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工匠精神”
2017-02-22刘冲
呼唤“工匠精神”
2017年1月15~18日,习近平主席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新的合作协议,拓展新的合作空间。在访问瑞士的前夕,1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媒体发表题为《深化务实合作 共谋和平发展》的署名文章,并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由此,国人再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以精良的制造业扬名世界的瑞士,“瑞士制造”更是成为国内媒体和大众思考、热议的话题。
众所周知,瑞士作为一个面积仅有4万平方公里(略大于我国海南省的陆地面积,且资源匮乏,生产生活所需能源、工业原料主要依赖进口)的中欧小国,却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从巧克力、奶酪到手表、军刀,再到其他精密机械,“瑞士制造”都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那么,“瑞士制造”扬名立万的成功要素究竟是什么?非同一般的“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简而言之,就是爱岗敬业、专注严谨、精益求精的意识、思维和理念。正是凭借全民族对专业技能、质量和品质锲而不舍的追求,在一代又一代瑞士工匠的智慧和汗水的浇灌下,才造就了“瑞士制造”的巨大成功。
反观国内,经过二三十年高歌猛进式的快速发展,当包括眼镜制造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以“价廉物美”享誉世界时,我们也无可避免地必须面对低档次、低附加值的无奈和尴尬,品牌缺失更是成为不少眼镜制造企业挥之不去的缺憾和梦魇。造成上述尴尬和问题的因素当然多种多样,尽管品质和质量的低档和乏善可陈是被广为诟病的表征,但从更深层次的社会层面特别是文化层面来看,“工匠精神”的缺乏无疑是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李克强总理的首倡和论断,深刻反映了当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既是时代的呼唤,也代表了广大制造业同仁共同的呼声,可谓切中时弊,振聋发聩!也正因为如此,前不久,在《咬文嚼字》杂志发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中,“工匠精神”成为红遍2016年的流行语之一。
必须指出的是,“工匠精神”的产生,绝非一日之功,更不能自然生成,它一方面有赖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日积月累,另一方面更有赖于科学严谨的教育体系的诱导和培育之功。以瑞士为例,之所以能够孕育出经久不衰且日久弥新的“工匠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国独特的“学徒制”职业教育,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没有升学压力,整个社会尊重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在瑞士,年轻人初中毕业后,75%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学校,成为“学徒”。通过师徒相授的方式,那些只能意会的制造知识和技能得以传承。此外,在职业学校里,“老师”和“学生”完全是“没大没小”的平等关系,其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正是这种传承了一百余年的教育方法,打造出了超迈全球、独一无二的“工匠精神”,进而创造了“瑞士制造”的奇迹。
在国内眼镜制造领域,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师徒相传”的传统教育方式,这原本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曾对行业工艺技能的传承发挥过重要作用。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这种教育方式或许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弊端,但简单地将其斥为原始、落后而完全加以否定,绝非明智之举。瑞士的经验告诉我们,传统的不一定就是落后的,原始的也不一定就是无用的。鉴于眼镜行业工艺生产和行业生态的特殊性,“师徒相传”的“学徒制”本身并不代表落后,关键在于“学什么”“怎样学”。从培育“工匠精神”、适应转型升级的需要出发,除了传授眼镜制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培养学徒树立爱岗敬业、专注严谨、精益求精的意识、思维和理念,应当成为重中之重。在这种理念之下,就必须摒弃心浮气躁的学风和工作作风,而代之以坚定执着、精益求精的学风和工作态度。与此同时,还应倡导独立思考的创新能力。因为,开拓创新与坚定执着从来就不矛盾,而且开拓创新本身就是精益求精的必然结果。
时代催生“工匠精神”,行业呼唤“工匠精神”。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不仅是瑞士工匠的座右铭,更应当成为“中国眼镜制造”同仁深入骨髓、传之永远的精神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