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教育的魅力
2017-02-21宋洁
宋洁
摘 要: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一部以校园为题材的教育类电影,影片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性的生存和自我认同问题,为我们展示了艺术史教育和艺术史教师的无穷魅力及其对学生婚姻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这部影片反映的理念和观点对于艺术史教育教学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 艺术史教育 艺术史教师的魅力
教育,似乎是电影题材中永恒的经典主题。《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于2003年在美国上映的一部带有浓浓的20世纪60年代古典浪漫风格的校园题材电影。影片由迈克·内威尔导演,茱莉亚·罗伯茨、克斯汀·邓斯特和朱丽娅·斯蒂尔斯等联袂出演。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女子名校卫斯理学院,清朗的天空中红色的枫叶随风飘摇,欧式的古典建筑经典而浪漫,看似文明开放的大学校园里,天真烂漫的学生却接受着古老传统而腐朽的教育。时值1953年的美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妇女运动的崛起,传统观念与进步思想正在激烈交锋,而二战后的美国社会致力于鼓励在战时走出家门工作的女性们重新回家,担负家庭的重任。刚刚从风气开放的伯克利大学毕业的凯瑟琳·沃特森来到了美国著名的卫斯理女校担任艺术史教师。她发现她所梦寐以求的女性领导者摇篮的卫斯理有很多陈规陋习令她无法忍受。在凯瑟琳的班上,以贝蒂、琼、丽薇、康妮为代表的女孩在初次接触凯瑟琳时,在课堂上对她发起挑战,甚至让她有些下不来台。经过了解,凯瑟琳调整教学方法,采取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自信大胆的实践。最终以她真诚的态度,丰富的艺术史知识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蒙娜丽莎。
本影片从人物角色角度看,是以师生互动关系为主要线索:一方是教师(凯瑟琳·沃特森);另一方是几名主要学生(贝蒂、琼、丽薇、贝克等)。从剧情发展角度看,是以艺术史教育与师生情感沟通以及各自的情感发展为线索。而本文将从艺术史教学及师生互动角度,呈现教师教学改变,个人魅力对于学生的影响,尤其是其中艺术史教育及艺术史教师所展现的魅力,以及对学生人生的积极影响。
一、艺术史作品情节贯穿始终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一部以艺术史教育为其中一条主线来展开的电影,片中出现了许多经典名作,它们的出现超越了作品本身的含义,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关系的叙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第一次在电影中出现,是在凯瑟琳去往卫斯理女校的列车上。她怀着对学校和学生的憧憬,在火车上看西方绘画立体主义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的幻灯片。《亚威农少女》作为毕加索的代表作是第一幅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开创了绘画艺术史上的新局面,也引起了很大争议。这幅画的出现预示着凯瑟琳是一名具有反叛精神的现代艺术教育者,呼应了电影的主题。
第二幕是凯瑟琳到卫斯理女校后第一次上艺术史课程,是按照史坦顿教授的教学大纲进行的。从远古时期西班牙史前壁画的《受伤的野牛》到法国一万年前的《马群》,卫斯理勤奋的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通读教材及补充材料。这些内容也是传统的艺术史教育必须讲述的内容,凯瑟琳在学生们的挑衅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宣告失败。
第三幕是在凯瑟琳在反思教学方法、认真研究学生档案后之后第二堂艺术史课程上,用20世纪苏婷的油画《腐尸》作为开篇,出人意料地震慑住了学生。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标准是什么?谁来决定?之后用自己小时候的绘画、自己母亲的照片、激起学生的思考。学生不再拘泥于书本的知识,开始发散自己的思维。这就是教育上的批判思维的建立,同时是她自己个性的体现。
第四幕是凯瑟琳带学生欣赏现代派画家杰森·波洛克的作品。她让学生不说话,只用眼睛看,没有作业,甚至不用喜欢它,只是去看它,去思考就够了。这种教学方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方式,让学生正视内心,感受前卫的艺术理念。
第五幕是凯瑟琳的一堂艺术史课程。在這时,戏剧的矛盾冲突达到了顶点。此次,她并没有带来什么经典艺术史的内容,而是展示当时的一些流行广告。当时社会所鼓吹的成功女性形象是:全优生,被训练用物理学知识计算所做的肉团的质量,体积,评价的标准是老公身上的衣服熨烫是否笔挺。凯瑟琳反对女人没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反对男权至上,她希望教育的是未来社会的领袖,而不是他们的老婆。看到学生的传统观念如此根深蒂固令她万分沮丧。
最后一幕是凯瑟琳带着学生欣赏、品评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此时的女孩们,经过将近一年的艺术史熏陶,可以非常自如、毫无约束地谈出自己的观点,而这时,凯瑟琳更像是一个参与者、旁观者,在欣赏着她的杰作。
通过对凯瑟琳艺术史教学的发展,展开了影片的发展线索。艺术史教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带动了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转变。被称为“全美女性领导者摇篮”的卫斯理女校学生从最开始对凯瑟琳态度的高傲、挑衅到最后的信服、爱戴是艺术史教育的成功,也是艺术史教师的成功。
二、艺术史教育的魅力——塑造独立全面人格
艺术史课程最早出现于德国,1813年德国哥廷根大学首先设立了艺术史的全职教授席位,以后逐渐在欧洲大陆推广开来。在美国,常春藤名校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最先设置艺术史课程。哈佛大学的查尔斯·诺顿教授最早开设艺术史相关的人文学术讲座。他认为“艺术史是一种最为神圣的文化传统。通过研究艺术,人们可以发现自身潜在的精神追求和美的理想,使自己变得更加文明”。艺术史课程的传统教学是以历史编年体为主线开始: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洛可可、浪漫主义等。探讨时代历史风格的变化发展,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经典作品。而本片当中展现出来的艺术史教学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1.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思维能力。
在影片当中,凯瑟琳第一次上课是按照传统的艺术史授课大纲开始,但是遇到一群学霸级的学生在开课之前将所有教材及课外补充资料通读过。虽然学生貌似对知识点掌握了,但她还是发现问题:学生的批判思维不够,从此她更重视艺术史教育的育人方面,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带入革新思想,吸引学生,改变学生的传统观念。对于品学兼优的琼,她客观地就她的论文给出“C”的成绩,同时又推荐给她书籍,引导鼓励她思考自己的观点,培养她的批判思维能力。凯瑟琳带学生观看现代派画家杰森·波洛克的作品,不说话,用心灵感受艺术,不用交流,没有作业,只是体会和思考。在她的努力之下,学生有了很大转变。曾经是学校传统捍卫者的贝蒂,不再迷茫和彷徨在自己失败的婚姻当中,勇于挣脱世俗的眼光和母亲的控制,起诉离婚,开始新的人生。康妮走出自卑的阴影,去除偏见,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优等生琼是她倾注心血最多的学生,虽然申请耶鲁大学法学院成功,但是最终放弃学业,回归家庭,因为那是她内心真正的需求。艺术史的教育不能以固有的思维和模式进行,不应该以记住什么时期的什么作品,重要艺术家及其风格是什么,而是通过教育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变化的、开放的、互动式的艺术史课堂才是我们想要的。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内心,以正确的价值观面对自己的生活,而这种影响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
2.课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塑造全面艺术观。
美国著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说:“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艺术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精美的经典作品,或者只是艺术评论家或美学家著作中的文字,它是一种不断变化,充满生命力的形式。凯瑟琳从授课之初的采用传统方式,到后来带学生们走出课堂、观看现代艺术家的滴画;讲解凡·高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加艺术体验。每一位艺术家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首先通过凯瑟琳的讲解对凡·高的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学生们自己分析,动手临摹,加深认识,增强体会。而学生们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被激发起了兴趣。凯瑟琳采取一种轻松的、游戏的形态,甚至加上自己的大胆改造培养学生的艺术品位、艺术思维。艺术教育不是固化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看学生们通过艺术教育的熏陶,有没有被激发起对艺术及对人生的兴趣。凯瑟琳的教育是成功的。
三、艺术史教师的魅力—春风化雨、滋润人心
教育除了课程的内容、教学设施之外最重要的一环是教师影响。凯瑟琳作为电影当中的主角,是具有自由思想,女性解放精神的代表。美国上世纪60年代正值民权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民权运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女权运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凯瑟琳所代表的先进的、前卫的改良派与卫斯理女校所代表的因循守旧的传统派之间也产生的冲突,可以说影片中的卫斯理是当时社会的缩影。而凯瑟琳作为教师以自身的行动证明自己的人生理念和追求,实现梦想。影片开篇就已道明:“凯瑟琳·沃森这位来自奥克兰州立大学的新手老师用她智慧的头脑弥补了出身的贫微,来到全国最保守的校园卫斯理,并非想要融入其中,而是要做出改变。”这种改变正是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个性解放的表现,而她不仅成就了自我,而且成功地影响了她的学生们。
片中后半部分凯瑟琳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她受学生的邀请参加她们的“亚当的肋骨”的秘密团体,这个团体的名称很有寓意。在《圣经》当中上帝先造出亚当,而后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做出夏娃,这仿佛预示着女性只能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存在。在聚会上,女生们问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没有结婚?”这反映了学生的价值观,以是否结婚作为衡量女性人生的标准。而凯瑟琳简单地讲述了自己的初恋,告诉大家与前男友分手,她回答道:“我不结婚是因为我不想结婚,不是每一段感情关系都要走向婚姻,我只是不想人生围绕着结婚这件事展开。”在后来与学校的意大利语教师邓巴之间的感情同样有所体现。在恋情刚开始享受其中,追求快乐,而在得知男友对她撒谎,这是她最不能接受的,于是毅然决然地分开。这一切都反映了她的人格独立,自由选择的精神。她的感情观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同时,她工作认真努力,目标明确。凯瑟琳从州立大学到卫斯理教书的目的是作出改变,虽然面对严格的陈规陋俗,却敢于打破常规。她将教学方式和内容作出改变,她与校长直接谈话,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虽然卫斯理没有马上变得开放,至少她所带来的思想已经植根于此,在慢慢生根发芽。凯瑟琳也拒绝学校严苛条件下的续聘,毅然离职。而对待学生,她春风化雨,将她的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不仅教书,更是育人。她并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是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这最为成功的证明就是贝蒂的转变。贝蒂作为校友会主席的女儿,深受传统价值观影响。她最先抨击为学生提供避孕用品的学校护士,使其被解雇。她写校报文章批判凯瑟琳在课上教导她们拒绝“女性生来就有的权利——相夫教子、做个贤妻良母”。她在卫斯理正是传统观念的化身,背负着家族的荣誉,母亲的寄托。而在经历一段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失败婚姻后,从凯瑟琳的反对者转化成了最亲密的支持者,再一次审视了自己的婚姻和价值取向,决定不再做家庭和婚姻的附庸,毅然离婚,继续去纽约求学。凯瑟琳的言传身教在学生身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贝蒂的转变其实标志着这群女生们已经开始独立思考,进行自主选择了。在她的引领下,女孩们正视自己的内心,不再為外界的观念和评价所干扰,追求自身完善,和自我实现。
“我的老师,凯瑟琳·沃森,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轻易与人妥协,就算是卫斯理也是一样。我谨将最后的这篇社论献给这位独特出色的女性,她是我们的偶像,教我们用全新的视野看世界。当你们看到这篇文章时,她已前往欧洲了。在那里我知道她一定会克服新的挑战,获得新的思想。她曾说轻易放弃的人是漫无目的的流浪者。但并非所有的流浪者都是漫无目的的流浪。尤其是那些突破传统寻求真理,不僵固受限,不受约束的人。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每每看到此处总是令人感动,潸然落泪。当汽车缓缓远行,女生们仍然不想割舍,骑自行车一路追来,流泪挥手。凯瑟琳微笑着挥手告别。此时,达·芬奇大师的画作《蒙娜丽莎》仿佛渐渐与凯瑟琳合体了。嘴角那一抹若隐若现的微笑,其知性的真实的魅力,唤醒了人们的思考,启迪了人们的心智。这种在当时的前卫与创新的行为不正是凯瑟琳身上自由、平等、解放、追求真知的魅力体现吗?
参考文献:
[1]肖飚.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J].电影文学,2013(5).
[2]杨红英.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自我意识[J].电影文学,2014(16).
[3]徐涵.关于艺术教育电影的断想[J].艺术评论,2010(6).
[4]马永健.略论“艺术实践”与艺术史教学[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