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流量的历史变迁
2017-02-23吴家洲
吴家洲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州350007)
洛水流量的历史变迁
吴家洲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州350007)
历史上洛水曾是可以行船的大河,水量丰富。随着时间推移,洛水流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隋以后趋势更加明显。促成这样的变化和气候、地震、旱灾等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原因是洛水流域周边森林的破坏。各朝代对森林的砍伐不断加剧,使得洛水流域水土流失逐渐严重,河流流量加速减少,最终影响下游河道通航。
洛水;洛河;流量;森林
本文研究的洛水指的是南洛水(今称洛河),经过洛阳,不是陕西境内的北洛水。它发源于秦岭山脉东侧的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木岔沟,流经卢氏、洛宁、宜阳、洛阳城区、偃师,在今偃师市岳滩村东约1公里处与伊河相汇,向东北经巩义神堤村北注入黄河。洛水,古称雒水,又名洛河、洛川、伊洛河等,是黄河右岸的重要支流。《水经注》曰:“洛水出京兆上洛县欢举山。《地理志》曰:‘洛出冢岭山。’《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欢举之山,雒水出焉。’……东北过卢氏县南……又东北过宜阳县南。……又东北过河南县南。……又东过洛阳县南,伊水从西来注之。……又东过偃师县南。……又东北过巩县东,又北入于河。”[1]洛水在漫长的历史中,水量有所变化,笔者就此谈谈看法,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洛水流量的历史回顾
从《山海经》记录看,洛水支流有伊水、甘水、虢水、滔雕之水、浮濠之水、尸水、乳水、龙余之水、交觞之水、射水、瞻水、惠水、豪水、共水、厌染之水、谷水、杨水、合水、休水等,水中、水边生长着各种动植物,从中大致可以看出洛水在上古时期水资源就很丰富[2]。史料记载:“(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雾既降,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得图书焉。”[3]203这说明黄帝时期洛水就可以行船了。《岁时广记》载:“汉武帝泛楼船,洛水神献明珠。”[4]西汉武帝时,楼船可以在洛水中通航。楼船是一种大船,船上施楼,船高首宽,外观似楼。楼船可以在洛水中航行,足见当时的洛水之深、河面之宽阔。
东汉定都洛阳,据统计,当时洛阳人口总数至少有50万[5],生活所需粮食量肯定不小。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东汉王朝就利用洛河的运输能力,开阳渠,“引洛水为漕”[6],方便漕运粮食。既然可以引水为漕,说明当时洛水水量丰富、水源充足。洛阳城东有个太仓①据谢承仁主编的《杨守敬集》之三《水经注疏》(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049页)载:“又北迳故太仓西。《洛阳地记》曰:‘大城东有太仓,仓下运船常有千计。’”,仓下货运船只云集,这里是漕运的集散地。而偃师附近有个叫“计素渚”②据王国维《水经注校:卷十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0页)所载“计素渚,中朝时,百国贡计所顿”。的地方,是各国朝贡船舶停留的地方,水深渚阔,也是利用洛水的水源建造而成的,可以通过运渠直通太仓及洛阳城各处。曹魏和西晋也定都洛阳,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法大体与东汉相同。《晋书》载:“永嘉初,使矩与汝南太守袁孚率众修洛阳千金堨,以利运漕。”[7]1433千金堨堰水流入阳渠,渠水一部分汇入洛河,增加了洛河水量,提高了漕运能力。但东汉时是单独引洛水为漕,两晋时却需要借助其他河流的水量,说明洛水流量已经有所减弱。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刘聪的军队攻入洛阳,“怀帝自知城不能守,与庚珉、王隽等于洛水备舟数只,欲走长安。”[8]可见,西晋时洛阳至黄河段洛水水路畅通,经此可以直接到长安。东晋时,“……俗谓之檀山坞。义熙中,刘公西入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命参军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即舟溯流,穷览洛川,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届此而返,竟不达其源也”[9]。戴延之一行乘舟到檀山坞(今洛宁县附近),说明当时洛水至少从洛宁至洛口段是可以通航的。北魏时期,“丁亥,将通洛水入谷,帝亲临观”[10]92。从洛水引水入谷水,洛水本身水量不小。“梁祐,北地人,叔业从姑子也。……从容风雅,好为谈咏,常与朝廷名贤,泛舟洛水,以诗酒自娱。”[10]1321一群名贤大儒利用洛水的舟楫之利在洛水上泛舟赋诗。
隋炀帝时营建东都洛阳,“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七百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艒、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10]327。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八月,壬寅,上行幸江都,发显仁宫,王弘遣龙舟奉迎。乙巳,上御小朱航,自漕渠出洛口,洛水入河之口。御龙舟”[11]5620。这里可以注意到,隋炀帝是先乘坐小朱航从漕渠到洛口,然后换龙舟到江都。漕渠水需洛水、谷水等河流共同注入才能行驶小朱航,而西汉时洛水可以直接行驶楼船,说明此时洛水水量有所减少。隋大业初,还修了通津渠,又名千步碛渠,“分洛水西北,东北流入洛水”[12]。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土工监丞任洪则开漕渠,“名通远渠,自宫城南承福门外分洛水东至偃师入洛,又迮洛水湍浅之处名千步陂渚两碛,东至洛口通大船入通远市”[13]116。隋唐洛阳城是跨洛水而建的,不直接利用洛水的天然河道通航,却需要另开漕渠从洛阳到洛口,说明洛水下游泥沙有所淤积、水深不足,流量已逐渐减弱。其实《河南志》就已经说明了开通远渠的原因是“以为水滩洩多石碛,不通舟航”[13]141。《北史》载:“让寻与李密屯据洛口仓,……辩至洛水,桥已坏,遂涉水,至中流,为溺人所引坠马,竟溺死。”[10]2163-2164又载:“世充乃引军度洛水,逼仓城。李密与战,世充败绩,赴水溺死者万余人。”[10]2181王辩骑着马就可以过洛水,军队也可以直接渡水,说明水不深。武后如意四年(公元695年)七月丁酉,“洛水溢,沉舟数百艘。……”[14]洛水泛滥,致使数百艘船沉没,可见洛水上船只数量众多,航运发达,但是赖于漕渠之利。德宗初,元载为诸道营田使,令于颀“于东都、汝州开置屯田”[15]3966;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张延赏“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疏导河渠”[15]3607;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王翃为东都留守时,“开置二十余屯”[15]4145,下游河水都用于灌溉,自然就不便通航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洛水变浅了。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裴耀卿上疏曰:“窃见江、淮诸州所送租庸等,……至六月、七月方至河口。即遇黄河涨溢,不得入河,又须停一两月,待河水较小,始得上河入洛。即又漕洛干浅,船艘不通。”[16]136往多了算,最多九月应该可以入洛,那时还算是洛河的丰水期,可是漕洛已经干浅,船只不能通行,可见洛河水量较前期有所下降。方孝廉先生曾经考证,今洛河就是古代的通济渠,是人工开挖的运河,而非天然河道[17]。原有自然河道弃用,应是水量减少、泥沙淤积严重的结果。
再则,从河流上是否修建桥梁也可以看出河流的通航里程。洛水在经过洛阳城的河段有桥,说明这段水路是不能直接通航的。洛阳城的洛水上有桥的记载最迟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洛水桥都是存在的。隋唐时期,虽然洛阳城西移,但是在洛水上也修建了不少桥梁。《河南志》载:“(后汉)当洛水浮桥下一作津城门又作津阳门。”[13]40班固《马仲都哀辞》曰:“车骑将军顺文侯马仲都,明帝舅也。从车驾于洛水浮桥,马惊,入水溺死。”[18]这说明东汉时洛水有浮桥。魏明帝景初中,“洛阳城东桥、城西洛水浮桥桓楹,同日三处俱时震。”[7]680前魏时洛水浮桥犹在。《晋书》载:“会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桥,士女骈填,车服烛路。统时在船中曝所市药……”[7]2082西晋时,洛水上有浮桥,桥边还有船。《魏书》载:“世祖至洛水桥,贼已夜遁。”[19]《北史》载:“是月,周师入洛川,屯芒山,攻逼洛城,纵火船焚浮桥,河桥绝。”[10]221北魏、北齐时,洛水上依然有桥。隋唐时期,洛水上所建桥梁在文献中记载更多。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在河南洛阳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桥,“用大缆维舟”[16]132,是第一次用铁链联结船只架成的浮桥。唐太宗李世民作诗,言“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20]12,描绘他坐御撵过浮桥时,正好遇到河上波涛汹涌,船头上的鹢鸟图形摇曳动荡。有时候不得不加固、改造浮桥,以防止浮桥遇到洛水涨溢时被冲毁。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16]132,咸亨三年造的中桥,也是“累石为脚”[16]132。洛水上有桥也可以从洛水涨溢频频冲毁桥梁的历史记载中看出,如:“武后如意元年四月,洛水溢,坏永昌桥,……圣历二年七月丙辰,神都大雨,洛水坏天津桥。……二年四月辛丑,洛水坏天津桥。”[21]“显庆五年五月一日,修洛水月堰。旧都城洛水天津之东,有中桥及利涉桥,以通行李。……然每年洛水泛溢。必漂损桥梁。”[22]洛阳城以西的洛河河段是否可以通航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是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曾在寿安县置永济桥,“架洛水,隋乱,毁废。贞观八年修造舟为梁……”[16]141,可见寿安县船只也是不能直接通过的,但是寿安县至洛阳城这一河段是否可以通航就不得而知了。至于寿安以上的洛水河段,即使没有桥梁,但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也不适宜通航[23]。
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文潞公留守,以漕河故道湮塞,复引伊、洛水入城,入漕河,至偃师与伊、洛汇,以通漕运,隶白波辇运司,诏可之。自是由洛舟行可至京师,公私便之”[24]。《宋史》载:“(宋神宗元丰四年),旧来洛水至此,流入于河。后欲导以趋汴渠,乃乘河未涨,就嫩滩之上,峻起东西堤,辟大河于堤北,攘其地以引洛水,中间缺为斗门,名通舟楫,其实盗河以助洛之浅涸也。洛水本清,而今汴常黄流,是洛不足以行汴,而所以能行者,附大河之余波也。”[25]2331宋哲宗时,“遇开黄河闸口,放水入清洛,即舟船方行得一番,闸水已尽,船复留滞,此可见洛水浅涩,无济于行船也”[26]10523。宋代时,已经引伊、洛水的漕渠,还需借助黄河水,才可以行舟,一旦黄河闸口关闭,则无法通航,说明洛水流量变弱。而且此时的洛水“虽盛夏亦有乾浅之时”[26]7283。《栾城集》记载:“右臣访闻顷年宋用臣引洛水为清、汴,水源浅小,行运不足,遂于中牟、管城以西,强占民田潴蓄雨水,以备清、汴乏水之用。”[27]说明了洛水水源浅小,已无法单独提供通航水源。
明朝时,嘉靖年间,“陕西巡抚都御史王尧封奏:陕西各边岁仰食县官者不可胜数,考之,黄河运道自汴城入洛河至孙家湾下,载陆转可数百里而达陕州,复由黄河经潼关过渭南不四十里抵陕城。……皆以为不便,罢不行”[28]。王尧建议恢复漕运以转运粮食,其中一段经过洛河,但是经过朝臣的商议作罢,说明洛河已经不具备漕运的条件了。到清朝时,洛水已几乎不见航运的记载,多只见渡河的记载。清穆宗年间,“刘长佑奏:贼踪窜偪黄河南岸,……洛河船只甚多,尤宜防其抢渡。著仍飞咨吴昌寿,饬将现泊船只,挽入上流”[29]。清文宗年间,“少詹事王履谦奏:探闻贼匪由洛河抢船、意欲北渡、现筹防御一摺。……无船北渡。又西往巩县一带,抢夺洛河船只,意图由洛入黄北窜”[30]347。“本日据托明阿等奏:贼匪在汜水县抢船渡河”[30]354。洛水如能通航,派水军封锁河面,贼寇便无处可逃。《皇朝经世文续编》载:“开之洛渠,规模阔大矣,自洛阳县南乡至宜阳交界之涧河口,旧有渠形,可引洛水沿南山脚至龙门四十里入伊河,两岸约宽十里,计可灌地十五六万亩。”[31]洛渠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引洛水地是在洛阳城上方的宜阳,既然中游河水都用于灌溉,说明已无通航之利。《皇朝经世文编》载:“洛水流于嵩邙之交。水平则两岸高峙。水涨则建瓴而行。夏雨洛溢。不能损及田禾。入秋洛平。亦难取以灌溉。此巩邑之水势也。夹水之岸低者四五尺。高者丈余。连阡累陌。禾黍油油。今欲凿而成渠。不特于势不能。亦且于民不从也。……故言兴举水利于巩邑者。实画饼之谈。”[32]这时洛水已不能直接引水灌溉,甚至引水入渠都不可能,说明水量衰减。
二、洛水流量减少的原因
河流流量减少,主要是森林减少造成的,流域内森林的变迁是河流水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森林具有承接雨水、减少落地降水量、使地表径流变为地下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33]10。据测定,林冠所截留的雨水占降雨量的15%—40%,5%—10%的雨量可被枯枝落叶层吸收。另外,林地土壤疏松,孔隙多,对雨水的渗透性能强,降雨的50%—80%可以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33]10。可见,森林对河流流量有很大影响。
洛河上游地区处于秦岭山脉东段,流经的阳虚山、清池山、熊耳山、崤山、檀山、文儿山、九皋山等山脉历史上都是森林茂盛的地区。据史念海先生考证,洛河平原地区在春秋战国以前也是森林茂盛的地区[34]179-195。洛河流域森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在洛阳附近的王湾遗址421号灰坑底部出土有木炭[35],说明当时这里有茂盛的森林。到了战国末年,洛阳附近就开垦了很多的农田[34]192。苏秦是洛阳人,他说:“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36]可见洛阳周边森林有减少的迹象。先秦前洛水流域生态环境状态如何,我们可以从《山海经》中得之一二。虢水所出的扶猪之山有麋;滔雕之水所出的柄山“多羬羊”,有茇木;浮濠之水所出的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多人鱼”,有葶薴草;尸水所出的尸山有一种鹿;余水、乳水所出的良余之山“多穀柞”;黄酸之水所出的升山“其木多穀柞棘,其草多薯藇蕙,多寇脱”;厌染之水所出的傅山“多人鱼”、有林“墦冢”;橐水所出的橐山“其木多樗,多备木,”“多脩辟之鱼”等[2]97-114。《诗经·小雅·鹤鸣》亦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乐彼之园,园有树檀,其下维穀。”[37]九皋山也是在洛水流域,不仅有鹤,还有檀树和楮树等。《山海经》又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楠,多竹箭……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其中多马,湖水出焉,北流注于河。”[2]110夸父之山在秦岭东段,距离洛水源头不远。可见先秦前洛水流域的生态环境相当好,森林茂密、环境优美。
西汉初年,洛阳附近的居民因为近处已经没有烧炭采木,不得不到比较远的西南宜阳县山中去砍伐森林[34]205。东汉时期,洛阳城作为都城,周围平原地区的森林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如宫殿建筑、木材燃料的需要,已经被利用破坏掉,平原地区剩下的树木不多[38]。茂密的森林多出现在山区,如邙山上“松林槮映以攒列,玄木搜寥而振柯”[39],首阳山上“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40]“长松落落,卉木蒙蒙”[41]280等。马融《广成颂》描写了洛阳南郊山区的情景:“其土毛则榷牧荐草,芳茹甘荼,茈萁、芸蒩,昌本、深蒲,芝荋、堇荁,蘘荷、芋渠,桂荏、凫葵,格、韭、菹、于。其植物则玄林包竹,藩陵蔽京,珍林嘉树,建木丛生,椿、梧、栝、柏、柜、柳、枫、杨,……”[41]176东汉张衡《羽猎赋》写道“马蹂麋鹿,轮辚雉兔”[41]552,傅毅《洛都赋》里也有“搜幽林以集禽,激通川以御兽。跨乘黄,射游麋”[41]429之句,可见洛阳附近森林茂密,草木从生,植被种类非常丰富。魏明帝时,“猎于大石山,虎趋乘舆”[42],可见洛阳附近曾有老虎、麋鹿等大型动物出没。《水经注·洛水》中也可以看出,洛水流域的生态环境还是相当良好的。但北魏迁都的洛阳,其实是在东汉魏晋旧都遗址上新建的,建设这样宏伟的都城,所需要的建筑用材是巨量的,肯定是优先取自附近山区,对森林肯定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北魏末年后数次战乱使洛阳城“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宙塔丘墟,墙波嵩艾,巷罗荆棘”[43],在这样的废墟重建宫室不如另择都址[44]。所以隋唐东都洛阳城是在新址上建设的,所需要的树木数量极为庞大,优先从近山采伐,如邙山、熊耳山、伏牛山、太行山等。但是洛阳城北邙山上的松柏,城南伊阙山上的青林和竹树,也常为当时人所提及[34]216。如:沈佺期《邙山》说“山上唯闻松柏声”[20]1050;刘沧《过北邙山》道“空山夜月来松影,荒冢春风变木根”[20]6860;刘长卿《龙门八咏·石楼》说“隐隐见花阁,隔河映青林”[20]1521,《龙门八咏·下山》又说“木落众峰出,龙宫苍翠间”[20]1521;司马扎《晓过伊水寄龙门僧》则写“龙门树色暗苍苍”[20]6959。隋唐时期在洛水流域修建了很多行宫,如桃林县有上阳宫,宜阳县有福昌宫,寿安县有显仁宫,渑池之西有紫桂宫,万安山有兴泰宫,福昌县西有兰昌宫,永宁县有崎岫宫和兰峰宫等[45],用于避暑、打猎,说明山上森林茂密、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从行宫名也可以看出一二,如积翠宫、青城宫、皂润宫、紫桂宫、万泉宫、芳桂宫等,可见当时洛水流域的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唐宋时在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一带)、伊阳(今河南汝阳县)二县各置监司,专管采伐木材,可知森林之多与伐木规模之大,也说明洛阳对林木的需求已经扩展到了比较远的山区[46]31。宋朝时,五大名窑中汝窑和钧窑都在河南省境内,离洛阳地区也不远,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木材和薪炭作为燃料,森林砍伐肯定不少。朱全忠于唐末逼迫昭宗迁都洛阳时,“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11]8626,以长安旧料修缮洛阳宫室[46]31,也可从侧面看出洛阳附近地区已无木可采。
明朝时,洛河流域的一些山上森林也不少。如河南府西北的翠云山上“树木森列,苍翠如云”[47]2034,永宁县西延寿山“有香泉”[47]2036、西分水岭“有泉分注”[47]2040、西南金门山“之竹可为笙管”[47]2036,嵩县西鳌山“阴多蒐,有兽犀渠”[47]2038,商县西熊耳山“多梭漆霁丹青树”[47]2270等。清朝时的情况与明朝类似,洛南县东南峰陵山“奇峰葱翠”[48]144。卢氏县北九龙山“龙潭九处,居中者阔大宏深”[49]172,县西箭杆岭“产竹,可作箭”[49]177。洛宁县崤山“林木苍翠”[50]85,“马英山、飞凤山、脚跡山、锦屏山、杨柏山,诸山相接,下俱有溪”[50]94。宜阳城南锦屏山“参天古柏丛青层叠,掩映东西”[51]180,城东金牙山“有喷玉泉”[51]182,虎山“有虎乳泉,……古树一簇苍苍然”[51]184-185,县北香炉山“多柿树,霜降后红叶满山”[51]199。伊阳城北凤形山“有古槐一株”[52]77,城南瑞云山“林木鬱葱”[52]77,桃源山“桃花烂漫”[52]78。洛阳县西北樱桃大小沟“各出樱桃,老树合抱大沟,尤自延十余里”[53]等。《即事呈青士明府》“龙头熊耳佳山水,竹树村村如画里”[54]316。《熊耳山》“疏花坼林红,惊羽堕岩翠。下视浮濛流,出涧仅如带。随山三百折,始与洛水汇”[54]20。但是也要注意到洛水流域除了这些山有比较多的动、植物的记载外,其他山已经鲜有记载了。《洛南县乡土志》中有载,石门山“旧志称河中石山突立中阙,……水流其中常有烟雾笼其上,马洛胜景之一,今则淤沙壅塞其门,已仅存罅隙水,并不通其地,犹是其景则非矣”[48]137。以前是胜景,水流充足,现在竟然壅塞只剩下很小的水流,可以推测明清时环境是逐渐变坏的。加上明清时期,玉米和甘薯等耐寒植物传入中国,加速了山区的开发;清朝中后期人口骤增,垦殖面积不断扩大,近山几乎都被垦辟,远山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环境日趋恶化。自然因素我们不能控制,人为因素却能加速和延缓自然因素的变化[34]18。人为的破坏森林加速了环境的恶化,使得洛河水量减少,最终无法通航。
气候对洛水流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雨量来实现的。王铮等认为,过去2 000年中国降雨量的总趋势是在变少。公元280年之前,气候以湿润类型为主;公元280—1230年,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公元1230年之后,气候稳定在较干旱的水平上[55]。但降水很大程度上也受森林的影响,森林厚度每增加或减少1mm,降水也会增加或减少37mm。相当于每增加92.2亿m3的森林蓄积量,则降水量增加3 537亿m3(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黄河年入海径流量的6.1倍),相当于现代降水量(612mm)的6%[56]。
此外,地震和干旱对洛水流量也有一定影响。如帝癸(夏桀)十年(约公元前1632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3]227。商代时,“峣山崩。《淮南·俶真训》:‘逮至殷纣,峣山崩,三川涸。’又《览冥训》:‘峣山崩,而薄洛之水涸。’”[3]252地震导致了洛水暂时干涸。元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华州地震,“十一月辛丑,蒲城县洛岸崩,壅水绝流三日”[57]。《说苑》曰:“汤之时大旱七年,雒坼川竭,煎沙烂石。”[58]商汤征伐完夏桀后,连续七年大旱,导致洛水枯竭。西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五月,大旱,襄平县梁水淡池竭,河、洛、江、汉皆可涉”[7]651。
综上,通航能力是衡量水量大小的重要标志,洛水通航的历史伴随着洛水流量的变迁。汉以前洛水水源充足,可以通行楼船;隋朝时水量有所衰减,泥沙淤积,不得不另开漕渠;宋以后渐渐失去通航之利;明朝后洛水航运已几乎不再见于文献记载。可见洛水的流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减少的趋势;隋以前减少的幅度比较小,隋以后减少的幅度有所加大。分析其原因,和气候、地震、干旱等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是洛水流域周边森林减少,人为破坏森林严重,原本森林茂密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洛水流量减少,泥沙淤积,通航能力大受影响。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M].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363-372.
[2]山海经[M].周明初,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97-114.
[3]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M]//李朝远,沃兴华.王国维全集:第5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4][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210.
[5]方原,徐卫民.东汉洛阳人口问题初探[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1):5-8.
[6][南朝宋]范晔.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卷35[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838.
[7][唐]房玄龄.二十四史全译·晋书[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8][明]杨尔增.东西晋演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107.
[9][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M].王国维,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489.
[10][唐]李延寿.二十四史全译·北史[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11][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6.
[1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2232.
[13][清]徐松.河南志[M].高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14][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930.
[15][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816.
[16][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6.
[17]李永强.隋唐大运河洛阳段相关问题试析[J].四川文物,2011(4):50-54.
[18][北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0:2687.
[19][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824.
[20][清]彭定求.全唐诗(增订本)[M].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
[2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2342.
[22][北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1577.
[23]曾克明.中国知识地图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8:19.
[24][北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4.
[25][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6][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7][北宋]苏辙.栾城集[M].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829.
[28]明世宗实录[M].“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1962年校印本,1962:3283.
[29]清实录穆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7:232.
[30]清实录文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1][清]葛士濬.皇朝经世文续编:卷43[M]//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5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949.
[32][清]魏源.皇朝经世文编[M]//贺长龄,耦庚,辑.曹堉,校勘.魏源全集.长沙:岳麓书社,2005:406.
[33]余冰清.中国的森林[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10.
[34]史念海.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五[J].考古,1978(4):282.
[36][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262.
[37]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44.
[38]方原.试论东汉定都洛阳的原因[C]//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咸阳师范学院.秦汉研究:第2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288-289.
[39][清]严可均,辑.全晋文[M].许振生,审订.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08.
[40][梁]萧统.文选[M].[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72.
[41][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M].许振生,审订.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2][西晋]陈寿.三国志[M].[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515.
[43][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注[M].范祥雍,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序12.
[44]木杉.隋唐东都洛阳城[J].城乡建设,2006(2):77-79.
[45][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M].于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149-156.
[46]张敬增,赵顷霖.河南林业生态[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47][明]李贤,彭时.大明一统志[M].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77.
[48]洛南县乡土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49][清]郭光澍.卢氏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50]王凤翔.洛宁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51][清]刘占卿.宜阳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52][清]马九功.伊阳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53][清]龚松林.洛阳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217.
[54]徐世昌.清诗汇:晚晴簃诗汇[M].退耕堂本. 1929:316.
[55]王铮,黎华群.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历史借鉴[J].自然科学进展,2005,15(6):706-713.
[56]樊宝敏,李智勇.过去4000年中国降水与森林变化的数量关系[J].生态学报,2010,30(20):5666-5676.
[57][明]宋濂,王祎.二十四史全译·元史[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927.
[58][西汉]刘向.说苑校证[M].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20.
The History Change of“Luoshui”(洛水)Flow Rate
WU Jia-zhou
(College of Social History,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
Luoshuiwas a large river that can travel ship in history,and the flow rate was abundant.Luohe’s flow rate had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especially after the Sui Dynasty.To analyze its reasons,natural factors such as climate,earthquake,drought are not too big related to the decreasing,the mainly reason is the destruction of forests near the Luoshui basin.With the destruction of forests intensified,the Luoshui basin’s soil erosion had gradually becoming serious,accelerating the reduction of river flow,and ultimately affect navigation.
Luoshui;Luohe;flow rate;forest
K928.6
A
1672-3910(2017)04-0017-06
10.15926/j.cnki.hkdsk.2017.04.003
2016-12-26
吴家洲(1986—),男,福建三明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历史地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