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战略思想对经济战略转型的贡献
2017-02-23刘鹏飞
刘鹏飞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习近平经济战略思想对经济战略转型的贡献
刘鹏飞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习近平经济战略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大势,胸怀全局,立足中国,以史为镜,放眼全球。从找准发展内因、完善创新机制、关注协调发展、促进多边合作等方面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习近平;经济战略;中国经济战略转型;贡献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战略思想指出,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必须高度系统化,结合当今中国国情,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放眼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大格局,在各个方面实现统筹兼顾。这一经济战略思想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做出的贡献十分明显,集中体现在加快内生动力的生成、推动体制创新的发展步伐、增强社会各领域协同推进、加速“一带一路”多边合作等方面,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习近平经济战略思想的核心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执政目标和施政准则,针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系列战略性观点和措施,系统地阐述了其经济战略思想的主要内涵和主攻方向,强势引领中国经济战略的转型与发展。
(一)把握大势,胸怀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针对国内与国际经济发展大势进行详细、客观的分析,他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善于把握大势,紧跟时代潮流,是我们做好包括经济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基础。进一步来讲,站在复兴大业的更高起点,要善于把握大势,掌控时机,顺势而为。当然,在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的同时,又要做到胸怀全局、统筹发展,就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发展是全面的,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1](P11)。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国治理之道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设身处地地分析中国国情,了解并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主要问题,既从宏观上了解、把握全球范围内的时间与空间网络格局,又从微观上协调各生产要素和部门之间的统筹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奏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交响曲。
具体来讲,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都在努力转型升级以适应高速发展的政治经济新形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想要取得又好又快的长足发展,关键就在于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和参悟经济发展之道。在认识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和大趋势的同时,要能够保持顺势发展的姿态,不做随波逐流的嬉戏者,而做扬帆远行的弄潮儿。各级政府领导部门,首先,要具备观察和分析国内、国际形势的两种能力,着力把握好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制约的要素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党和国家面临抉择的时候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这样才能掌控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号准”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其次,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还要具备把握和平共处、和谐发展、合作共赢的能力,通过开展长期合作,共同谋取利益,才能实现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最终形成统筹大局的战略思维。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舞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既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也要统筹全局。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握社会发展主动权,对中国经济的两个大局观进行深刻的阐述,领导中国将世界机遇转变为中国机遇,并将中国机遇转化为世界发展的机遇,实现国与国、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统筹发展,而这种发展关系是良性的、互动的,对中国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这种战略思维明确展现出大局意识和统筹特征。
(二)立足中国,以史为镜,放眼全球
具体来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拥有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基因,在国家治理方面理当立足本国实际,以史为镜,智慧地运用传统文化作为俯视全球经济发展的理论自足。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地汲取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传统治国思想,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作为支撑,既立足中国实际,又放眼全球未来,形成独具特色的理性治国思维,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凝视中国。我们是一个拥有近十四亿人口、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随着1978年以来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和逐步开展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进程走上快车道。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我们的确在经济发展、空间面貌、产业布局方面得到极大优化。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速的发展进程也带来一些诸如地方经济政策制定不尽合理、区域经济发展矛盾突出、贫富差距现象日益明显等多种多样的中国特有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亟须解决。因此,在思考中国经济战略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当今中国社会基本情况,以客观的角度和理智的头脑进行研究和探索,方能找寻适合中国实际发展需求的改革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1](P29)
其次,以史为镜。毋庸置疑,中华文明是世界认识中国的名片,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形成独有的价值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源在于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华文明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方式,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战略转型中,依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共融理念,倡导诚信为本的多方合作,确保区域经济结构改革能够保持同步,从而拉近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幅度,更好地践行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理念,不断探索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最后,放眼全球。习近平总书记具备广阔的全球视野,他强调经济全球化乃是大势所趋,因此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他主张在国际经济实践中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外交原则,倡导“各美其美,天下大同”的全球经济发展理念。“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而不同”是历史这驾马车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倡导“和而不同”的国际观,不仅是出于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原则,还来自中华文明以追求“天下一家”和“世界大同”为最高价值和最高目标的文化传统。
二、对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战略思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战略转型步伐,在加快经济战略转型的进程中有着巨大的贡献。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战略思维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在中国经济战略转型中有着以下四个方面的贡献:
(一)找准发展内因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战略改革的深水区,以往的经济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单纯地依赖外部经济需求来提高社会经济增长速度是靠不住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和劳动力市场,无论是在农业、工业还是第三产业都有着强大的内在需求。在某些经济领域,单纯地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就足以带动该领域资本的快速流动。只有全面开发国内市场的发展潜力,充分调动参与主体的市场积极性,才能为供给侧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刺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内生因素形成,进而生成内生动力。习近平指出,中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根本条件在于从经济发展层面实施战略转型,加快中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发展脚步。如何实现现代化经济强国建设,已经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必须走自主发展、独立发展的道路,经济增长点的出现要依靠内生动力,而内生动力出现的前提在于经济新增长点的出现。因此,我们必须摸清内因,找准症结,方能对症开方。从宏观理论层面来看,在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可以对中国的经济战略转型进行三个方面的内因叩问:一是如何解决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们对于爆炸式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能够驾驭这种物质分配的经济智慧之间的矛盾;二是对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哲学思考,即对现有中国社会经济战略制定的研究和批判,包括但不限于如何对资本的空间流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体的全球交流等经济行为进行的理解和诠释;三是对人类主观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分析,即如何实现对公民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和感受进行的观照与维护。
(二)完善创新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其经济战略思维中内生因素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引导人们从更深层次领悟到经济战略转型应如何着眼、如何强化。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创新是关键。首先,科技创新是強国之路。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2]。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可以利用人口红利和制度红利,借鉴和吸取他国技术为我所用,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发展是短暂的、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直到今天,中国还没有完全摆脱“中国制造”的经济发展瓶颈,我们距离“中国创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不断通过新领域的发展来提升产业经济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必须兼顾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他的经济战略思维向人们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迎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词是生产力。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最为棘手的问题。目前,我国在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建设上还没有完全达到助推中国梦实现的标准,如何用完善的经济体制和机制来为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是我们进行经济战略转型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改革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求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3]。所以,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出发点还是以人为本,着眼点应该在基层。
(三)关注协调发展
在全球化空间生产背景下,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及其之间的不均衡发展状况,以及城市、乡村内部和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状况,构成复杂的当代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现实阻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发展差异巨大。目前,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城市化率分别为55.0%、40.4%、35.7%。在113个特大城市中,东部占45.1%、中部占31.9%,而西部仅占23.0%。这种不均衡的地理发展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首先,人口大量的汇集于东部沿海地区,诸如交通、污染、治安等空间矛盾频繁显现;其次,中西部地区由于发展滞后所导致的劳动力和资本的外流加剧了其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差异化现象进一步显现。二是城乡之间矛盾突出。据不完全统计,1978-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21033元,农民纯收入从133元增加到5919元。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1983年一度缩小为1.7∶1,2001年扩大到2.8∶1,2010达到3.55∶1。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意味着中国的城乡间不平衡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极致,全球城乡收入差距平均约为1.5倍,而我国高达3.3倍,位列世界第一[4]。三是城市内部空间差异问题严重。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空间发展可谓千城一貌,云阁高耸的中央商务区与老旧破败的平民区往往只有一墙之隔。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受外来人口影响,城市内部的社会二元结构也越发凸现,截至2010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1.5亿人,如此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势必会改变原有的城市空间样态,城市中的不均衡发展现象急剧变化、越演越烈。地理不均衡发展导致各经济板块的“先天”优势很难展现出来并交织共享。长此以往,传统的增长模式动力渐失,中国经济增长到了一个转折时期,需要获得新的增长动力。而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型,关键是要调整发展战略思路[5](P63)。习近平同志提出加强区域互通、打造经济新增长极的倡议。具体来讲,就是要重视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为加强区域合作,应该改变“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打破区域分割、各自为战的状况,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走出一条科学持续、协同发展的路子。而且,要把合作发展的功夫主要下在联动上,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联动是推动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而要共赢发展,就是要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6]。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协调发展新理念,这是破解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的金钥匙,协调发展理念强调的是一种整体式的发展、嵌入式的发展、持续式的发展以及和谐式的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用整合思维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打破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思维定式”。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出现,关键在于保持各方面的合作,区域间的合作关系是实现“共赢”重要条件,合作领域越多且合作关系越为密切,就越会加快新增长极的出现。
(四)促进多边合作
随着时代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新的时代背景。当前中国已经发展到一个特定的历史节点,在经济利益已经遍布世界的同时,必须面对日渐趋紧的外部约束,因此亟须在国际上实现战略突破[7](P1005)。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就更要善于利用资源获取更多的全球化红利,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带动更多的国家享受经济全球化的红利。面对这一国际经济发展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多边、多区域、多层次合作的观点,强调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谋求范围更广、领域更宽、层次更深的合作之路,打造中国更为开放的经济发展环境。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可以发现,开放要保持多元化,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不同需求开展多边经济活动,发挥各自资源、技术等领域的优势,确保多边合作能够实现“共赢”,其中,自由贸易区建设就是最有力的说明。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想,把中国共商、共享、共建原则传向世界,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以及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成为中国倡导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原则,增强国际贸易的畅通性、政策沟通的流畅性、道路连通的广泛性,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优势的互补,满足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诉求,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战略思想的缜密性。
三、结语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战略转型直接影响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凝视当下,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全球范围内经济危机频发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实现我国经济战略转型的理论抓手究竟于何处?放眼未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在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经济大环境中应如何自处?是随波逐流任由资本的侵蚀,还是充分研习资本进而利用资本去博弈资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应该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战斗抱负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腾飞应该怎样达成?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战略思想正是以上述问题为着眼点,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2]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脚踏实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3-07-24(1).
[4]从群众关注焦点百姓生活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EB/OL].人民网,2014-12-0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203/c70731-26136534.html.
[4]连玉明.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周天勇.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战略转型与推进改革[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1).
[6]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N].人民日报,2014-02-28(1).
[7]杜德斌,马亚华.“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J].地理研究,2015(6).
AnalysisofcontributionfactorofXIJin-ping’sbigpowereconomicstrategicthinkingtoChinaeconomicstrategictransformation
LIU Peng-fei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Dalian 116024,China)
XI Jin-ping’s economic strategy is rich in connotation and far-reaching in influence. It grasps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It is based on China and takes history as its mirror and takes a broad view of the world. It has made an irreplace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strategy from such aspects as finding the internal cause, perfecting the innovation mechanism, paying attention to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XI jin-ping;big power economic strategic thinking; economic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contribution factor
B262
A
2095-0292(2017)04-0001-04
2017-05-11
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大研究方向项目“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新发展理念”(20161220)
刘鹏飞,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空间政治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孙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