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高中教学中的渗透

2017-02-22孙丽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孙丽

【摘要】 语文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语文教学的作用至关重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传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显著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助于高中学生语文学习。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2-103-01

0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陶冶学生文化情操,塑造学生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美好品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材字里行间都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智慧之光,本文在此简要论述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中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文化渗透的具体途径。

一、高中语文渗透传统的重要意义

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素质涵养的外在表现即为综合素质,语文教学文化底蕴丰厚、内容形式多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培养。同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入传统文化还能开拓学生眼界,完善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是增强传统文化影响力度。现阶段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力度越来越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并提升传统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位置,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继承者。

三是提升学生传统文化了解。纵观历史长河,我国传统文化底蕴丰厚,将其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对文化的了解程度,帮助学生培养爱国精神,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认可国家。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祖辈智慧和精神,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高中語文传统文化教学存在问题

一是教师对学生感情陶冶忽视。很多教师认为将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仅仅是让学生背诵名言警句或文言文,并没有重视对其中蕴藏深刻传统文化精神的引导,学生往往难以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实质。这种方式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还不利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只是徒有其表,并没有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二是学生缺少经典名著阅读。在当前高考影响下,学生学习重点都围绕高考进行,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进行名著阅读,学生经典读物阅读量的缺乏造成其难以全面了解名著中描绘的传统文化精神。三是学生过度依赖学习资料。文言文学习是高中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而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便是翻译。现阶段,市场上流转有很多《高中文言文解析》、《文言文翻译》等工具书,很多学生在进行文言文学习时过度依赖资料,导致其自主思考能力缺失,没有深入文中理解其中蕴藏的深刻情感,因而难以吸纳传统文化中的博大精深之处。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途径

(一)深入挖掘课本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精心编排,几乎所有文章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传统的经典之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需深入挖掘课本教材,准确挖掘出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承载之处,在进行知识课程教学基础上,将教学重点转移到文化观念、文学底蕴和文化教育上,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想道德、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渗入其中,更进一步探讨教材中的文化审视点。例如在进行《师说》教学中,重点想学生讲解从师求学的文化内涵。

(二)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高中语文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承载的重要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教师要想将传统文化更好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精神、品质和任人格的陶冶。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多媒体向学生阅读播放周敦颐的《爱莲说》、杨万里的《莲花》等文章,并且在播放的过程中插入与之相适应的优美乐曲,为学生营造荷塘月色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如梦似幻荷塘月色美景更深刻的理解到文中表达的文化内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够让其准确掌握该文章中传达出来的深刻文化内涵,提升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课外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要表现在课堂上,还可以在课外渗透传统文化,这也是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外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增加经典名著阅读量,以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文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教师应首先指导学生学习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尽可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名著,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将名著内容和平时课堂学习的教材内容相联系,实现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相辅相成,增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中的渗透程度;二是提高学生经典名句和古诗文背诵量。教师可规定学生每周、每月、每学期背诵一定量的名言警句和古诗文,除了背诵外还应对其有独到见解和赏析,让学生在感悟中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进而显著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力。

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意识到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要充分发挥课堂主导作用,将传统文化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使学生自觉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 参 考 文 献 ]

[1]温艳.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127.

[2]王君,邱瑰华.人教版高中《语文》助学系统传统文化模块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6,(07):42-44.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