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实验指标变化的研究

2017-02-22尹晓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脑出血血栓脑梗死

尹晓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南阳 473058

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实验指标变化的研究

尹晓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南阳 473058

目的 探讨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实验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4-01—2015-10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32例和急性脑梗死28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检测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MA(血栓最大幅度)、凝血综合指数(CI)等指标。结果 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健康组K值、Angle、MA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健康组R值大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出血组、健康组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健康组CI值小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出血组、健康组C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不同出血量组患者K值、Angle、MA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C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不同亚组患者K值、Angle、MA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C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处于相对低凝状态,急性脑梗死患者处于相对高凝状态。脑出血和脑梗死不同亚组之间凝血状态也存在显著差异。TEG监测脑血管病变患者的凝血状态较为便捷、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出血;脑梗死;血栓弹力图;凝血;价值

脑血管病变发病率很高,我国脑血管病变发病率每年以7.8%的速度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2]。脑血管病变中最常见的是脑梗死和脑出血,其中脑梗死发病率高达50%以上,居于首位[3],脑出血发病率20%~30%,仅次于脑梗死,病死率高于脑梗死,居于脑血管病变病死率的首位[4]。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均存在凝血异常,但既往评估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凝血状态指标,如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均只能孤立地反映某个时间点机体的凝血状态,无法连续动态监测机体整个凝血过程[5]。近年来,血栓弹力图(Thromhelastograph,TEG)被用于临床,其优势是可以动态反映整个凝血过程,因此对机体凝血状态的评估更为准确、科学[6]。本研究探讨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TEG实验指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01—2015-10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32例和急性脑梗死28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脑出血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7]。急性脑出血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0~75岁,平均50.14岁;体重指数(21.69±3.54)kg/m2;其中高血压史10例,糖尿病史10例。急性脑梗死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20~75岁,平均51.75岁;体重指数(21.15±3.42)kg/m2;高血压史7例,糖尿病史6例。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75岁,平均49.37岁;体重指数(22.64±3.72)kg/m2。3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入组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出血与脑梗死,符合脑出血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7];年龄20~75岁,发病48 h内来我院就诊。

1.2.2 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血液病、肿瘤或外伤引起的脑出血;近期急性感染;急性脑出血后脑梗死患者或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有精神疾病史;有酒精药物滥用史。

1.3 研究方法

1.3.1 标本采集:入院后6 h内抽取病例静脉血 3 mL,置于EDTA-K2 真空管内送检,以厂家配套的高岭土激活剂混匀并静置后激活。

1.3.2 TEG监测:将测定杯放入北京中兴 TEG YZ5000 型弹力图仪,杯中加入 20 μL 0.2 mmol/L 的氯化钙,随后加入激活的样本,测定杯进入检测通道后在 37℃恒温下以 4° 45′角度旋转,仪器自动描记 TEG 图像及参考值。检测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MA(血栓最大幅度)、凝血综合指数(CI)等指标。

2 结果

2.1 3组血栓弹力图指标比较 3组K值、Angle、MA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健康组R值大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健康组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健康组CI值小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健康组C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血栓弹力图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脑出血组比较,#P<0.05

2.2 脑出血组不同出血量血栓弹力图指标比较 脑出血不同出血量组患者K值、Angle、MA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C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脑出血组不同出血量血栓弹力图指标比较

2.3 脑梗死组不同亚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比较 脑梗死组不同亚组患者K值、Angle、MA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C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脑梗死组不同亚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比较

3 讨论

机体血液的凝固是个动态过程,既往反映血液凝固的凝血酶原、凝血时间、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只是反映某个时间点机体血液凝固状态,无法动态的反映机体凝血过程,因此对相关疾病的诊断价值较小[8-9]。TEG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方法,可反映机体凝血及纤溶的过程[10],由于是对凝血整个过程进行监测,因此相较传统凝血功能检测,它够更为直观、准确地反映血液的凝固状态[11-13]。本研究重点探讨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TEG的变化及区别。

本研究显示,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健康组3组间K值、Angle、MA等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组、健康组R值、C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值大于脑梗死组,CI值小于脑梗死组(P<0.05)。本研究中脑梗死组R值、K值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表明脑梗死患者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活性均明星增强,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推测与下述因素有关: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小板黏附性升高,大量凝血因子被激活,纤维蛋白水平升高[13]。本研究中,不同脑梗死亚组之间,R值、K值、Angle、MA、CI值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脑梗死亚组之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程度不一样,凝血状态存在很大差异。

脑出血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属于非外伤性出血,其发病与脑血管病变有关,占脑卒中的20%~30%。本文脑出血组患者Angle值、 MA值低于健康人群,而K值高于健康人群。表明脑出血患者处于相对低凝状态,推测与脑出血后凝血、纤溶系统被激活,凝血物质消耗有关。本研究不同出血量的脑出血患者Angle值、MA值、K值也存在很大差异。推测与下述因素有关:脑出血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被激活,出血量越大,凝血、纤溶系统越活跃,导致纤维蛋白原大量消耗,生成血栓并继发纤溶亢进[14]。

本研究发现,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患者R值、Angle值、MA值、K值、CI值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患者R值、 K值小于脑出血患者,Angle、MA、CI值高于脑出血患者,提示脑梗死和脑出血凝血状态明显不同。脑梗死患者凝血因子、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强,机体血液高凝,而脑出血患者则处于相对低凝状态,推测与两者发病机制不一样有关。

综上所述,急性脑出血患者处于相对低凝状态,急性脑梗死患者处于相对高凝状态。脑出血和脑梗死不同亚组患者之间凝血状态有显著差异。TEG监测脑血管病变患者的凝血状态较为便捷、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Jiao L,Chu C,Zhou S,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copept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J].Expert Rev Neurother,2015,1(12):1-8.

[2] 华威,吴鹤,周敏,等.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梗死后少突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44(5):323-328.

[3] 孔德燕.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与循环内皮微粒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6):610-612.

[4] 陈佳,梁燕玲,郑翾,等.超声介导微泡携带激肽原酶靶向治疗技术对实验性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再生及血管新生的影响[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1):55-60.

[5] 周熙琳,梁辉,黄洁杰,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血小板聚集率和D-二聚体相关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4):459-462;467.

[6] 李双涛,于长春,张晶,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4):52-55.

[7]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8] Raimund,Helbok Alois,Schiefecker Ronny,et al.Early brain injury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 multimodal neuromonitoring study[J].Critical care(London,England),2015,19(1):809-810.

[9] 王全懂,秦佩媛,李松,等.应用血栓弹力图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2):1 292-1 294.

[10] Seino H,Wu Y,Morohashi S,et al.Basic helix-loop-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 DEC1 regulates the cisplatin-induced apoptotic pathway of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cells[J].Biomed Res,2015,36(2):89-96.

[11] Sato F,Muragaki Y,Zhang Y.DEC1 negatively regulates AMPK activity via LKB1[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5,467(4):711-716.

[12] Nomura S,Endo-Umeda K,Aoyama A,et al.Styrylphenylphthalimides as Novel Transrepression-Selective Liver X Receptor(LXR)Modulators[J].ACS Med Chem Lett,2015,6(8):902-907.

[13] Nian S,Gan X,Tan X,et al.Discovery and Synthesis of a Novel Series of Liver X Receptor Antagonists[J].Chem Pharm Bull(Tokyo),2015,63(8):628-635.

[14] Kim CY,Lee JS,Kim HD,et al.Lower extremity muscle activation and function in progressive task-oriented training on the supplementary tilt table during stepping-like movem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hemiparesis[J].J Electromyogr Kinesiol,2015,31(15):66-68.

(收稿2016-07-19)

R743.34;R743.33

A

1673-5110(2017)02-0031-04

猜你喜欢

脑出血血栓脑梗死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