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和运动干预研究
2017-02-21仲启丰
仲启丰
高职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和运动干预研究
仲启丰
利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运动行为态度量表》进行抽样调查,对150名高职生健康素养和运动行为态度进行测试分析评估,实施7周的运动干预,以实验对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运动干预与健康素养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运动干预对高职生健康素养的影响途径和力度。结果表明:(1)高职生健康素养整体偏低,有待提升。(2)高职生运动行为态度方面表现较为消极,良好的运动行为态度有助于提升健康素养。(3)运动干预能正向引导高职生健康素养行为,针对性运动干预的效果明显。(4)运动行为的各维度对健康素养影响的地位不一,运动行为自主程度越高,越可正向引导健康素养的提升。
高职学生;健康素养;运动干预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做出正确的健康相关的决策的能力[1]。健康素养是一个能综合反映个体、群体维护自身健康相关知识理念、生活方式与行为、技能水平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独立于遗传与自然因素、社会与经济环境、医疗技术与服务等之外的一个独立健康决定因素[2]。一个被认为有健康素养的人应具备健康的基本知识与理念,选择性地接受健康信息和服务,分析不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有责任感的倡导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健康,应用目标制定和决策的技巧,实践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减少健康危害[3]。健康素养被认为是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结果,是社会进步与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经济越发展,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健康素养意识就越强。健康素养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行为医学表明,有规律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身心健康,若较少或不参加运动会导致一些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而降低其生活质量甚至缩短生命[4]。由此可见,参与运动过程的价值,不仅表现在身体领域的运动知识、技能,还体现在心理领域的意志品德、习惯习得、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及社会领域的社会化、交往能力和角色适应等诸多方面。因此,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运动中切实加强健康素养的教育与启迪,更容易得到高职生的接纳和认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江苏省宿迁地区部分高职院校,主要以初中起点五年制职高、和高中起点技校的1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部分学生知识基础较薄弱,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做出正确的健康相关的决策能力较差,并且还需要努力去提高和适应环境突然改变带来的压力。
1.2 研究方法
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从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3个方面对个体高职生健康素养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再运用毛荣建的《运动行为态度量表》,针对高职生参与运动的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态度、行为意向、行为习惯、行为控制感、情感体验、主观标准等8个分量调查,采用5级记分,得分越高说明该指标效果越好[5]。
1.3 研究程序
1.3.1 前测 在干预之前首先利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运动行为态度量表》对高职健康素养水平和运动行为态度情况进行测试分析,共计发放150份问卷,最终选取有效问卷150份,根据问卷依次对每名学生的健康素养和运动行为态度情况进行评价。
1.3.2 制定并实施干预方案 根据前测结果,制定实施针对性干预方案,包括知识传播和运动干预两个方面。知识传播:主要团体辅导为主(如讲座、访谈、咨询等);运动干预采取渐进式训练:一方面注重运动循序渐进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专门性表象训练(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力量训练等);另一方面渐增运动行为激发原则,训练内容运动项目的体能要求应保持一致性原则,可训练性和可逆性原则生物反馈训练(如健身跑、太极拳、有氧健身操、球类等);即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健康素养等方面可以通过运动而获得积极的适应性改变,但当训练终止后,由于应激过程的终止而使已经获得的生理功能增强会逐步消失。
第1周训练主题:分团体进行运动行为和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理念相关讲授。训练计划:阐明运动行为和健康素养的意义的价值。训练手段:运用演讲、报告、座谈、咨询等手段,让高职生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素养的意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的影响。
第2周训练主题:培养健康信息的获取和健康促进产品及服务的能力[3]。训练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身健康素养和运动行为进行评价,认识到健康素养重要性,愿意把时间花在运动上,制定正确的健康行为、目标态度。训练手段:通过选择一项运动、运动处方制定、所要达到目标等手段,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注重体能训练,保持良好发展的态势。如:太极拳对情绪的调节优于其他锻炼方式,有氧健身操、健身跑对健康评价整体效果较好,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力量训练等活动对于抑郁症、焦虑症、化学药品有依赖性者有很好的疗效,球类和体操综合等在抑郁、自尊、不适感等方面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等[6]。
第3周训练主题:培养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危害,同时采取有利健康行为的能力[3]。训练计划: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文化、传媒、科技和其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激发高职生愿意参与锻炼,督促指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认知、意向。训练手段:通过运动参与、拓展训练、习惯习得、运动情感体验等手段,让高职生能掌握和运用一定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安全地从事运动行为,特别是在课余和日常生活当中,指导正确或比较科学的方法运动参与。
第4周训练主题:培养在确定促进健康的目标和决策方面运用技巧的能力[3]。训练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高职生运动兴趣、学会参与运动并能轻松运动,不因环境、困难、疲劳等因素影响运动计划的完成,增强行为控制感、行为习惯习得。训练手段:在运动参与中,特别在课余和日常生活当中,鼓励、督促高职生安全、规范地参与运动,能从容面对困难,掌握和运用一定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
第5周训练主题:培养运用促进健康的人际交流技巧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健康的能力[3]。训练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求运动的乐趣,促进人际交流,多接纳他人,注重运动情感体验,提升个人主观标准。训练手段:鼓励、督促高职生能正确认知运动参与对身心健康的价值和关系,在运动参与、拓展训练中表现出自尊、自信,并能合理调控情绪,面对困难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
第6周训练主题:培养主动获取能力、辨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会思考,能高效的与人交流。训练计划:在教师日常指导运动学习过程中,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对学生的运动予以指导,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价值取向、责任感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训练手段:主要以运动动机激发诱导为主,让高职生具有学习现代社会中新型运动和健康素养知识理念。
第7周训练主题:以运动强化、竞赛活动、拓展训练、达标、技能成果展示等为主,并与测试群体进行一次深度访谈。
1.3.3 后 测 经过7周的健康素养教育与运动干预,再次利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运动态度量表》对高职生进行效果评估测试,了解其学习和掌握的情况。共计发放150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全部回收,依次对高职生的运动锻炼和健康素养进行评价。
2 研究结果
2.1 运动干预前后高职生健康素养的基本情况及测试相关分析
表1 高职生健康素养基本情况及相关测评分析统计表(%)
表1:利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高职生健康素养进行调查,正确率在80%以上的被视为具备健康素养。前测:基本知识和理念为34.67%;生活方式和行为为16.00%;基本技能为44.00%;均值为31.56%。后测:基本知识和理念为42.00%;生活方式和行为为20.00%;基本技能为56.67%;均值为39.78%。结果显示:经运动干预后高职生在健康素养及各维度均值都要比之前均值要高,说明运动干预对健康素养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健康素养是基于高职生主观的认识和体会,也包含了自身阶段性的认知、意愿,虽然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关结果亦显示了之间具有相关性,但两者关系亦不均衡,运动干预既可对高职生健康素养产生直接效应,同时作为中介变量亦受到健康素养阻碍制约对运动行为产生间接效应。
2.2 运动干预前后高职生运动行为态度的基本情况及测试相关分析
表2 高职生运动行为态度基本情况及相关测评分析统计表
通过表2显示:高职生实施运动干预前后各维度的均值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在从T检验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行为态度”“行为意向”“行为习惯”“行为控制感”“情感体验”对运动行为的作用是不一致的,但发挥显著直接作用(P≤0.001),呈显著性相关,样本运动行为态度的前测量值愈高,运动干预后的测量值也愈高;而“目标态度”“行为认知”“主观标准”对运动行为态度的直接作用并不明显,有较弱的相关系数为0.334、0.342、0.499,显著性概率值P>0.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可以认为运动行为态度与认知是两个分离的过程,在这一点上与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标准理论基本相似。由此可以认为,这些变量既作用于高职生的运动行为态度或其它变量,同时它们本身又受到其它变量的影响,在所有影响高职生运动行为态度的变量中,它们均担当着中介变量的角色。其中“行为态度”“行为意向”“行为习惯”“行为控制感”“情感体验”直接对运动行为态度产生作用,它们的变化会直接导致高职生运动行为态度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目标态度”“行为认知”“主观标准”对高职生运动行为态度的影响都必须通过这五个变量才得以实现,故它们属于变量中的直接变量。运动行为态度量表中的“目标态度”“行为认知”“主观标准”虽然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对发挥作用,但它们不受其它变量的影响,独立地作用于中介变量,因此,它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变量,是影响运动行为态度的根源所在。同时研究发现:行为习惯、行为控制感可以通过影响行为意向、行为态度来影响个人行为;目标态度通过情感体验作用于行为;行为认知、主观标准对具体行为有间接影响。由此可见,行为态度、目标评价高,行为认知、意向认识正确、愿意参与运动则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理念较高;行为控制感、行为习惯控制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相应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表现较好,主观标准受影响大、情感体验丰富的在健康技能方面也会相应要好很多。
3 分析与讨论
3.1 高职生存在主要问题
通过《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和《运动行为态度量表》调查,发现高职生整体健康素养较低,运动行为态度较差,为了达到既定目标的努力程度较低,无论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理念、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等方面都需进一步提高。因此,在高职生健康素养教育中要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和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训练,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在提高运动行为态度的同时,提升高职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3.2 运动干预对健康素养效果分析
经过7周的心理调适和训练,师生普遍反映训练是有效的,认同度较高,老师感觉高职生的状态有所变化,运动行为态度和健康素养均改善不少,说明针对性运动干预对高职生的健康素养提升效果较好。讲座、访谈、咨询和个体运动处方制定等帮助高职生做好更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助于调整最佳的动机水平,运动干预的目的除了提高高职生的运动行为态度外,更重要的是促进高职生健康素养的提升,使其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进行积极的自我完善。虽然高职生对“目标态度”“行为认知”“主观标准”的评价变化不显著,但是运动干预对于高职生的健康素养提升是事实,高职生从不在意到在意,从无意识到能够知道生活学习中应用,即使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比较,也不可否认运动干预的作用。
3.3 运动行为与健康素养的中介效应分析
(1)从运动行为与健康素养主客体关系来看,人通过运动行为创造了一个运动空间,并通过运动空间发展了自身,创造有益于发展需要价值成果,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进行的自我确立、自我实现,并不断造就出更优秀的素养,主体的发展推动运动的发展变化,赋予运动以新的形式内容,运动的发展变化反过来又促进主体的进一步发展,在相互改造的同时,提高主体能力,并进而提升精神素养[7]。
(2)从运动行为与健康素养相互促进角度来看,运动行为对健康素养认识体验有导向作用,是健康素养认识体验的源泉,健康素养是在运动实践的不断深化态度认识体验的基础上提升的,是对运动行为促进健康的观点的确信和坚持。在现实生活中健康素养常受排斥性活动的干扰,当健康素养在与排斥性的冲突中受到抑制时,健康素养行为就被淡化,反之亦然,当排斥性活动受到抑制时,排斥性活动就被淡化,运动行为强化了健康素养,健康素养的提升,产生运动行为动机,执着于运动行为,如此不断循环,形成运动行为和健康素养相互促进的过程[9]。
(3)从运动行为与健康素养标准完善角度来看,运动行为是一种自由活动,它追求力与美、健与智,这种追求不仅表现在外在的形体、姿态,也表现在内在的气质、品格,运动不仅可以使人拥有肢体美、行为美,而且还有风度美、心灵美,充分突显了“美”的标准,按照这种标准不断去塑造人、完善人、美化人[7]。
(4)从运动行为与健康素养相互干预角度来看,健康素养需要正确的态度、良好的习惯引导、支撑,态度一旦改变,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运动行为需要坚韧品质和顽强意志,通过积极的行为态度不断克服自身的惰性、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忍耐不适和伤痛才可能享受到身心舒畅的情感体验,然后通过行为效应潜移默化地施加于心理而作用于行为,逐步促进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8]。
(5)从运动行为与健康素养养成生理、心理学角度来看,运动行为通过反复的刺激逐渐形成稳同的条件反射,在生理上形成较为巩固的动力定型,在心理上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逐渐养成的不需要监督和意志努力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因此,运动行为养成的机制应当是在生理、心理或社会需求产生动机,在动机驱动下产生行为,行为的结果符合主体的动机目标,促使健康素养的不断重复强化[9]。
4 结论与建议
(1)高职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较低,认知不足。认知因素对某一行为技能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个人对其行为的认知水平与认知方式,直接影响个人行为素养的形成[6]。因此,应提高高职生对自身健康素养状况的认知,促进其对采取行动的代价与所获得利益的评估。
(2)培养高职生良好的运动意识,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以激发外部动机为抓手,合理利用各种策略,从高职生的个性特征、个体需要和兴趣出发,注重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兴趣的激发,注重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最终促进高职生身心健康。
(3)营造高职生健康素养提升的良好氛围。环境的潜移默化远胜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从学校层面需加强教师的素质;家庭层面需注重家庭成员的影响;社会层面需倡导风俗时尚的榜样作用。
(4)高职生自控能力较差,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还不是很强,社会阅历还不足以依靠自律进行自我约束,良好的行为素养离不开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学校可根据各级各类政策法规制定的行为准则,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引导、督察,认真贯彻执行,赏罚分明,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约束作用,促使高职生健康素养的提升。
(5)高职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定型阶段,各项机能旺盛,很少能领悟到健康素养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高职生需要在教师、家庭、社会等多方的指导帮助下,不断刺激、反复强化、持之以恒,最终在自身形成一系列的条件反射,达到健康素养的较高层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J].中国健康教育,2008(1):86~89.
[2]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R].北京:卫生部,2009.
[3] 郭 欣,王克安.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590~593.
[4] BOUCHARD C,BLAIR S N,HASKELL WL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M].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7.
[5] 张力为.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6] 杨 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7] 黄 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8] 张文静.体育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9] 乔玉成. 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养成机制及影响因素[J]. 体育学刊,2011,18(3):87~94.
Survey of the Health Liter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 Study on Sports Intervention
ZHONG Qifeng
Use “Chinese citizens' health literacy questionnaire”, “sports behavior attitude questionnaire sampling survey, of 150 health liter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sports behavior attitude test evalu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7 weeks of sports intervention, with the method of experimental contrast analysis to study sports interven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literacy all dimensions, while sports intervention's influence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way and streng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overall low health literacy, to ascend. 2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ports behavior performance a more negative attitude, good sports behavior attitude helps to improve health literacy. 3 sports intervention behavior positively guide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targeted physical intervention effect is obvious. 4 sports behavior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have different impact on the health literacy status, the sports behavior of autonomous degree is higher, the more can positively guide the promotion of health literacy.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Sports intervention
1007―6891(2017)01―0134―04
10.13932/j.cnki.sctykx.2017.01.29
G807.4
A
2016-06-16
2016-06-21
江苏省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SQ2015GH189)。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研室,江苏宿迁,223800。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Sports, Suqian Higher Normal School, Suqian Jiangsu, 2238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