要的共同点,二者的不同点和共同性显示了中国现代思想史所呈现的裂变和继承关系。

三、回到启蒙、超越启蒙:新时期的孔乙己形象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开始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时代,对孔乙己形象的诠释也出现了变化。首先对“文革”以来《孔乙己》主题及孔乙己形象诠释质疑的是栾振国,他指出:“孔乙己并不是一个令人生厌的丑恶形象,而是一个使人同情的可怜形象。”[13]之后,陆续有人发文探讨《孔乙己》,重新诠释孔乙己的形象。陈根生撰文中指出,孔乙己的可悲之处,不单单是他本人的原因,更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同时,孔乙己身上有人性中值得肯定的东西,他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同情[14]。黎堂解认为,《孔乙己》“尖锐地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体现了鲁迅先生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孔乙己身上有着“可悲”“可笑”的一面,但也有着“善良”“诚挚”的一面,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15]。

孔乙己形象诠释的转变与当时思想界的转向相契合。“文革”结束之后,中国思想界开始反思“文革”,将造成“文革”悲剧的原因归结为传统封建主义遗毒和非人道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基于以上认知路径,1980年代中国思想界兴起三股思潮: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潮、西方人文主义中的人性论、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反传统主义思想。这一时期的孔乙己形象诠释正是这三股思潮交汇的产物。学者们一方面继续高扬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启蒙精神,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批判孔乙己身上的封建遗毒;另一方面,高扬人道主义精神,强调同情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纵观1980年代的孔乙己形象,可以发现,孔乙己身上的阶级色彩逐渐淡化,其性格中丰富而生动的面相不断被呈现。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社会又迎来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这一时期的孔乙己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关于《孔乙己》的评论文章有1100多篇。纵观近二十年的《孔乙己》阅读史,不难发现,启蒙主义路径依然是理解孔乙己形象的重要一面,孔乙己依然被作为封建没落士人的代表而受到批判;但这种批判色彩已经明显淡化,而其不幸的命运、可怜的身世得到更多的关注。

新时期对孔乙己的形象诠释,既继承了五四以来的启蒙精神,又在一定意义上开始超越启蒙。五四启蒙主义所高扬的价值理念,依然是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精神标杆之一。超越启蒙表现不再以二元对立的思维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再持简单的批判态度,而更多的是理解和肯定。这既是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开始恢复的表现。

四、结语

“孔乙己”从圣人孔子,突然变为鲁迅笔下的落魄读书人,这种转变意味着启蒙主义者在谋划中国的现代之路时,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上,走上一条激进反传统的道路。这一视角下的孔乙己,被视为封建文化的产物、被批判的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孔乙己在革命文学的透镜下折射出单一的阶级性,成为一个典型的负面人物,成为一个特定的阶级符号。革命文学视角下的孔乙己,与启蒙主义视角下的孔乙己异中有同,体现出20世纪中国革命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五四启蒙主义的思想资源,表明中国思想史的内在特殊的延续关系。

20世纪80年代,既基于对“文革”的反思,也基于对五四启蒙主义的继承,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启蒙”思潮。“新启蒙”视角下的孔乙己,依然背负着启蒙主义所赋予的文化和政治象征符号,但他身上丰富的人性内涵则被重新“发现”,并得到应有的同情,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情怀。近年来,孔乙己形象中的贬义色彩趋于减少,其身上所表现出的若干传统文化的因子逐渐得到肯定,由启蒙主义所建构的孔乙己形象出现被解构的迹象。与此同时,中国思想界也经历深刻的变化,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上,开始超越启蒙主义所设定的思想路径。

无论是启蒙主义,还是革命主义,都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各自的贡献。启蒙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也存在过度激进的局限性,容易导致文化虚无主义。如何突破启蒙主义的局限性?如何在继承启蒙精神的基础上,最终超越启蒙?这既是中国思想界面对的重大命题之一,也是近百年孔乙己形象嬗变对社会变迁的有益启示。

[1]丁志军.从习字蒙书到大众娱乐——论蒙书《上大人》的历史演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2).

[2]刘再复,林岗.五四文化革命与人的现代化[J].文艺研究,1988(3).

[3]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乌尤.孔乙己及其环境[N].申报·自由谈,1933-09-23(14).

[5]辛勤.鲁迅创作里的典型——辛亥前后的中国农村[J].文艺生活,1942(2).

[6]人民教育出版社.初级中学课本文学第三册教学参考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7]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初级中学课本文学第三册课堂教学参考书[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7.

[8]红生.我们是怎样学习《孔乙己》的[N].大公报,1949-12-25.

[9]朱彤.鲁迅作品分析:第1卷[M].上海:东方书店,1953.

[10]许钦文.“呐喊”分析[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

[11]胡冰.鲁迅研究札记[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

[12]吴敏之.鲁迅的《孔乙己》[C]//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课本鲁迅小说汇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13]栾振国.分析《孔乙己》应从实际出发[J].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2).

[14]陈根生.《孔乙己》是愤怒讨伐儒家教育的战斗檄文吗?[J].教学与进修,1979(3).

[15] 黎堂解.简论“孔乙己”[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

[责任编辑 孙 葳]

2016-11-12

高伟军,中共温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I207

A

2095-0292(2017)01-0128-03

猜你喜欢

革命文学孔乙己主义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新写意主义
革命文学的完整历史建构
近光灯主义
孔乙己(下)
孔乙己
俄苏—日本—中国:“革命文学”的跨文化之旅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论革命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