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不“微”
2017-02-22刘赛华
刘赛华
【摘要】 一堂“微课”不是一节浓缩的课堂,而是对一个知识点的展开,做到既精又细,不跳过任何细小的步骤,语言生动有亲和力,引发学生的思考。那又如何做到微课不“微”呢?笔者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微课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2-066-01
0
一、通览文本,把握重点
理解并吃透教材是用好微课的先决条件。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像常规备课那样读通课文,了解编者的意图。实践证明,教学目标越明确,对教材的编写思路理解得越充分,微课的使用才越有效,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才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如在运用《坐井观天》这一课时的教学微课时,首先要明确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学会九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这三个词语的意思,懂得“坐井观天”比喻什么;理解青蛙和小鸟对话的语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通过学文,体会到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真正的实现师生互动,从而实现有计划地组织课堂教学。
二、研究微课,去粗取精
真正理解了教材并弄懂了编者的意图后,我们教师必须全面的浏览微课内容,以熟悉微课的内容和教学思路。如微课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部分,各部分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不但要关注微课中每个教学活动设计的意图和在教用中可能产生的效果;还要特别关注微课中的怎样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看完微课后,思考自己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时哪些部分要重点使用、哪些部分可以以看为主、哪些部分则必须让学生同步参与,做到合理取舍,取其教学精华。
有些地方还要联系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微课中的教学环节与现实有冲突时,我们还要对有些地方加以补充。总而言之,我们授课老师要最大限度地使用微课中的教学场景和现实课堂的场景融为一体。
三、加强遥控,实施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关注微课与班级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与微课上的内容一起深入参与课堂学习,融入微课所设置的教学情境。如微课中的哪些场景、板块应该以学生看为主,哪些内容应让学生边看边做,哪些与微课“互动”或在课堂上同步开展活动;哪些内容只需浏览,哪些内容必须细看;是先整体看一遍还是先局部看。是在看之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还是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根据需要暂停,让他们思考后接着看更有利于学生产生互动都值得教师关注。所以,教师要学会遥控,遥控课堂,遥控学生学习的进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微课中的内容要及时针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纠错,并对有困难的学生实施个别指导。并要在学生反馈中发现认知的薄弱环节,及时实施互动。例如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中,我把对周恩来的了解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放在了课外,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并思考:周恩来为什么小小年纪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在课堂上,我只安排了汇报交流的环节。让孩子们在思考——汇报——交流的环节中去感受周恩来从小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的伟大情怀,并懂得向伟人学习,立下“为祖国富强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四、教学语言,凝练简洁
教师语言在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比如在《父母的爱》教学中,教学语我是这么设计的:
孩子们,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个和父亲之间的小故事。
孩子们,在这个故事中,你从哪些细节感受到父亲对我的关爱之情?
是啊,从一个个不起眼的细节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女儿无私而伟大的爱。这节课,我们就把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写下来,让老师从细节中感受到父母对你们的关爱。
这些教学语言亲切优美,不但调动起孩子们听课的积极性,而且指导作文于无形,在接下来的写作中,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就在字里行间如涓涓细流般流出,沁润心田。
五、课堂板书,简约明了
微课的板书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真正起到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在微型课中,部分板书可以以PPT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例如《父母的爱》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父母的爱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细节生情
简洁明了的板书根据孩子们的汇报交流相机出示,让孩子们更加准确地掌握课堂内容。
六、抓住时机,有效拓展
大部分的微课课件一般只有几分钟,除去了学生自学、练习、作业指导等教学环节。因此,微课教学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和进行拓展教学提供了时间保障。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根据微课的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是其微课运用的一项基本策略。学会运用,评价活动,拓展设计都是微课教学的补充元素。如微课教学中某个环节是让同桌同学相互读读卡片上的生字。这是,我们授课老师就要即时关闭画面,让孩子互读生字卡片就显得更有价值,既增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突出了活动的特点。如在《坐井观天》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拓展活动,让学生想一想,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怎么说。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说话,还会起到微课教学达不到的特殊效果,实现了微课教学与现实教学的有效结合。由此可以看出,微课教学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微课提供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进行合理取舍,还应结合实际进行合理补充,才能更好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协作,使孩子们的个性得以施展。
总之,微课呈现方式灵活,学生易于接受。而运用微课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計,把学生组织起来,把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之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股新的生命力,发挥微课的大作用,使微课不“微”。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应该抓住机会,积极探索实践,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从微课的教学模式中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