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给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2017-02-23许吉如

中外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强则不安全感国民

□ 许吉如

国家给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 许吉如

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你不必非得在别人的国土上,成为优秀个体,才能够被尊重。你就踏实地做个普通人,也会被善待

我想请现场的男生设想一个场景:你的女朋友板着脸站在一边,忽然很委屈地哭出来了。这时候你心里很慌张,你想:“怎么回事呢?上个月看中的包我买了呀,昨天的朋友圈我点赞了呀,前天前女友发过来的短信我删掉了呀。”这个时候大小姐终于开口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安全感了。”

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这是她第101次跟你提出“安全感”这个概念。这时候男生会很沉默,对吧?你女朋友看你不说话她很慌啊,就跑到知乎上发帖,叫“跟男朋友说没有安全感,男朋友不理我了。姐妹们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这种帖子底下,通常会有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司机”说一句废话,而这个废话被你的女朋友誉为真理。

这个“老司机”说:“妹子,安全感不是男朋友给的,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啊!”这个“老司机”说的没有错,生活中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好好工作,会有物质上的安全感;好好学习,会有期末考试的安全感;“不作死就不会死”,会有爱情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本质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今年春天,我们学院组织学生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我选择了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这个国家多灾多难,但又是国际强国,所以我对它充满了兴趣。有两个细节奠定了我对这个国家的看法:第一个细节发生在机场,当时我托运行李。大家都知道托运行李一般不会问你太多问题,但是那一天,以色列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足足半个小时的盘问:“你叫什么?姓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念过什么学校?做过什么工作?去过哪些国家?有过什么梦想?爱过谁?”全部都要问。我觉得被冒犯,因为我是一个普通游客,你为什么要把我当成恐怖分子?

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以色列同学跟我解释,他说:“这是我们以色列航空多年的常态。自从1984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受到国际上各种恐怖势力的袭击,阿拉伯国家至今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地位。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也是最笨的方法,去排查危险。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

第二个细节发生在机舱里。当飞机降落在特拉维夫机场的时候,机舱里响起一阵掌声。我很纳闷,因为整趟旅行非常安全,连气流颠簸都没有。换言之,这是一趟常规到不能再常规的安全着陆。在这种情况下,鼓掌有意义吗?

我的以色列同学又跟我解释。他说:“每一趟航班——无论是国内航班还是国际航班,只要安全着陆,我们就一定会鼓掌。因为我们对于‘安全’有一种执念。‘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展开种族屠杀,我们的父辈不是在逃难,就是在逃难的途中遇难。从那时候起,我们成为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民族。所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重建安全感。”

他的话让我意识到,不安全感,对于他的国家和国民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都是世界强国。但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的生活中,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更不需要因为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

国家层面的安全感,让人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为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于漂泊和恐惧。我在美国的时候,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当他得知我毕业以后就要回国,跟我说:“我很羡慕你,我的国家常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

难民与国民的最大差别,在于你是否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纸冰冷的移民法案上,还是可以轻飘飘地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来。”

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非得在别人的国土上,成为一个优秀的个体,才能够被尊重。你就踏实地做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是一样的。强大的国家能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可以轻装上阵去看世界,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为了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

但即便是有不懈努力的他们,我们的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所以,今日之中国固然强,但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

(摘自《格言》2016年第9期下)

猜你喜欢

强则不安全感国民
本期导读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一直难忘
力量强则寿命长
高地
少年强则国强
袁家村、白村经验启迪农村“破壳”——支部强则集体强,班子强则村子强
不安全感:追溯简易房与避难所
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