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科文献摘要中国文化特有词汇英译方法探究

2017-02-23

关键词:意译音译社科

李 燕

(绥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社科文献摘要中国文化特有词汇英译方法探究

李 燕

(绥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对社科类学术期刊摘要中的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翻译进行研究,发现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举例说明了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翻译过程,探究了中国文化特有词汇英译的方法,采用移植法、移植加注法、解释性翻译、音译法、音译加注法、增词法、减词法、转序法等翻译方法,准确而地道地翻译中国文化特有词汇,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

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翻译研究;翻译方法

中西方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得根植于中国独特地域、历史、宗教与文化背景的中国文化特有词汇,尤其是涉及考据、辞章等承载厚重的中华文化的词汇,很难在英文词典中找到恰当的对等词,从而出现词汇空缺现象,中国文化特有词汇成为社科文献摘要翻译的一个难点。

一、社科文献摘要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翻译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系统成熟的翻译方法

目前对汉英翻译方法与技巧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汉英词汇和句子的英译研究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就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翻译而言,学者们多从直译和意译或者异化与归化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翻译方法,笔者认为仅从这两个角度未免太笼统,因为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是翻译界的两对翻译术语,直译和意译的提法是从语言的角度而言的,异化与归化是从文化角度来说的,这方面的探究属于翻译原则问题。还有很多学者将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翻译方法归为音译、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等,笔者认为不够妥当,因为直译与意译是大的范畴,而音译是具体的翻译手段和技巧。总之,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翻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值得探讨。

(二) 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通过对学术期刊社科文献英文摘要的译文进行研究,发现英文摘要没有得到作者本人和英文编译的足够重视,缺乏统一的社科文献摘要的英译原则或标准,尤其是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英译,由于译者不够重视,种种不理想的翻译,阻碍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交流与传播。当摘要中含有中国文化特有词汇时,由于文化空缺,在汉英词典中缺少对应词,很多学术期刊文献摘要的译者对译文的选择往往非常草率,要么望文生义地死译硬译,胡译乱译,完全曲解了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原意,要么音译或干脆漏译,无法传达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和本意。同一个中国文化特有词汇,在作者不同但语境相同或相似的英文摘要中,出现意义不一致甚至相悖的多种译文。如在编译论文摘要时遇到“读书杂志”一词,这是典型的中国文化词汇,在汉英词典中没有现成的对应词,存在文化空缺情况,因此查阅了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希望找到约定俗成并传神贴切的译法。结果发现至少有13种译文:“Du Shu Za Zhi”, “Du-Shu-Za-Zhi”, “Dushuzazhi”, “DuShuZaZhi”,“DuShu ZaZhi”, “Dushu Zazhi”, “Dushu”, “Reading Journal”, “Magazine of Reading”, “To Study Slightly Magazine”, “Notes to Reading”, “Miscellaneous Reading Notes”, “Miscellaneous Notes on Reading”。在13种译文中,采用音译法的译文就有7种之多,一方面说明译者不了解英语专有名词的拼音拼写规范,另一方面,说明译者并未理解“读书杂志”一词的意义。《读书杂志》是清代王念孙先生的一本校勘学著作。《现代汉语大辞典》对“杂志”一词的解释有两个:一是“期刊”;二是“零星地记载传闻、轶事、掌故的笔记”。此处很显然是第二种含义,译为Miscellaneous Notes on the Classics更为准确。

二、功能对等理论与摘要中的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翻译原则

对于翻译的标准或原则,专家学者们各有高见。严复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钱钟书提出“化境”说; 傅雷提出“神似”说;刘重德提出“信、达、切”;思果提出“信、达、贴”;许渊冲提出“信、达、优”的原则;莎士比亚认为简洁是英语的灵魂[1](P6-7)。奈达于1964年提出功能对等理论。奈达认为翻译是用最贴切自然的对等目标语再现源语信息,首先考虑意义对等,其次才是形式对等[2](P27-28)。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翻译应使目标语的读者对译文信息的理解程度与源语读者对源语信息的理解程度达到基本对等,即尽力达到意义与形式的充分对等,否则意义优先,形式次之。社科文献摘要属于应用文体,以忠实通顺地传达信息为目的,因此,一方面,其语言要符合现代实用英语简练有力的特点;另一方面,要符合英语摘要的写作要求,语言要简明、准确、规范。所以,社科文献摘要的英语译文不能刻意雕琢,既不能晦涩难懂,也不能啰唆冗长。用词时,在意义对等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短小精悍有具体意义的简单词而不选用同样用法的长词、抽象词或短语,以保证摘要译文简明易懂,能把汉语摘要信息准确、清晰、充分地传达给英语读者。因而,在翻译其中的中国文化特有词汇时,也要以忠实通顺地传达信息为目的,以准确恰当、简明易懂、规范为目标。由于文化差异,很难做到形式的完全对等,需要舍形而取义,通常采用意译和归化的方法,减少英语读者的理解障碍,保证信息的顺畅传达。

三、中国文化特有词汇英语对应词的确定

生疏词的翻译是社科文献摘要英译最大的难点,尤其是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他很多领域的专业词汇,比如,科技文献摘要的科技类词汇,由于英语国家的科技发展领先,在英语中有固定的表达,即使是新科技词汇在汉英词典中还没收录,查不到,但是该词词源是来自英语,在英语中已经出现,这时最准确的译文就是英语的原文,可以利用英文网站,在谷歌上或其他网站十有八九很顺利地就能查到,而且是地道的说法。而由于文化差异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有限,很多中国文化特色词汇在汉英词典中没有对应词;或者对应词已过时,不再以被英语为母语的人使用;或者不止一个对应词,给出的词义或语境不具体,或给出的对应词的词意或使用语境与所需语境不符合。因此,仅凭一两本词典是很难做好翻译工作的。

在译词时,为了保证词的翻译准确无误,首先可以通过汉英词典或网络电子词典或翻译文献资料等,找到尽可能多的表达方法。在汉英词典中查不到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对应词时,就需借助网络搜索,在网络上查到的国内学者的文献译文五花八门,真伪难辨。李常栓教授提出:“译者只有在翻译活动的各个阶段贯穿批判性思维,才能保证译文无懈可击。”他指出:“在翻译中,批判性思维就是译者以怀疑的眼光审视原文、译文、词典中给出的对等词,以及网上查到的所有资料,并依赖自己掌握的证据,根据逻辑推理,在理解和表达方面做出正确的判断。”[3](P151)在必要时,译者需要利用汉英、英汉、英英、同义词、搭配等多种词典反复验证,并利用电子及网络工具查阅同行译法或者英语中约定俗成的说法,进行仔细甄别比较,确定正确的对应词。如在编译考据类文献摘要时,要翻译“讹误”一词。《现代汉语大词典》里“讹误”的定义为“错误。多指文字、记载方面”。《汉英大辞典》有两个对应词:“error”和 “corruption”。《英汉大词典》里 “corruption”一词有 “讹误”的词义。《新牛津英语大辞典》中“corruption”一词的解释中有一条:“the process by which a word or expression is changed from its original state to one regarded as erroneous or debased”。而 “error”在《英汉大词典》中并无 “讹误”的词义,多指用词、数字等的错误、口误、笔误。因此,笔者在编译时选择“corruption”这个译文。又如翻译“读书杂志”一词时,如果没有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就需要译者利用翻译技巧进行创造性翻译。

四、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

基于笔者社科文献摘要的翻译实践和教学实践,针对文化承载厚重的涉及考据、辞章等的中国文化特有词汇和时代发展造就的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翻译,将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英译法总结为以下十种:

(一)移植法

移植法是指把构成汉语词汇的每个汉字的英语对应词结合到一起,作为这个汉语词汇的译文,属于直译的范畴。如“汉代《左传》文学接受研究”这一论文标题,对于其中的“文学接受”,笔者将其译为“literary reception”, 与汉语意义相同,能够准确地传达词汇含义。又如论文摘要关键词“释录”的翻译,其意义为“解释和记载”,所以可按移植法译为“explanation and record”。再如,汉语新词“阳光体育”的翻译,笔者认为可保留隐喻,按移植法译为“sunshine sports”。移植法是用得最普遍的汉英词汇译法。

但是移植法的使用是有条件的,适用于英汉词义完全对应的情况。即在英文中有构成汉语词汇的汉字的对应词,同时构成这一词汇的汉字的英语译文组合到一起能够比较充分地表达汉语词汇意义的情况。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造成死译硬译、误译、错译。

比如,笔者在编译过程中遇到的“北国”这个词,指的是(一国的)北部地区,在汉英词典中可找到“北”的对应词“north”或“northern”;“国”的对应词“state”、“ nation” 或 “country”。如果按照移植法来译,就会出现“northern state”、“northern nation”或 “northern country”几个英语版本。知网搜索发现,真的存在这几个版本。有的大学的学报将“北国”译为“the northern country”,还有的大学学报译文是“the northern state”。这样译可不可以呢?

“the northern country”在英语中表达的意义是 “北方的国家”, 而“the northern state”英语意义是“北方的政权”或者“北方的州”,也就是说尽管在英文中有“北”和“国”的对应词,但是两个对应词搭配组合起来后却不能充分表达汉语“北国”的本意。显然,此处用移植法译出的译文是不合适的。

尽管在《汉英大词典》中找不到“北国”的对应词,但是笔者在《英汉大词典》中却有“northland”一词,其解释是“(一国的)北部地区;(世界的)北部地带”,正是汉语词“北国”的本意,所以“northland”才是正确的译文。由此可见,翻译需细心、耐心、谨慎。如果汉英词汇不是完全对应,在汉英词典中汉语词汇的对应的英语译文不止一条,对于一词多义的情况,一定要通过查阅汉语词典、英英词典、英汉词典经反复比较确定正确的译文。

此外,对于已在英语词典中有约定俗成的译文的中国文化特有词汇,就要采用已有的译法,如“诗经”译为The Book of Songs。

(二)移植加注法

移植加注法是直译和意译的原则相结合,是在移植法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解释说明。这种方法适用于当采用移植法翻译汉语词汇,译语使读者理解困难的情况,采用加注的方法加以解释,既有中国文化的异国风味,在英语译文中再现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中国文化特色,又能让英语读者领会其意义,提高英语学者对中国特色文化的兴趣,从而达到顺畅地进行文化传递的目的。由于该译法的缺点是译文较长,与摘要简明的原则相悖,因此当注解过长时可以考虑将注解放在页下。

如对于摘要关键词“四书”的翻译,按照移植法可译成The Four Books,尽管该译文正确,已经约定俗成,可是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英语读者来说,依然存在理解困难,若加上注解“The Great Learni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Mencius”,英语读者便可一目了然地了解这是中国文化典籍的书名。因为注解较长,不符合英语摘要的简洁原则,所以应把注解放在页下,而不是放在摘要中。

但并不是遇到英语读者难理解的中国文化特有词汇就要使用移植加注法。对于已经不是汉语新词的中国文化特有词汇,如其已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且其合并加注法的译文已在文献中使用一段时间,由于译文已为英语读者接受,不会造成英语读者的理解障碍,可以把注解去掉。

(三)解释性翻译

解释性翻译是采取意译和归化的翻译原则,指在英语中没有该中国文化特有词汇对应的英文表达,无法用合并法进行翻译,只好舍形取义,对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用英语加以解释,传达其基本意义的翻译方法。如论文摘要关键词“名物训释”的英译。“名物”指的是“物的名称”,“训释”意思是“解释”,“名物训释”就是“对物品的描述和对物品名称的解释”,由此笔者将其译为 “interpretations of names and descriptions of things”。同理,笔者将摘要关键词“户籍”或 “户口”译为“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解释性译法在有关中国国情、历史范畴及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时使用较多,如“宋南渡时期”,其本意是南宋早期,所以按解释性翻译译为“the early Southern Song Dynasty”,即“南宋早期”即可。又如“士大夫”的翻译,“士大夫”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因此按照解释性翻译译为“literati and officialdom(in ancient China)”。又如 “六言诗”可译为“poems with six characters in a line”。

(四)引申法

引申法采用的是意译的原则,指利用词义从一般到特殊,从具体到抽象,反之亦然的词义延伸,用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隐含意义作为英语译文。如翻译时发现论文标题中有“一生高昂与低首”,经过对论文的通读与相关孟子背景知识的了解,明确“高昂与低首”这个具体意象并不是指孟子“一生中高昂着头与低下头”,实际指的是孟子一方面保持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另一方面,受制于王权的“两难处境”,体现了中国战国时期以孟子为代表的士人阶层的特有的社会现象,所以不能译为“raising and lowering his head in his life”,而应取其隐含意义,将其译为“Pride and Modesty in His Life”。

(五)替代法

替代法是利用英语中的习惯表达或者同义词来译中国文化特有词汇,属于意译和归化的范畴,更便于英文读者理解,属于归化和意译范畴。例如,有关辞章的摘要中“绝句”的翻译,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绝句”的解释是“诗体名,每首四句,每句五字称五绝,七字称七绝。或用平韵”,或用仄韵。在英文中有“quatrain”一词,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辞典》中的解释是“(通常隔句押韵的)四行诗节;四行诗”。《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是“a poem or verse of a poem that has four lines 四行诗;四行的诗节”。可见“绝句”与“quatrain”是对同一种诗体的汉英两种不同说法,所以“绝句”的英语对应译文确定为“quatrain”,这就是替代法的译法。又如在有关考据的论文摘要中有“真伪”一词,在“《尸子》真伪考辨”这一语境下,“真伪”指的是该书是真典籍还是仿制的伪书,是否真品。“authentic”一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注解为:“known to be real and genuine and not a copy,真正的,真品的,真迹的”,其名词为 “authenticity”。可见,“真伪”一词译为英文中已存在的名词“authenticity”再合适不过。

(六)音译法

音译法是异化范畴,指采用拼音来作为英语译文,主要用于中国人名、地名及典籍名称的翻译。音译法的好处是简洁明了,能直接体现中华文化的异域风格,而且与英语拼读方式接近,便于英语读者接受,还可提供查询线索,但是它的前提是,英语读者能够明确它的所指意义,不影响文化的传播。音译采用两种拼音方案:一种是1958年前广泛使用的剑桥大学汉语教授威妥玛为方便外国人掌握汉语制定的威妥玛拼音法(Wade-Giles System);另一种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颁布,1981年经国际标准化组织决议通过的《中文拼音方案》。如“北京”既可译为 “Peking”,也可译为 “Beijing”,两种拼音法都可采用。而《庄子》这部中国文化典籍译为Chuang Tzu,“孔子”译为“Confucius”采用的都是威妥玛拼音,这些译名已被广泛接受,约定俗成,因此不必按现在的中文拼音方案来译或采用其他译法。 同理,《文心雕龙》这部典籍的翻译采用中文拼音方案就可译为Wenxindiaolong,“乐府诗”可音译为“Yuefu Poems”。

(七)音译加注法

音译加注法是本着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意译翻译原则,是采用汉语拼音加上英语解释作为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译文,这样不仅体现了浓郁的文化特色,注解传达了其含义,还便于文化的传播。“绝句”的翻译除了采用替代法以外,从保留中国文化韵味的角度考虑,还可采用音译加注法。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吴光华主编的《汉英大词典》中 “绝句”的翻译就是音译加注法:jueju, a poem of four lines, each containing of five or seven characters, with a strict tonal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由于该注解过长,不适于放在摘要正文中,可将注解放在页下。当采用音译加注解的译法已约定俗成后,就可省去注解,直接采用拼音来翻译。

(八)增词法

汉语的意合不仅体现在句子层面,还体现在词汇层面,有时仅采用移植法不能充分表达中国特色词的含义,此时可采用增词法把隐含的意义补充完整。如“七绝”是指“七言绝句”,“言”指字数,所以在翻译时增加了“Character”,译为“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又如论文标题“戎昱诗歌用韵考”中“考”字的翻译。结合《现代汉语大词典》中“考“字的解释,可知“考”字此处是“研求”的意思。而这种研求指的是文本研究,因此笔者将其译为“textual research”,增加了“textual”一词。又如“杜诗”的翻译,“杜诗”指的是杜甫的诗,所以要增词,把“杜”译为“Du Fu”,“杜诗”译为“Du Fu’s poetry”。

(九)省略法

汉语词汇与英语词汇很多情况下都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在中国文化特有词汇译成英语时,也常涉及汉语冗余词、范畴词的省略问题,尤其是汉语四字词存在较多的语义重复,词汇冗余的现象。如论文摘要中“非孟者的非孟动机”,笔者将其译为“the motive of scholars opposing Mencius”,按照英语表达习惯,省略了一个重复冗余词“非孟”。又如论文摘要关键词“悲情意蕴”的翻译。笔者将其译为“sorrowful implication”,省略了汉语的范畴词“情”和“蕴”。又如,在摘要翻译中常会见到“加强与提高”的字样,有学者译为“strengthen and improve”,实际上,译为两个当中的一个词即可,“improve”或 “strengthen”。又如翻译论文摘要中的“韵部”一词,在译成英文时,可省掉范畴词“部”,译为“rhymes”即可。

(十)转序法

这也是翻译中国文化特有词汇常用的方法,指在翻译时,改变词汇中相应字的顺序,按英语表达习惯进行翻译。如摘要中“《渑池会》”一词,指的是在渑池的会面,因此编译时按照英文表述习惯,将其译为“Meeting in Mianchi”,就是采用了转序法。又如将《山房随笔》这一典籍译为英文,笔者将其译为“Essays Written in a Mountain House”也采用了转序法。由于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转序法是翻译过程中最为常用的。

无论是采用直译还是意译,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原则,都可能经常涉及增词、减词及转序的情况,这是因为英汉语言思维及结构差异造成的。此外,在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翻译过程中往往不会泾渭分明地使用一种方法,常常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翻译策略的选择也是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的一种特殊的翻译过程”[4](P159)。在翻译过程中,只要译者有足够的责任心、求知欲、探究精神以及足够的耐心,就能避免死译、硬译和胡译乱译现象的发生,使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翻译既地道又传神。

[1]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Nida, E.A.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Languag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6.

[3]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田苗. 基于概念隐喻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

AProbeintoTranslationTechniquesforSpecificCulturally-LoadedChineseTermsintheAbstractsofSocialScienceLiterature

LI 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152061,China)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nslation of specific culturally-loaded Chinese terms of the abstracts in domestic academic journals. Then based on the author’s own translation practice, guided by Nida’s 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f specific culturally-loaded Chinese terms and expounds on some useful transl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compounding, compounding together with notes, explanation, transliteration, transliteration together with notes, amplification, omission, restructuring, etc., aiming at translating specific culturally-loaded Chinese terms vividly and explicitly to promote the sprea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pecific culturally-loaded Chinese terms; translation research; translation techniques

H159

A

2095-0292(2017)04-0073-05

2017-03-26

2013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科文献摘要中国文化特有词汇英译研究”(13E093)

李燕,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翻译研究。

[责任编辑薄刚]

猜你喜欢

意译音译社科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基于字形与语音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