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疗效观察

2017-02-22杨生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达拉神经功能脑梗死

姜 瑞 杨生龙

1)西宁市医疗机构药事服务监督管理中心 西宁 810000 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西宁 810000

依达拉奉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疗效观察

姜 瑞1)杨生龙2)

1)西宁市医疗机构药事服务监督管理中心 西宁 810000 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西宁 81000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给组组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SOD水平比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提高(均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NHIS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相比,能显著提高体内抗氧化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

依达拉奉;阿魏酸钠;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情危重,患者预后差。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的氧自由基清除剂,是治疗脑梗死的常见药物。近年来,药物联合治疗被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中[1-2]。本研究使用依达拉奉联合阿魏酸钠治疗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1)患者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均为首次发病,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2)经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梗死灶。患者排除脑出血,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3)排除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

1.2 一般资料 2014-07—2014-12我院住院治疗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脑梗死患者7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2~75岁,平均56.2岁;局灶脑梗死30例,多发性脑梗死9例。治疗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43~78岁,平均55.8岁,局灶脑梗死31例,多发性脑梗死7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设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抗凝,稳定血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并积极治疗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在此基础上,2组行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江苏先声制药有限公司)60 mg 加入生理盐水 250 mL中静滴,1次/d,连用 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魏酸钠(华北制药)3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d,连用14 d。

1.4 观察项目 治疗2周后,所有患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测定。在治疗后2周及4周,采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治疗4周后,行疗效判断[3]: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死亡。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此外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等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2 结果

2.1 2组SOD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SOD水平比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NH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评分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评分均继续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2组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SOD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P>0.05;与治疗前比,**P<0.05;与对照组比,#P<0.05

表2 2组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P>0.05;与治疗前比,**P<0.05;与对照组比,#P<0.05

2.3 2组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84.6%,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疗效比较 (n)

2.4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4例患者注射处皮肤红肿,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脑局部血管闭塞引起的灌注量减少,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包括炎症因子,促炎症因子,氧自由基的释放,最终导致脑细胞的凋亡及坏死[4]。目前针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药物治疗等。由于溶栓治疗需要特殊设备,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且受到患者体质,家庭条件及治疗时间窗的限制,目前难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依达拉奉为氧自由基清除剂,可减轻氧化反应,缓解脑水肿及血管内皮损伤,为急性脑梗死的首选药物[5]。近年来,不同学者均报道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从而达到协同治疗作用。阿魏酸钠为桂皮酸的衍生物,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内皮素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脏疾病及脑血管疾病[6-7]。本研究使用依达拉奉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2周后,2组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均P<0.05),且2组相比,治疗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为反映体内抗氧化酶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该结果说明联合治疗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清除自由基,发挥抗氧化及保护脑细胞的作用[8]。但治疗2周后,治疗组NHIS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能的原因为SOD水平的增高与评分的改善存在时间窗。治疗4周后,治疗组NHIS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联合治疗报道不一致[2]。可能的原因包括本组患者病例数较少,高龄患者比例较多,观察时间较短等。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相比,能显著提高体内抗氧化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

[1] 周萍萍,杨青兰,高晓艳,等.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5):583-584.

[2] 何琼,伍有权.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24):4 733-4 734;4 757.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4] 王新文,董力群,王文安.醒脑静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239-241.

[5] 李晓华,江玉霞,齐国海,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99-101.

[6] 王娟.阿魏酸钠与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5):508-509.

[7] 宗俊峰,于挺敏.奥扎格雷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经济学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4(4):683-686.

[8] 常颖,韩秋果,杨宏.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SOD、MDA、CAT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10):1 871-1 872.

(收稿2016-07-09)

R743.33

B

1673-5110(2017)02-0099-02

猜你喜欢

达拉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