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7-02-22喻鸣

医学信息 2016年34期
关键词:出血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喻鸣

摘要: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将对照组65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63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照两组胃溃疡出血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9.23%,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胃溃疡;出血

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中的高发疾病,临床表现为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也可出现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常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1]。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导致胃溃疡患者出现胃内梗阻或胃穿孔的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出现溃疡恶变,不仅影响患者生活水平,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2-3]。本文探讨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26~40岁,平均(21.3±1.5)岁,病程1~5年,平均平均(2.1±0.8)年;观察组63例,男33例,女30例,年龄27~45岁,平均(23.4±1.9)岁,病程2~6年,平均平均(2.9±0.8)年。对比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65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式,以止血配合药物治疗。其治疗过程中为降低胃肠压力,应严禁胃溃疡出血患者进食,同时行水电解质以调节胃溃疡出血患者内部酸碱平衡,并联合抗生素药物避免出现感染及酸中毒;待胃溃疡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感染幽门螺杆菌显示阳性的胃溃疡出血患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以灭杀幽门螺杆菌;同时根据胃溃疡出血患者出血情况进行止血,可采用冷生理盐水洗胃法止血,并口服止血敏及维生素K,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应及时输液输血避免患者休克,同时联合注射奥美拉唑钠,静脉滴注时间为30 min以上。并给予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抑酸治疗,同步给予胃粘膜办户籍对胃粘膜进行保护。

1.2.2观察组 63例胃溃疡出血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溃疡类型及部位采用不同术式手术治疗。对I型胃溃疡出血患者应用远端胃部的溃疡部分切除;II型胃溃疡出血患者应用远端胃大部的切除手术,切除部分>65%;III型胃溃疡出血患者在应用端胃大部的切除手术基础上,为检测胃溃疡出血患者溃疡的性质,应给予冰冻切片的活检,排除恶性溃疡病变后,应按照对良性溃疡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根据胃溃疡出血情况及手术出血情况及时补液输血,并利用胃管引流胃液,以减少胃肠道压力,并观察引流胃液的量、颜色及性质;术后,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及灭杀幽门螺杆菌。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缓解,胃镜显示溃疡出血面无减小,部分患者出现溃疡面增大、加重;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胃镜显示溃疡出血面已减小减轻,溃疡类型已下降;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胃镜显示溃疡溃疡类型已下降2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有例数×100%[4-5]。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胃溃疡出血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胃溃疡出血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胃溃疡出血患者治疗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胃溃疡是目前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胃溃疡临床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多在进食后1 h内出现,部分患者临床以出血、穿孔及梗阻的并发症为首发症状[6]。胃溃疡的发病机理为,在正常状态下,胃粘膜的攻击因子及保护因子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当外界破坏因素增强时,攻击因子也在增强,同时削弱保护因子的保护能力,胃粘膜便会因遭受破坏而引起相应的病理变化[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胃溃疡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保守治疗中采用抑制胃酸分泌效果的相关药物来修复被破坏的胃粘膜,从而改善胃溃疡出血患者疾病状况,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药物作用阻碍胃酸分泌,但起效效果较慢,并且不适用于胃溃疡出血症状及检测有幽门螺杆菌的胃溃疡出血患者,当胃溃疡出血患者出血量比较大时,保守治疗止血效果甚微;手术治疗是根据胃溃疡出血患者溃疡类型及部位采用不同术式实施治疗的方式,其作用机制在于可在短时间去除患者溃疡病变部位,从而减少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的胃泌素的分泌,同时针对检测有幽门螺杆菌的的胃溃疡出血患者具有确切的清除效果,并且由于手术治疗中对患者的出血症状的抑制速度较快,可有效避免由于过量出血而引发的其他并发症。

综上所述,在治疗胃溃疡出血患者的方式中,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保守治疗的效果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宝怀.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0):2113-2114.

[2]郑锦桥.手术与保守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5):47-48.

[3]庄国辉,白庆鹤.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5):19-20.

[4]刘锡文.胃溃疡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2):150-152.

[5]姚清海.胃溃疡患者手术与保守治疗效果比较[J].医疗装备,2015,28(9):134-135.

[6]尹燕静.奥美拉唑辅助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6,14(1):74-75.

[7]方洁,陈军,严进红.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再出血的因素[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4):65-67.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出血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