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据市场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2017-02-21李玉珍

职业·下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李玉珍

摘要:为准确把握河北省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和趋势,了解当前衡水市大园艺企业生产岗位的技能需求特点,进一步确定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开展了社会调研。通过广泛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改革建议,即专业方向定位,确定蔬菜生产、果树生产和花卉生产三个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本文根据调研结果对如何依据市场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果树花卉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岗位需求

为准确把握河北省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和趋势,了解当前衡水市大园艺企业及基地一线生产岗位的技能需求特点,根据中职学校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进一步确定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笔者所在调研小组利用暑期和寒假近三个月的时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对调研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为笔者学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更好地开展专业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本地园艺行业的发展,更好地丰富本专业的发展内涵,进行了有效探索,并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一、调研方案设计

1.调研目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完成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调研组先后走访了衡水市多家果蔬花卉行业、企业,与多名行业管理人员、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人员以及学校往届毕业生进行了交流与座谈。

一是围绕贯彻学校教学质量工作和中职课程改革相关精神,就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调研。

二是就企业接受学校学生就业和实习的情况进行调研。

三是通过调研了解学校果蔬花卉专业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学生就业实习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听取企业相关部门和人员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2.调研的思路与方法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涉及果树、蔬菜及花卉三大产业,不同区域发展各有特点,所以为了确保调研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确定如下调研思路。

一是宏观背景调研和微观需求调研相结合。通过宏观背景的调研,了解河北省果蔬花卉主体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总需求;微观调研以企业为主体,了解企业目前现有人才成长经历及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状况。

二是与该专业中职人才需求的调研相结合。果蔬花卉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把握该专业中职人才的需求和定位,全面了解果蔬花卉行业人才需求的结构。

三是与中职教育现状调研相结合。中职教育培养目标要符合果蔬花卉行业岗位对人才能力及职业技能的要求,以此寻找示范专业建设的突破口。

四是科学设计调研提纲和调研表,准确地反映果蔬花卉行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为果蔬花卉示范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调研实施

1.行业、专家咨询

调研组先后走访调查了衡水市农牧局、园林局、林业局等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网络、媒体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并邀请了果树、蔬菜、花卉生产方面的专家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来学校座谈。

2.企业走访

实地调查走访了衡水绮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饶阳县绿科蔬菜种植技术推广服务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发放11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1份。

3.毕业生调查

通过网络、电话、现场发放问卷等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近五年的毕业生,就其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几年后的岗位变化、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等做了跟踪调查,发放调查问卷75份,收回有效问卷71份。

三、数据分析及结论

1.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衡水市委市政府在《2012-2015年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新一轮“菜篮子”建设工程。加强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果菜生产基地。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做大做强蔬菜、畜牧和果品三大产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蔬菜、畜牧、果品、苗木、花卉、水产等特色产业,每县建成一个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构建一批绿色有机的现代农业基地、独具魅力的农业休闲度假基地、优质天然的生态环保基地,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區,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所有这一切,需要大量既懂果蔬园艺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又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业发展人才,以及能够开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等的人才。这将为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市场。

2.企业岗位分析

走访调查饶阳县吾固村向阳果蔬专业合作社、饶阳县绿科蔬菜种植技术推广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工作岗位有育苗、栽培管理、植物保护、产品保鲜与贮藏、销售、行政管理等,岗位分布情况见表1。

3.从业人员情况

采用发放调查表、走访等方式,对果蔬花卉专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具体见表2、表3、表4。

在企业调查问卷中,将企业对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划分为专业技术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职业道德、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6个方面,见表5。

4.毕业生情况调查

通过对71名学校毕业生的调查统计发现,他们主要职位为蔬菜生产、果树生产技术员,产品营销员,苗圃育苗技术员,植物保护技术员,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技能发展,成为技师;二是管理发展,成为部门经理或经理。毕业生胜任工作时间见表6。

对学校果蔬花卉专业课程意见见表7。表7毕业生及企业技术人员对专业课程设置意见所占比例

四、调研结果与结论

衡水市种植蔬菜180.6万亩,形成区域特色。特别是饶阳蔬菜2009年被评为“中国蔬菜之乡”,2010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全市果树面积160万亩。随着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打造宜居生态湖城的形势需要,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果蔬花卉园林苗木生产基地建设迅速兴起。

目前生产一线的员工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职称偏低,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不能适应现代化、园艺产业发展需求。伴随着行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今后衡水市果蔬花卉行业技能人才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差,不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性。

五、改革建议

1.专业方向定位

根据调研结果,确定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三个专业方向:蔬菜生产、果树生产和花卉生产。

(1)蔬菜生产。面向各蔬菜园区、企业、合作社、蔬菜管理部门等,培养具有蔬菜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识别防治、产品保鲜储运、产品营销等技能的人才。

(2)果树生产。面向果树生产园区、企业、合作社、果树行业管理部门等,培养具有果树育苗、规划建园、果树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品采收与贮运,产品营销等技能的人才。

(3)花卉生产。面向花卉、苗木生产公司、园林局、绿化公司等,培养具有花卉育苗、栽培、养护、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街道绿化及产品营销等技能的人才。

2.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职业要求,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果蔬花卉职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以校企合作为改革平台,以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特点为依据,结合衡水市区域农业经济现状和企业人才需求,遵循职业学校学生教育规律,改革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4.课程体系重构

将专业基础性知识揉进专业课教学内容中去,按照生产过程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建立以生产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5.教学内容更新

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同时结合生产实际,随时更新教学内容。

6.校本教材建设

以大中型园艺企业岗位需求为切入点,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分析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开发、编写适合本专业的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

7.评价体系改革

企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在提高,不再是以学习分数高低定义学生,评价学生采用多元考核办法,激励学生全方位发展,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8.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聘请企业生产技术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水平。

9.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训室及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为学生专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突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及为农业生产服务。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扩大实习基地范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当中,通过计划安排,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不同栽培形式、不同生产技术。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共同管理及评价学生,联合开发校本教材,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装备实践课程几种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青年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