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创造一个实效课堂
2017-02-21潘爱桂
潘爱桂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的教学设计,相信每个教师都会把分析荆轲这个英雄的人物形象作为本课的一个重点,我也不例外。
荆轲这一人物形象历来众说纷纭,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一语文的《教师教学用书》对荆轲的解读,则都侧重于正面形象的分析。所以,作为新教师,我在备课、上课,都是按照它的要求来设计,失去了自我的解读,更不用说深入地去感受、理解文本中所隐含的内容。所以,对荆轲形象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教参上所提到的几点。以下就是我上《荆轲刺秦王》的第三课时,分析荆轲人物形象的教学安排。
在分析荆轲这一人物形象时,我基本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第一,荆轲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提出刺秦王的计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超人的胆识和气魄,并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其城府之深。)第二,在“取头为信”这一情节中,体现了荆轲怎样的精神风貌?(荆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知以谋打动了樊於期,体现他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第三,荆轲待客同行,而“太子迟之”,荆轲竟“怒斥太子”,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耿直刚烈,不畏权势的性格。)第四,在“易水诀别”这一场面中体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心理,踏上了去秦的道路。到了秦营,从“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这四个场面可见荆轲怎样的英雄形象?(行事周密,机智,镇定自若,具有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英雄虎胆,视死如归的性格。)
从表面来看,这几个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步步引导,学生在每个问题的思考中都很积极,回答也很踊跃,所以在我总结荆轲人物形象之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根据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大部分的学生按照我上课讲解的内容,谈了自己对荆轲的一些认识,如:从荆轲“怒斥太子”这一节,可见荆轲的耿直刚烈,不畏权势等等,他们依据文本了,但是他们的内容是我的翻版。可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却令我震惊。他说:“荆轲是一个不守信用,考虑不周,过于天真的一个人。”这样的回答与我的设计不相符合,也与我们教参上说的不一样。我顺势问其原因,他说:“是荆轲自己跟朋友约好了的,而他却因为‘太子迟之而‘请辞决矣,所以他失信于朋友,这是其一。荆轲虽然很英明,很勇敢,很机智,可是他却对秦武阳这样一个助手考虑不周,他应该知道古来智勇双全者甚少,更何况文中只提到了武阳是一位勇士,而并未提及他是一个智勇双全者,所以,荆轲应该在去面见秦王之前,就应该告诉武阳,在秦王殿上千万不可慌张,要镇定等细节,这是其二。荆轲最终失败了,可是他说不杀秦王的原因是想活捉他,以签订盟约来报答太子,这真是太天真了,他未免把秦王想得太好了,殊不知能成大事者,必是心狠手辣的,再讲,就算秦王同意签订盟约,按当时诸侯的势力,秦国势力最强,燕国势力弱小,秦王毁约的可能性是大大存在的。”
这个学生的这一番分析,不得不令我折服,他能立足文本,深入挖掘文本中我们所未发现的信息,所以在上完本节课的时候,我感触颇多。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应在继续要求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刚刚走上讲台的我,犯了年轻老师的通病,怕自己犯错,对文本的解读只停留在教参中规定的内容和标准,这样就约束了自己的思维,也约束了课堂内容的生成。本节课中,这位同学能够立足文本,通过自己的阅读,再加上他的阅读体验,让原本已经讲完的文章,又再一次的具备了生命力,拥有了可读的空间。所以在这个同学的脑海中荆轲不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英雄,不再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荆轲有其自身的弊端,在他的自我解读中,荆轲的英雄形象更加的饱满,更加的真实了。
学生这种质疑、批判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我们的教学不应照本宣科,尤其是语文的课内阅读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成為思维活动的主角,教师做好活动的调控者、优秀的“主持人”,为学生和课文建立对话关系做好媒介。而且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因而教师“要树立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观念,注重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广、重组”。
有效而合理地拓深、拓广课堂教学,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使之不断投入、深入解读,是实现语文新课标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我想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拓展应是:纵向拓深——深刻解读文本,力求随文讲解;横向拓广——因文而延展,因问题而探究。纵向拓深与横向拓广二者应有机结合。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提高自身的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并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独特品性,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而合理的拓深、拓广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回归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文本的深度,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的精神,创造一个学习型的,收获型的,高效型的阅读课堂。
(作者单位:安徽省绩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