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脑外伤患者优质护理效果分析

2017-02-22李艳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脑外伤优质康复

李艳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济院区 郑州 450000

·护理体验·

急诊脑外伤患者优质护理效果分析

李艳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济院区 郑州 450000

目的 分析急诊脑外伤患者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01—2015-01收治的急诊脑外伤患者9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结果 2组治疗后焦虑评分均下降,生活能力评分均上升,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焦虑评分(44.5±9.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7.6±7.1)分,生活能力评分(70.7±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5.4±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嘱率(89.8%)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康复率(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6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患者优质护理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还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情况,提高其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脑外伤;优质护理;护理效果

脑外伤在临床上属于创伤性疾病,是创伤外科的一种常见症状。其发病原因多因外部暴力作用于头部,导致颅脑受到严重伤害,从而损害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1-2]。报道显示,优质护理对急诊脑外伤患者的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在治疗过程中的遵医嘱性,还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情况,提高其生活能力[3-4]。我院对急诊脑外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01—2015-01收治的急诊脑外伤患者9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男31例,女18例,年龄25~55岁,平均34.1岁;高处坠落11例,车祸25例,重物砸伤10例,跌伤3例。对照组49例,男33例,女16例,年龄24~57岁,平均35.3岁;高处坠落12例,车祸27例,重物砸伤5例,跌伤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同意书,同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颅内降压,控制感染,支持营养,切开气管,维持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等。优质护理:(1)入院阶段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现心率过快、脉搏细弱、血压持续呈低水平状态,说明肾脏损伤,需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如患者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一定要确保其呼吸保持畅通,密切观察瞳孔变化情况以确定是否有脑病史。若瞳孔光反射现象消失,出现针尖状缩小,同时有明显的意识障碍出现,就可诊断为早期脑病,与此同时尽快告知医师,配合其对患者进行诊治。(2)苏醒阶段护理:在患者恢复意识后,应注意补充肠胃营养,应用强迫进食达到补充机体营养,避免出现体质衰弱。定期用温水为患者擦拭身体并帮助翻身。对于出现高热症的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达到加速意识恢复。如患者出现咳嗽或吞咽的反应时,应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同时要让患者尽快发音。(3)恢复阶段护理:在伤后3~6个月对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进行针对性锻炼,让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能够快速有效的恢复。(4)心理护理:患者在苏醒阶段易因病情的影响出现焦虑、急躁、恐惧、悲观、抗拒等情绪,因此在治疗中要注意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引导,根据自身的感受实施相关应对措施,最终达到消除患者内心的顾虑,积极配合相关的治疗工作。

1.3 观察指标 (1)满意度评定标准:我院采取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调查内容:关于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心理、饮食及住院环境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90分则为非常满意,80~90分则为满意,60~70分则为一般,60分以下则为不满意,其中满意度=(高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2)焦虑评价量表:采用4级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1为没有或很少有;2为有时有;3为大部分时间有;4为大部分时间或随时都有。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以上。(3)生活能力评分:根据每个项目的帮助情况以及程度分为4个等级,总分为100。独立:100分;轻度依赖:75~95分;中度依赖:50~70分;重度依赖:25~45分;完全依赖:0~20分。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焦虑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焦虑评分均下降,生活能力评分均上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焦虑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2.2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2.3 2组治疗后遵医嘱性比较 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后,观察组遵医嘱率(89.8%)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后遵医嘱性比较 [n(%)]

2.4 2组治疗后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后康复效果比较 [n(%)]

3 讨论

脑外伤作为一种创伤性的疾病,是创伤外科的常见症状,属于多发病且病情复杂多变。因此在救助此类患者时,对其的护理方法和救治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的伤口,改善预后[5]。急诊脑外伤患者在严重情况下会休克或昏迷,这会导致患者脑内出现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导致继发性的脑损伤,因此,在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要及时纠正,尽量避免脑内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6]。

脑外伤由于发病突然,且病情变化快,一般发生于交通道路或工作现场。在患者送往医院后,迅速在第一时间观察患者的病情,且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7-8]。优质护理以患者的健康为宗旨的优质护理,不仅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还提供增强患者体质的营养护理,让患者处于一种良性的恢复氛围中[9-10]。本文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患者,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优质护理改变了传统护理中盲目且机械的执行各项护理内容的常态,做到了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护理工作内容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患者所要求的需要,提供给患者足够的关怀及体贴,让其摒弃内心的抗拒和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11-12]。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优质护理患者的遵医嘱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的患者。且因优质护理治疗后患者的遵医嘱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因在优质护理的治疗下,患者体会到被医院及护理人员关心、关注,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安全感和满足感[13]。因此,其康复率也远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本文还发现,观察组焦虑情况和生活能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优质护理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治疗前出现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急诊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还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情况,提高其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1] 马慧丽,季雪莲,冀会萍.优质护理模式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5(15):3 832-3 833.

[2] 杨英珍,苏斯丽,王琳,等.优质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7(18):670-673.

[3] 张彩霞,郑建萍,杨东,等.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手术部位感染影响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8(24):4 606-4 608.

[4] 刘剑.重度脑外伤患者的近期康复效果及长期预后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8(20):756-759.

[5] Nichol A,French C,Little L,et al.Erythropoietin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15,16(1):528.

[6] Evans TM,Jaramillo CA,Sataranatarajan K,et al.The effect of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n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athology in wild-type mice and the G93A mutant mouse model of motor neuron disease[J].Neuroscience,2015,29(8):410-423.

[7] 李天萍,杨绍国.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2,14(39):3 561-563;562.

[8] 谢家兴,张小年,魏娜.脑外伤恢复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8(18):780-782.

[9] Boucher NA,Mcmillen MA,Gould JS.Agents for change:nonphysician medical providers and health care quality[J].Perm J,2015,19(1):90-93.

[10] 吴芷芷,李红玉.家庭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脑外伤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2,28(41):3 011-3 013.

[11] Batty R,Francis A,Thomas N,et al.Verbal fluency,clustering,and switching in patients with psychosis follow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PFTBI)[J].Psychiatry research,2015,227(2-3):152-159.

[12] 张登科,徐水琴,苏巧荣,等.脑外伤患者心理推理能力缺陷的认知性和技巧性干预:一项12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2(12):906-912.

[13] 冯珊珊,张登科.不同病情脑外伤照顾者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差异[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17(23):76-80.

(收稿2016-07-05)

R473.74

B

1673-5110(2017)02-0125-03

猜你喜欢

脑外伤优质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