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

2017-02-23雷燮仁

中外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大器楚简大音希声

□ 雷燮仁

“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

□ 雷燮仁

“大器晚成”语出《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90年代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中,“晚”作“曼”,裘锡圭先生为《郭店楚简》一书撰写按语时,已经敏感地意识到,《老子》原文可能并非“早晚”之“晚”。之后有多名学者承袭裘先生的思路,如廖名春认为“曼”义为“無”,与马王堆帛书乙本“免”义同。

“曼”义“無”,见于《小尔雅·广诂》和《广雅·释言》。而清华筒《祭公》公布后,才知道“曼”实际上是“蔑”的通假或同源字,故有“無”义。《祭公》今本之“蔑德”,清华简作“曼德”。

这样,“無隅”、“希声”、“無形”与“曼(免)成”对言,“希”义罕、少、寡,则“曼(免)”很可能应读为表“無”义的“蔑”。

什么是“大器蔑成”?上言“大方無隅”,下言“大音希声”、“大象無形”,“方”与“隅”、“音”与“声”、“象”与“形”,词义皆相关联。“器”与“成”应该也是这种关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盛者,实于器中之名也,故亦称器为盛。”又云:“有所盛曰器。”而“盛”或作“成”。《释名·释言语》:“成,盛也。”故“大器蔑成”应读为“大器蔑盛”,意为“大器”无物可盛,与“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無形”性质完全相同。

这就意味着,我们惯用的“大器晚成”实乃“创造性的误读”,并非《老子》的本义。

(摘自《羊城晚报》)

猜你喜欢

大器楚简大音希声
老子“大音希声”的深层义理
李兰娟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楚简制作技艺
楚简“ ”即“免”的字形依据浅析
楚简二则校读
凯里·欧文 KYRIE IRVING 大器早成
大音希声,温婉如玉 Bowers&Wilkins PX
靳东:我不是大器完成,我在导演就踏实了
大音希声默奉献“氢弹之父”树栋梁——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