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步放化疗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2017-02-22汪云俞根

医学信息 2016年34期
关键词:毒副反应同步放化疗

汪云++俞根

摘要:目的 分析同步放化疗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同步放化疗组(30例)和序贯放化疗组(30例),给予同步放化疗组患者应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序贯放化疗组患者则应用序贯放化疗方案治疗。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序贯放化疗组(P<0.05),毒副反应略高于序贯放化疗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强毒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同步放化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毒副反应

肺癌是我国所有的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类型,而在所有的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据了总数的80%左右[1]。由于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在病情确诊的时候往往已步入晚期,此时已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临床一般采用放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2]。本文旨在分析同步放化疗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的60例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同步放化疗组(30例)和序贯放化疗组(30例),同步放化疗组中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为41岁~79岁,平均年龄(61.67±12.28)岁,有14例鳞癌,6例大细胞肺癌,10例腺癌;患者的分期情况为:有14例为TNMⅢA期,另外16例为ⅢB期;序贯放化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39岁~80岁,平均年龄(60.89±12.53)岁,有13例鳞癌,5例大细胞肺癌,12例腺癌;患者的分期情况为:有15例为TNMⅢA期,另外15例为ⅢB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其中,放疗所使用的仪器为北京大恒计划系统北京6 m加速器,每次治疗的用量为3 Gy,放疗5次/w,持续放疗17次左右,总剂量为52 Gy左右。给予同步放化疗组患者应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化疗方案为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详细方法为:第1 d使用多西他赛,用药剂量为75 mg/m2;同时使用顺铂,剂量为75mg/m2,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分3 d平均给药,持續用药3 w~4 w为一个周期;序贯放化疗组患者则应用序贯放化疗方案治疗,序贯放化疗组先采用以上的化疗方案持续治疗四个周期,待患者结束化疗后的2 w内进行放疗。

1.3效果判定标准 本组效果判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其中,病灶完全消失并保持在1个月以上则判定为完全缓解,病灶体积缩小50%以上并维持1个月以上判定为部分缓解,病灶体积缩小低于50%并维持在1个月以上则判定为稳定,病灶体积出现增大或者出现新的病灶则判定为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0%。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序贯放化疗组(P<0.05),毒副反应略高于序贯放化疗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为常见的肺癌类型,由于患者在早期的时候没有典型症状,在病情确诊的时候往往已步入晚期,无法通过手术根治,该类患者只能通过放疗及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3]。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和深入的研究表明[4],采用化疗和放疗相结合的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其治疗效果显著由于单独放疗或化疗。主要是由于单纯的采用放疗或化疗并不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原发灶远处转移,这也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核心点,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局部控制率及降低远处转移率,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通过本次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与序贯放化疗治疗方案相比较,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放化疗的同步进行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强度,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导致远处或者局部病变的亚临床转移灶出现治疗的延迟。临床研究表明,采用放疗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促使部分肿瘤细胞体积缩小,而这种方式也会促使残留肿瘤细胞血液供应改善,所以在放疗后会出现肿瘤细胞的加速增殖,从某种角度上讲,放疗的方式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对于病情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如果在放疗的时候同时实施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则可以有效的杀灭快速增殖的细胞,从而有效的抑制放疗后肿瘤细胞的加速再增殖,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5],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放疗作用对象一般是G1、G2、M期肿瘤细胞,往往对S期细胞不会产生明显作用,而化疗药物则有效的弥补了这一缺陷,该药物主要是针对S期细胞。多西他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单药有效率可达到40%左右,而通过联合顺铂的方式则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在放疗的同时同时给予以上两种药物可显著提高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剂,获得理想的用药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同步放化疗在提高了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毒性反应,而通过给予患者相应的处理后一般都可以缓解,患者不需要中途停止治疗,而这种方式则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同步放化疗组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序贯放化疗组(P<0.05),毒副反应略高于序贯放化疗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同步放化疗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强毒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庆忠,刘月娟.放化疗同步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261-262.

[2]占艳飞.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15-117.

[3]张阿桥.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66-67.

[4]湛永滋,黄昌杰,黄剑峰,等.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07,17(7):524-526.

[5]陈科,朴勇瑞,谢国明,等.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420-2421.

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毒副反应同步放化疗
晚期直肠癌口服希罗达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观察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沙利度胺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探讨希罗达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
奈达铂与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差异
局部进展期肺癌同步化疗后序贯化疗的疗效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对缩窄型食管癌临床疗效观察
新辅助化疗、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对照分析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毒副反应与临床疗效
榄香烯注射液在肺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及化疗后毒副反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