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外宣翻译人才必备的素质

2017-02-21唐燕

文教资料 2016年24期

唐燕

摘    要: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国外宣翻译人才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传递信息与文化,起着沟通的桥梁作用。要无愧于外宣翻译人才的称号,外宣翻译工作者就必须承担起重要的责任,微观上要正确处理文字信息,宏观上要努力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发展,还要具备对外宣传翻译工作所要求的特殊素质。

关键词: 中国外宣    外宣翻译人才    责任与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国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国家对外宣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外宣翻译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懂外语、会翻译的人才并非能够胜任外宣翻译工作。外宣翻译研究在对外宣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和平崛起及中华文化复兴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外宣翻译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愈加显著。外宣翻译人才肩负着时代重任,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外宣翻译工作者,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和探究的课题,尤其应重点研究外宣翻译人才必备的素质。

一、外宣翻译人才的责任

(一)外宣翻译人才在技术层面上的责任

任何一名译者,包括外宣翻译工作者,首先面对的便是文字。外宣翻译工作者在处理文字技术层面上的责任,比其他译者的责任更重大,因为外宣翻译无小事,外宣翻译容不得任何差错,一个小小的错误,在对外宣传中造成的影响或损失,都将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外宣翻译人才应当明确自己肩上所担负的重大责任,认真对待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外宣翻译人员应当像其他翻译工作者一样,正如陈福康所言:“译者对于原文有字字了解而无字字译出之责任。译者所应忠实的,不是原文的零字,乃零字所组者的语意。”(陈福康,1992)

例如,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如果机械地翻译“全面”、“从严”等词语,就会让译文读起来不通顺,外国读者也无法理解这段文字的含义。因此,外宣翻译工作者在处理这段文字时,应担负起正确处理文字技术层面上的责任,摆脱字词的约束,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原文的精神,可翻译为:

Implement the comprehensive strategy of finishing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deepening reform, advancing the law-based governance of China, and strengthening Party self-conduct.

由此可见,外宣翻译工作者在微观上,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文字技术层面上的责任。

(二)外宣翻译人才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的责任

翻译是一种受社会、文化、政治、外交等各个方面制约的复杂的活动。翻译能够促进国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例如中国历史上佛经的翻译,就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外翻译能够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西方交流,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尤其在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背景下,外宣翻译工作者更应当熟悉国家外交政策,一切以原文、原话、原作为本,担负起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的重大责任。对外宣资料、外宣文本要认真阅读,充分考虑译本读者的需求,考虑译本的对外宣传效果,绝不能以个人喜好、个人情感进行取舍,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中国外宣翻译人才必备的素质

古今中外,许多大家都对译者的素质提出观点,余光中认为译者即作者、学者(余光中,2002)。很多翻译实践者就是作家和学者,例如严复、王佐良先生,纽马克教授等。要成为合格的译者,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要成为合格的、能够胜任外宣翻译工作的译者,更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外宣翻译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外宣翻译人才不仅仅具有译者的身份,更肩负着对外宣传、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因此,外宣翻译工作者首先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祖国,忠诚国家,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严守国家机密,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政治敏感度。如果外宣翻译工作者不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对外翻译中,把台湾翻译成国家,造成的重大影响则无法弥补。

特别在当今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加大对外传播的宣传力度,力求塑造一个政治经济大国形象,外宣翻译工作者肩上担负的使命和责任更加重大,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在对外宣传翻译中把握政治立场,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力量。

(二)外宣翻译人才应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

外宣翻译工作者应具备扎实的双语基本功,在中文、外文之间自由转换,游刃有余。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转述过来,涉及双语的转换,掌握扎实的双语基本功,是保障译文质量的重要前提,能灵活运用双语进行转换,才能确保译文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外宣翻译工作对外宣翻译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熟练掌握双语,更要求具备扎实的中外文双语能力,才能在两种语言中自由转换。

(三)外宣翻译人才应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

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文化根植于语言,只有具备丰富的双语文化知识,才能对中西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使用合适的翻译技巧,例如,在翻译实践中,根据文化输出的需求,可以选择异化翻译策略,确保文化的输出,确保外国读者从中感受中国文化,从而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例如,城市旅游景点富含中国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外宣公示语文本翻译,在外宣翻译中就需要恰当地使用异化处理策略,尽量保留中国文化特色,遵循“解释性翻译原则”,灵活采用“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替译法、音译法”等翻译方法保留中国文化特色及属性。

(四)外宣翻译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应用能力

对外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实践性较强,对译者的要求也更高。外宣翻译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应用能力,善于思考、思辨,勤于动手动脑,善于掌握并使用一定的翻译技巧,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在外宣翻译中能够做到“术业有专攻,技巧有选择,译文有质量”(陈福康,1992)。

作为一名高素质的外宣翻译人才,应当具备相关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语言素质、综合知识素质、全球文化意识、合作意识等,自觉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使自己适应外宣翻译的新变化,强化中华文化传播意识,遵循外宣翻译选择适应原则,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把中国的文化和文明推向世界。

对外宣传工作是国家统筹国际大局、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做好外宣翻译,能够增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形成积极的对外舆论力量,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外宣翻译工作者应当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在翻译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具备优秀译员的各项素质,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为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330-331.

[2]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