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饮马井巷:美好生活近在眼前

2017-02-22王幸芳

杭州 2017年1期
关键词:厨卫老房子居民

文 王幸芳

直饮马井巷:美好生活近在眼前

文 王幸芳

岁月变迁,直饮马井巷见证了杭州几百年的浩瀚历史,但唯独它自己,被时间冲刷在边缘。如今,巷子里尘封的生活被一一打开。

说起饮马井巷,上城区湖滨房管站副站长龙伟明摇摇头。

一边是无人不晓的西湖,一边的巷子却没什么名气;一边是杭州繁华商圈、高楼矗立,一边巷子里的房子却年久失修、脆弱不堪。

繁华之外

饮马井巷有横、直两条,其中直饮马井巷与杭州最繁华的延安路,仅一墙之隔。但这里,距离交织的游客、来往的路人以及穿梭不息的车辆,却仿佛隔了一个年代。

时间退回到几百年前,直饮马井巷并不是这般萧条。“听祖辈讲,这里原先是一个南宋的将军府,周围有个养马场,马会到这里的井喝水。”在这里住了很多年的葛大伯,说起了这个口口相传的故事。不过根据《杭州市志》记载,饮马井巷最早可追溯到明朝,那时称为张司马巷。到了清代,附近有军队驻扎,军马需饮水,因此此处多井,称饮马井巷。

直饮马井巷33号,是在这里住了61年的马柏成一家。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没有厨卫,每天都要跑公厕、倒马桶。像他家这样的,在这个墙门还有十几户,有些生活甚至还要更艰难。

龙伟明解释说,这里的房子都是代代相传,最长的已经有四代了。“那是一位80多岁的大伯,听说是他爷爷辈传下来的,如今他孙子都在上班了。”这里的房子都建造于1933年前,其中36号产权证上写着建于1890年,算起来已经风雨飘摇了100多年。

比起其它地方,这里太需要一场改变。

壮士断腕

改变,比想象中要来得更快一些。

过去20多年,未曾有突破进展的直饮马井巷,这一次用时25天,创造了一个神速动迁的神话。社区主任王璀佶说,如此“神速”,一方面是因为大家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强烈,另一方面居民自发的动员也起了很大作用。

2016年3月26日,直饮马井巷的修缮工程正式启动。但动迁之后,属于直饮马井巷的“阵痛”才刚刚开始。

因为随意搭建的情况太严重,老房子的原状有些难以分辨。光凭当年盖房子时的手绘图纸并不能定下设计方案。为此,工作小组还研究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航拍图、地形图,并多次走访老居民,试图最大化地复原当年的情况。

“时间太紧了,加上身处闹市区,这也给施工带来了一些难度。”负责这次工程的总工程师王其民说,光是砖、水泥、黄沙等建材的搬运,都周转了两次,“因为地处延安南路、西湖大道,所以大卡车进不来,我们都是进行人力的二次搬运。”为了不影响城市的环境卫生,所有的运输工作都放在了晚上。“那段时间,加班是常态。”龙伟明回忆道,除了工程的协调外,他更多地是要与居民沟通,谈得很细,小到窗户最大可以开到多少厘米。“因为作业空间小,常常是如果我们满足了这一户的诉求,就会影响隔壁家的情况。所以,我们施工的原则是,安全且不能影响相邻关系。”为了房子更牢固耐久,直饮马井巷的地下都做了钢筋混凝土的地基。

虽然工程的时间紧,但是工程的质量没有一丝缩水。“老房子能保留的,就尽量保留下来,修旧如旧。”工程项目经理祝伟杨说,参与修缮的是30位手上都有绝活的老工匠。在浙江鲁业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周飞看来,拼厨接卫、雨污分流等现代问题,对老房子的功能提升意义重大,“我们面临的挑战,不光是把老房子修得漂亮,更要用设计解决现代的生活问题。”

重获新生

“我在这里住了58年,老祖宗留下的房子,现在变了个大样,好了10倍都不止。”说这话的是58岁的李志明,住在直饮马井巷42号。这话一说出口,立刻得到不少居民的支持。看到自家有了独立卫生间和厨房,马柏成同样喜出望外,“以前什么都不方便,以后什么都方便!”

王璀佶说,这次修缮方案中最大的亮点是设计拼接厨卫,要确保每户居民都有一个3至5平方米的厨卫可以使用。除了回迁的居民,还有7户是要搬迁的,因为居住空间太狭窄了。比如,住在7.19平方米的小房间里的一对夫妻俩。

房子也变得更结实了,从木质结构成了砖木混合结构,但房子的框架和木工,仍遵循传统的榫卯结构。修旧如旧——没有腐蚀的老木头,没有损坏的老瓦片,过去的磉板、雕花的牛腿、原有的木门,全都保留下来了。这样的修缮诚意,居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

“里子”好起来了,“面子”也同样美了。走在直饮马井巷,白墙黛瓦,围合式的墙门式建筑结构,将老底子的生活诠释得淋漓尽致。墙上的绿叶自然地垂下,上面有的是《忆江南》的诗句,有的是梅竹兰菊的墙绘,配上几盆错落有致的绿植,无不散发着江南婉约的气质。

这样的环境也开始吸引巷外的人。“32号有三间房间,独门独户,户主有意做民宿,也有人已经上门来问了。”龙伟明透露说,环境上去了,直饮马井巷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过去36号的租金一直停留在600元,现在4000元一个月不在话下。“直饮马井巷是个民生工程,它带给老百姓的好处还在累加。”

龙伟明说,他最满意的是直饮马井巷最外头布景的那个小花园,原本是想设计成五个墙门,后来经过再三甄选,才定了花园这个方案。花园茂盛的生机与直饮马井巷曾伫立在历史的静默,形成一种呼应的美。改变是直观的,他不止一次地看到,路过的行人频频回头,更有人直接拿起手机拍起了这个美景。

见到此情此景,曾经做过大大小小几十个危旧房改善工程的他,忍不住点了点头,“直饮马井巷,可以说是最满意的。”

猜你喜欢

厨卫老房子居民
一间老房子
石器时代的居民
浅谈民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老房子
老房子饿了
给排水设计工作中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高台居民
老房子
2009厨卫行业:换代、整合好过冬
厨卫家电成新利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