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究

2017-02-21李伟华

文教资料 2016年24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伟华

摘    要: 我国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形式,轻实践,教育方式单一,以及新媒体不良信息的影响,中职生自身成长的困惑等。为了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

关键词: 中职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实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明确要求:“要切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对于这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作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的广大中职生群体,有别于“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不同于高中生,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如何让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

所谓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教育主体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中职生实施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和教育,在中职生原有个人价值观的基础上,在各个教育主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形成新的积极的价值观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职学生中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单纯地利用书本记忆和背诵,而是通过实践研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外化为日常言行。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行分析,运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广泛收集并分析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中职生作为未来技术型人才的储备军,自身的价值观还未系统形成,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一些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一些中职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单一,流于形式。

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我们发现一些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教育方法单一、流于形式的问题。在中职学校开展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一些学校的教师总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是在德育课上简单地讲授。教学方式只是一味地讲课、背诵。更有甚者,学校只重视专业学科的教育,不重视价值观的培养,只考虑学生的就业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流于形式。某些中职学校,不注重效果,对中职学生的基本情况没有做前期调查研究,难以掌握中职学生实际价值观的真实情况。例如在此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及自身难以处理的困难等,社会、学校、家庭不能切实地站在中职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导致各方在沟通方面存在障碍,影响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现今中职学生普遍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在校园、家庭的时间最多。因此,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但一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重理论教育,轻学生实践。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活动中,某些中职学校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习惯以领导行政指令、会议讲话、红头文件要求等形式要求中职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形式简单。某些学校举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启动仪式,或是简单地在宣传栏上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海报,往往是轰轰烈烈,看起来实践内容包罗万象,但活动形式简单,学生学习和实践活动常常浅尝辄止,活动呈现“虎头蛇尾”现象。没有深入中职学生群体充分调研分析学生的价值观动态,忽视当前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抓住中职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难以引起中职学生的共鸣,难以达到深度认同、主动践行的实践效果。同时,现行的价值观实践教育模式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中职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忽视对学生实践教育效果的信度和效度评估,使得家庭和学校对价值观实践教育模式的产生效果不能及时地进行评价和反馈,难以对现在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实践的模式及时完善和修改,影响最终实践教育的效果。

3.新媒体及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带来的冲击。

如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然而,中职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单纯张扬、善于思考,又处于青春叛逆期,是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近年来,手机微信、微博、QQ、BBS、MSN、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校园到处可见“低头族”,他们喜欢刷微信朋友圈,对新媒体产生心理依赖,甚至沉迷和上瘾。新媒体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和共享性,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深入和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在带来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的同时,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也带来负面影响,对中职学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舆论导向提出挑战。

4.中职生自身价值观差异,容易受外界思想的影响。

中职生普遍是16岁-18岁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较强。但又处于青少年的叛逆期,他们的心理、行为特征与大学生和高中生群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情绪波动较大,意志品质较薄弱,思想和行为比较活跃,容易出现某些不良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价值观不断碰撞、冲击、交融,部分中职学生难以分辨价值观的好坏和对自身的影响,容易受外来思想、价值观的影响,出现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英雄主义”“拜金主义”等落后的价值观念,导致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和扭曲。由于一些中职学生自身的不重视,导致他们难以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能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目标和方向,难以规范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二、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措施

1.优化我国社会环境。

加强党风党纪建设,从严治党,实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市场有序,社会稳定,有利于中职学生增强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让其进一步快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紧紧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中职学生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等教育。在社会范围内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誠实信用教育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中职学生讲道德、守道德,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实践氛围,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际生活,让中职学生在实践教育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使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最终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2.加强学校对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对中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一是要引导学生结合他们的自身实际,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及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把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落到实处。教师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对应的教学内容,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融入课程全过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整体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二是要加强对中职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习,在加强中职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开展有利于正确价值观形成的一系列的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实学生的生活,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协会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各类社团活动,让中职学生发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肯定自我、发展自我。例如,结合“学雷锋活动月”,对学生进行尊师爱校、团结友善的教育;鼓励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乐于助人的实践精神;结合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重要节日,开展忠孝和感恩教育。积极举办“读红色经典,谈人生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知识、汲取营养,弘扬美德新风。三是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素养教育平台。应定期邀请名人名家走进校园做讲座,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等。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开展教室文明、寝室文明、网络文明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从细节着手,促进中职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将“大道理”转化为“小行为”,引导中职学生将远大理想转变成实际行动,实现知行合一。四是加强校园与社会互动,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渠道。中职学校师生要深入企业、社区、农村等地区,以技术服务、文艺演出等多样化的形式,主动吸纳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丰富的营养,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营造有利于职业素养形成的良好的职业氛围,有针对性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接触了解企业的特点、性质和岗位要求,为将来更快适应岗位要求打下基础。同时促进校园文化对地方的辐射,增强社会影响力。

3.正确利用新媒体信息,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如校园网、校园BBS论坛等,以寓理于情、寓理于人、寓理于事的方式柔性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职学生在不经意间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洗涤、灵魂的碰撞。积极利用学生使用率较高的社会网络资源,如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证明创新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对提高实践教育实效有着重要意义。

4.中职生要加强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

中职学生自身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知识,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记忆。人文素养培育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视野,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作用。中职学生要注重培养高度的爱国热情,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制度,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社会良好秩序,努力学习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社会实践,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12-11-08.

[2]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3-05.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4]张春美,陈继锋.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4(1).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华网,2014-05-04.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