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

2017-02-21吴光华

文教资料 2016年24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行为习惯

吴光华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一方面给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本文通过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特征的分析,探讨引导其行为习惯的策略,科学指导其行为认知,规范其行为习惯。

关键词: 新型社交媒体    行为习惯    引导策略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中,微信使用频率最高,为92.53%,日均使用时长为2.72小时,其次为微博,使用频率为47.71%,日均使用时长为1.31小时;QQ使用频率为26.67%,日均使用时长为2.16小时①。大学生通过微信看新闻刷朋友圈已经成为其进行沟通交流、获取资讯、传递信息的主要行为习惯。

一、新型社交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社交媒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用户通过网站等技术类工具和平台,沟通、分享、讨论、评价和获取信息,从而形成一系列社会活动过程②。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用户对信息交流的高效和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方便使用,出现了以微博、微信为典型的新型社交媒体,逐渐取代了最初的博客、论坛等媒体形式新型社交媒体的特征。

1.广泛性与便捷性

新型社交媒体对用户的使用入门要求相对基础,通过注册具体社交媒体的账号即可使用,可达到广泛使用的目的,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通讯工具的更新换代,手机APP软件的快速运用,达到了新型社交媒体的全民便捷性。以微信为例,这是一款免费的通讯服务应用程序,可以支持图片、语音、视频和文字的交流,只要具备手机和网络的条件,就可以使用微信进行社交沟通,操作便捷快速,应用广泛。

2.互动性与功能性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们通过手机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接收与传递信息,突破了地理位置等限制,通过微信平台即可达到沟通、交流的互动目的。但微信又不仅仅局限于交流的互动作用上,其收藏、钱包等多项服务体现功能性,可以利用微信的钱包付款,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因此微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人们日常交流沟通的快捷性上,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上。

3.个体性与全面性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个体化操作,个人可以发表文字、图片、音乐等内容,通过朋友圈传播消息等,从而有效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自我表达的需求,满足其体现个体差异性的要求;不局限于个体性、微信公众号的推广,让用户能够更快捷地接收更广泛的消息,并时刻关注动态发展,从而达到信息全面性的目的。

二、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分析

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微信的重要用户,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有93.6%的大学生正在使用微信,还有一小部分大学生表示可能会尝试使用,因此,有必要以微信为例,对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型社交媒体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优质影响的同时,不可避免存在一些消极影响。

1.积极的行为习惯。

(1)沟通的自由性。沟通的自由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沟通对象的自由性,二是沟通条件的自由性。简单快捷是新型社交媒体在使用方面的一项重要特征,用户只需要通过自己的手机号便可注册相关账号,以微信为例,注册成为用户之后,通过添加对方为好友便可以互相交流,程序简洁快捷,沟通起来自由方便,大学生通过微信可自由选择沟通交流的对象,不受任何第三方的限制。沟通条件的自由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使用微信的行为习惯上突破了地域时间等的局限,不同时差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溝通交流,互通有无,充分体现出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自由行为习惯。

(2)行为方式的多样性。新型社交媒体的表现形式多,不同于以往获取知识的途径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大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可以轻松获取相关的资讯,如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等,各种社交媒体的存在,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多样性的平台开展各种不同活动。以微信为例,其音频、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信息传播途径使得大学生的通讯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不仅可以通过语音、发送文字与他人沟通交流,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记录自身的生活点滴。微信平台提供的各种各样的素材激发了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使得大学生在不断尝试微信程序中的不同素材时养成了多样的行为习惯。

(3)个体行为的独特性。微信除为大学生提供群体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之外,还为独立的个体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朋友圈就是微信平台上为个体设计的又不失群体性的一项内容。大学生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图片分享到朋友圈,这样的功能突出了个体性,通过个体发表的文字或图片等表达个体的想法,一定意义上说是展示个人的空间,具有个体的独特性;并且不是好友的陌生人并不能看到图片或文字,只有同一个朋友圈里的好友能够通过个人发表的文字和图片获取信息,通过点赞或评论与好友保持联络,也是群体性的体现。

2.消极的行为习惯。

(1)过度依赖性。微信的应用已经成了大学生活的一部分,随时随地查看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习惯,手机渐渐占据了学生的大量学习时间。网络的信息资源丰富性虽然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但过度使用反而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学生对于课业内容直接通过网络平台寻找答案,不再主动思考研究,过度依赖网络,导致自主学习能力降低,更严重的是手机为考生作弊提供了新的方式。“刘振声在《社交媒体依赖与媒介需求研究—以大学生微博依赖为例》中指出微博、微信依赖者表现出更高的逃避倾向,他们会将大量时间和注意力停留在网络碎片上、无意义的信息上,拖延甚至懈怠学业。此外,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有近47%的大学生具有社交媒体依赖倾向,他们往往因为过度关注有没有人评论、朋友圈是否有动态更新等,造成注意力无法集中到学业上来”③。

(2)消极沉溺性。现在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他们是一群有主见、有理想、有追求的独立新青年,拥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想象力丰富,追求完美,但同时因缺乏社会阅历,看待事物处理问题时不够成熟,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导向。面对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新型社交媒体为一些心理相对脆弱的大学生提供了虚拟的逃避处,一些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心理素质相对薄弱的大学生,为了逃避学业就业带来的压力,很容易将精力转移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并沉溺其中。网络的自由性和匿名性使得某些不追求上进的大学生利用微信等媒体平台肆意宣泄自身的不满,长此以往,沉迷于网络带来的虚拟世界,遇到困难时只会选择抱怨,负面情绪占主导位置,导致忽视自身的缺点,缺乏正确认识事物的价值观。有调查显示,85%左右的网络成瘾者不愿意和周围的人打交道,56%的网络成瘾者在离开网络后会想着网上的事情④。

(3)社交的虚拟性。新型社交媒体通过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虚拟的社交场所,以微信为例,可以通过发送图片、文字、语音等方式进行交流,不再受限于地域、空间等因素,快捷、高效、方便,适应了当下信息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转移到了网络世界,以现实人际关系为基础,模拟网络世界里的社会关系。大学生只需要通过微信便可以建立朋友圈,通过扫一扫等功能认识更多的朋友。表情、图片等素材的流行渐渐取代了文字的沟通,用点赞加强人际关系的交流,缺失現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氛围和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沟通交流能力,虚拟社交时间过多占据大学生正常的日常班集体活动,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停留在朋友圈内,缺乏群体意识。

三、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引导策略分析

1.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⑤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要学习环境,同时高校学生工作者更是直接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导师。因此,高校应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观察学生、关注学生、与时俱进,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高校可以利用微信这一新型社交媒体为中介,建立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联系,推广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宣传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教于乐,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教育。

2.完善网络社交的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大学生网络社交言论的责任意识。

社交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任意使用网络的人都能借助媒体平台发表言论、传播信息,匿名性和自由性造成了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媒体平台散播谣言,进行欺诈等违法行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7.10亿,而对于网民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行为管理迫在眉睫。在大力推进网络立法的同时,针对社会阅历不足的大学生群体,加强对大学生为对象的网络社交条例建设,积极推行网络社交的实名制,遵循“谁传播,谁负责”的原则,提高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从根源上防止大学生成为谣言、恐慌情绪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增强大学生网络社交言论的责任意识。

3.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监管机制,规范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

高校一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的行为责任意识,提高其自律能力,有效甄别网络平台上的信息内容。另一方面,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监管机制,提高新媒体信息监控的实效性,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做到两手抓。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创建班级群,定期组织班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主题班会,选取不良网络社交行为案例,进行案例的探讨和分析,学习如何规避不良网络社交行为,总结如何甄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在新型社交媒体上如何保护自我,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观察学生、关注学生,重点关注一些内向、不太合群的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尽量了解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动态,规范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的行为习惯。

新型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得到了普遍传播和广泛应用。新媒体的双刃剑角色,一方面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捷,另一方面大量信息的传播,无法保证其信息的科学性与完善性,容易误导大学生的思想,导致其行为习惯上的偏差。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培养其对网络信息的自我辨别能力,科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和使用新媒体,培养其责任意识,规范其网络行为习惯。

注释:

①车桂兰.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5(11).

②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

③刘振声.社交媒体依赖于媒介需求研究——以大学生微博依赖为例[J].新闻大学,2013(1).

④钱飞燕.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习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⑤李萍.推进网络伦理建设[N].光明日报,2015-12-23.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Z2016041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试论网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策略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捕捉灵动话题,催生日记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