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
2017-02-22文/郭宪
文/郭 宪
东方朔
文/郭 宪①
责任编辑:江 冬
赵松:作家、评论家,辽宁抚顺人,现居上海。已出版小说、随笔集《抚顺故事集》(广东人民出版社)、《空隙》(上海人民出版社)、《细听鬼唱诗》(中州古籍出版社)、《积木书》(河南大学出版社)、《最好的旅行》(北京大学出版社)等。
东方朔②,字曼倩。父张夷,字少平,妻田氏女。夷年二百岁,颜如童子。
朔母田氏寡居,梦太白星临其上,因有娠。田氏叹曰:“无夫而娠,人将弃我。”乃移向代郡东方里为居。五月旦③生朔,因以所居里为氏,朔为名。朔生三日而田氏死,时景帝三年也。邻母拾而养之。年三岁,天下秘谶,一览暗诵于口,常指撝④天下,空中独语。
邻母忽失朔,累月方归,母笞之。后复去,经年乃归。母忽见,大惊曰:“汝行经年一归,何以慰我耶?”朔曰:“儿至紫泥海,有紫水污衣,乃过虞渊湔⑤浣,朝发中返,何云经年乎?”母又问之:“汝悉是何处行?”朔曰:“儿湔衣竟,暂息冥都崇台⑥,一忽眠。王公饴儿以丹粟霞浆,儿食之既多,饱闷几死,乃饮玄天黄露半合⑦,即醒。既而还,路遇一苍虎,息于路旁。儿骑虎还,打捶过痛,虎啮儿,脚伤。”母悲嗟,乃裂青布裳裹之。朔复去之,去家万里,见一枯树,脱向来布裳挂于树。布化为龙,因名其地为“布龙泽”。
朔以元封⑧中游濛鸿之泽,忽见王母⑨采桑于白海之滨。俄有黄眉翁,指阿母以告朔曰:“昔为吾妻,托形为太白⑩之精。今汝亦此星精也。吾却食吞气,已九千余岁。目中瞳子,色皆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岁一反骨11洗髓,二千岁一刻肉伐毛。自吾生,已三洗髓、五伐毛矣。”
(选自《洞冥记》)
【注释】
①郭宪(生卒年不详):字子横,汝南(今属安徽太和县)人,东汉光武帝拜为博士,建武七年升任光禄勋,为人刚直。②东方朔(公元前154—公元前93年):字曼倩,西汉厌次县(今山东惠民县)人,辞赋家,在汉武帝时期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汉武帝前谈笑取乐。③旦:指农历的每月初一,与“朔”同义。④撝:同“挥”。⑤湔:洗。⑥冥都崇台:冥府的高台。⑦合:通“盒”。⑧元封:汉武帝年号(公元前110—公元前105年)。⑨王母:西王母。⑩太白:太白金星。11反骨:换骨。
【赏读】
这个故事可以算作是“东方朔前传”,把东方朔为什么不是凡人的原委讲述了出来。讲这样的故事,只有奇中生奇才能吸引人。因此作者开篇写东方朔家世时,制造的第一次惊奇,就是东方朔的父亲竟然是张夷——姓张,而不是姓东方。然后,第二次惊奇随即出现,张夷是个活了二百岁、保持着儿童样子的奇人。
第三次惊奇,是张夷死后,寡居的田氏怀了孕。寡妇怀孕,在任何时代都会是比较难堪的事。但田氏声称自己是梦到太白金星才有孕的。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圣经》里圣母玛利亚无玷而孕的故事——让玛利亚怀孕的不是世间凡人,所以耶稣也不是凡人。田氏因梦到太白金星而孕,这样的神奇说法固然可能会缓解一些舆论的质疑,但终归不会长期有效。所以她选择离开家乡,然后让儿子以地名“东方”为姓。而实际上,太白金星,也就是启明星,本来也是早晨出现在东方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把东方朔写成是太白金星,很可能是从东方这个姓反推出来的。
第四次惊奇,是东方朔被邻妇收养之后,长到三岁时发生的。在说东方朔三岁就有让人惊奇的表现之前,顺便先说一下“三”。东方朔生下三天,母亲去世;当时是汉景帝三年;然后是他长到三岁开始有令人吃惊的事。作者连续用了三次“三”,显然不是无意的。天、地、人,是“三”。《易经》里的乾卦,写出来,也是“三”,而乾象征着天。“三”是中国古代文化里重要的大数字。作者这样用“三”来叙事,其实就是想暗示,东方朔是上天赐给人间的孩子,注定是个奇人,或者说他不是凡间的人。“年三岁,天下秘讖,一览暗诵于口,常指撝天下,空中独语。”就是说,东方朔三岁时,就什么都明白了。那么接下来他还会有什么让人惊奇的表现?
随后发生的是东方朔离家出走、回来、再出走的故事,可以说是次次让人惊奇。初次出走,离家几个月才回来,养母只是打了东方朔。至于他当时几岁,去哪里了,看到过什么,经历了什么,靠什么活下来的,作者都省略了,留给读者去想象。其叙述的重点,是接下来发生的东方朔离家一年再回来讲的经历。而这一段描述,特别精彩。当然,让养母觉得悲喜交集的是,这孩子离家出走一年,竟然还能回来。她这次没有再打东方朔,只是问他,你这样做对得起我么?东方朔这次是不能不讲了。有意思的是,他是将其当成平常事来讲的,完全是孩子的语气。他说我是早上出去,在紫泥海弄脏了衣服,然后在虞渊洗了一下,中午就回来了啊。言下之意是,怎么会是一年呢?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意思是东方朔去的,并非凡间之地。
东方朔见到了什么呢?他在冥都崇台睡了一觉,然后有位王公贵族或者王先生吧,给他吃了粟丹霞浆,估计就是粟米汤之类的,还把他撑到了,接着又喝了半盒玄天黄露,就醒了,原来是个梦。他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一只灰白色的老虎伏在路边,就骑了上去,像骑驴一样回家来了,结果因为捶打老虎重了,被它咬伤了脚。讲到这里,估计他的养母已经完全惊呆了,但知赶紧从青布衣裳上扯下一块布,很伤心地叹息着给他包上伤口。这一段写得特别感人,她知道这个孩子不是凡人,可能下次离开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但眼下能做的,也就是给他包扎伤口了。果然,东方朔再次离家,就是万里之外了,他把自己的布衣裳挂在树上,算是与过去彻底道别了,结果这衣裳就变成了龙。
到汉武帝元封年间,东方朔去濛鸿泽游玩,在白海之滨看到西王母在那儿采桑。然后有个黄眉老头儿就指着王母告诉东方朔,“过去她是我妻子,我呢是太白金星的化身,你也是太白金星。我什么都不吃,只吐纳呼吸,已经九千多年了。你看我的瞳孔,都是青色的光,我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每三千年,我会换一次骨头骨髓,每二千年我换一次肌肤毛发。从我生来到现在,已换过三次骨头骨髓、五次肌肤毛发了。”这里其实就是在最后交代一下,东方朔的真正父母,原来是太白金星跟王母。王母是神仙,自是不必多说了,黄眉老头相当于半人半神的状态,所以虽然长生不死,但也还是要换骨头骨髓和肌肤毛发,言下之意,就是东方朔也类似于此。
在这篇短小的文章里,作者极尽想象和夸张,重塑了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对人和事物予以独特而又新鲜的“阐释”,这不就是我们对于写作的一种重要期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