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年”

2017-02-22富丽

月读 2017年2期
关键词:五谷计时谷子

富丽

元旦过后,就迎来了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过春节又叫“过年”。那么,什么是“年”?古人心目中的“年”跟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年”是一回事吗?

“年”在甲骨文中写作。这个字形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的是“禾”的古文写法。它顶端向下弯折的一笔,像极了成熟的谷穗沉甸甸下垂的样子。其下是叶子,再往下则是根部。从这个字形不难推断出,“禾”最初指的是一种农作物。具体来说,它专指谷子,也就是粟。例如:《诗经·豳风·七月》“禾麻菽麦”,其中的“禾”指的就是谷子,跟另外三种农作物并称,“菽”指的是豆类。后来,“禾”也可以指其他农作物,比如水稻,或者泛指各种粮食作物。妇孺皆知的古诗名句“锄禾日当午”中的“禾”,指的就不是某一种特定的农作物,而是粮食作物的统称。甲骨文“年”的下半部分是一个弯腰弓背、面朝一侧站立的人的形象。上下两个部分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扛着成熟的庄稼,非常形象地描绘出粮食丰收了,农民满载而归的情景。由此可知,“年”最初表示“丰收、收获”的意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所说的“年,谷熟也”,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古代文献中常见“有年”“大有年”一类的说法,意指五谷丰登。例如:《穀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穀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年”表示“丰收”的意思现在已经不太容易见到了。但是,如果我们稍加留意,仍能发现一点儿蛛丝马迹。比方说,北京天坛有一座著名的建筑“祈年殿”,是古代帝王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丰收的场所。其中的“年”用的正是它最初的意思。

“年”由表示“丰收、收获”的意思发展出“收成”之義,现在仍然保留在一些词语当中。例如:“年成”“年景”中的“年”就是指庄稼一年的收成。

那么,表示“丰收”的“年”是怎么跟表示时间的“年”发生联系的呢?这是因为在我国古代北方黄河流域,农作物一年一熟,所以,“年”就被用来表示十二个月之和这样一个时间周期。

据考证,“年”被当作计时单位使用是从周代开始的。中国最早的辞书《尔雅》中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意思是说,同样指春夏秋冬一个时间周期,夏代称为“岁”,商代称为“祀”,周代称为“年”,尧舜时代称为“载”。可见,在这个意思上,岁、祀、年、载曾经是同义词。不过,其中只有“年”作为计时单位一直沿用到今天;“载”和“岁”的此类意思仅存在于少数词语中,或者在书面语中使用,例如:千载难逢、三年五载、岁岁年年、岁首、岁末等;“祀”的此类意思则不再使用了。

在表示时间概念的基础上,“年”又进一步发展为表示人的岁数之意,例如:年龄、忘年交、延年益寿、年方二八等;它也可以表示人生命的阶段,例如:童年、少年、壮年、中年、老年、晚年等。过去,给上了年纪的长者祝寿或写信时,常常会用“年高德劭”一词,意思是“年龄高,德行好”。

回过头来看,“年”作为节日名称使用,同样跟它最初表示丰收、收获的意思有关。远古时代,农业是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各种活动都围绕着农业进行。当一年的收获季节结束以后,人们通常要举行祭祀活动,一方面酬谢神灵和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祈祷来年的丰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

百节“年”为首。如今,“年”这样一个农耕时代秋收冬藏、祈福迎新的活动,已经演变成为全世界华夏儿女举家欢庆、辞旧迎新的重要日子。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结束,几乎每一天都在过年的喜庆氛围中度过。处处张灯结彩,人人喜笑颜开。数千年来形成的年节习俗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每逢这个时候,人们见面打招呼,无论相识与否,总要展着笑脸互道一声“过年好!”这简简单单的一句问候,满溢着喜悦,饱含着祝福,寄托着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

猜你喜欢

五谷计时谷子
走近乡间
中国古代四大计时工具
创意五谷画
创意五谷画
晒谷子(外一首)
24时计时法(教案)
寻妻
我们为爱计时
大寒
巧妙沟通 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