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凌河类型的石构墓葬
2017-02-21赵少军
赵少军
试论凌河类型的石构墓葬
赵少军
凌河类型 石构墓葬 青铜时代
凌河类型石构墓葬出现在西周晚期,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早中期,保持了长期的连续性。伴随燕文化势力向本地区的渗透和扩张,石构墓葬遗存在战国中晚期衰落。凌河类型石构墓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邻不同文化发生交流,石室墓是辽东地区和本地区石构墓葬文化之间融合的产物。凌河类型石构墓葬的埋葬习俗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传统因素表现出了持久的影响力。对凌河类型石构墓葬的渊源及与相关遗存的关系的探讨表明,石构墓葬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元文化因素影响并同时对外施加影响。
石构墓葬是辽西地区青铜时代诸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类遗存①,有相对独立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分布于大小凌河流域的凌河类型即为其中之一,其石构墓葬的发展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考古学文化的兴衰。因此,深入研究这一类遗存是十分必要的。
辽西地区青铜时代石构墓葬的发掘与研究始于1908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对赤峰英金河畔的调查②,但就凌河类型的石构墓葬而言,考古发掘工作在建国以后才陆续开展,尤其是196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东北考古工作队以后,在其主导下有组织地进行了一系列发掘,地点有锦州山河营子,朝阳十二台营子,喀左南洞沟、市政园林处,阜新县胡头沟等。改革开放以来,考古工作者又相继发掘多个地点的石构墓葬,主要有喀左和尚沟,建平县水泉、大拉罕沟、炮手营子,朝阳小波赤,北票喇嘛洞等,并在石构墓葬分期、形制、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本文在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对凌河类型石构墓葬的分布、分期、年代源流、与相关遗存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所指石构墓葬,专指石块或石板等材料构筑墓室、墓底或墓壁的墓葬。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地理环境与墓葬分布
凌河类型所在的大小凌河流域为山地丘陵的地形地貌,由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组成,山间形成河谷地带,大、小凌河发源并流经于此,山势自北向南由海拔1000米向300米丘陵过渡,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南部形成海拔50米的狭长平原,与渤海相连,其间为辽西走廊。据环境考古学的研究成果③,辽西地区距今410~3500年,气候温暖湿润,进入农业繁荣期;距今3500年前后,气候由温暖湿润向冷干变化,原始农业文化让位于半农半牧文化;距今3000年以来,气候干冷导致农业衰退,形成地带性半农半牧经济。
石构墓葬一般为就地取材,大小凌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凌河类型石构墓葬的出现和发展有很大关系。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凌河类型石构墓葬一般分布在靠近河流的二级台地,主要分布在大小凌河流域及其支流,东起医巫闾山,西达努鲁儿虎山之间的山地丘陵地区,包括朝阳市、朝阳县、凌源市、建平县、北票市、喀左县、锦州市等市县域,向东最远到阜蒙县境内。按行政区划分述如下(图一)。
图一 凌河类型石构墓葬分布图1.朝阳十二台营子 2.朝阳木头沟 3.朝阳小波赤 4.阜新胡头沟 5.锦州山河营子 6.凌源三官甸子 7.建平水泉 8.建平大拉罕沟 9.建平炮手营子 10.建平太平庄 11.建平石砬山 12.喀左和尚沟 13.喀左南洞沟 14.喀左园林处 15.喀左南沟门 16.北票喇嘛洞 17.北票何家沟
1.朝阳市
①市区:十二台营子(M1~M3)④、木头沟M1⑤、三家村石椁墓⑥。
②朝阳县:小波赤⑦、东岭岗⑧、吴家杖子⑨。
③凌源市:三官甸子(2座)⑩。
2.锦州市
3.阜新市
二、分期与年代
根据现有材料可将凌河类型石构墓葬分为五期(图二)。
一期,以和尚沟C区M10、D区M19为代表,山河营子、大拉罕沟(M751、M851)、炮手营子M881、小波赤等石构墓葬可归入此段,主要器形有曲刃实柄青铜短剑及剑柄加重器、双翼镞、三翼镞、齿柄有孔折首刀、素面斧、大网格纹斧和斜直刃凿等。
二期,以十二台营子M1为代表,包括十二台营子(M2、M3)、木头沟M1、石砬山(M742、M741)、胡头沟M2、太平庄乡等地石构墓葬,主要有曲刃实柄青铜短剑、曲刃銎柄青铜短剑、柳叶形镞、翘首刀、细网格纹斧和弧刃凿等器形。
图二 凌河类型器物分期图
三期,以南洞沟石构墓葬为代表,包括何家沟M7771、水泉M8、喀左南沟门、喇嘛洞(ⅠM36、ⅠM41、ⅡM271、ⅡM310、ⅡM348、ⅡM185)等石构墓葬,以鼓腹罐、侈口壶、曲刃青铜短剑、双翼镞、齿柄刀、环首刀、三道附加堆纹斧和斜直刃凿为代表。
一至五期器物演变特征如下:陶壶从侈口向近直口,从无耳到双耳演变;曲刃实柄青铜短剑剑叶从宽肥向瘦长演变,节尖从不明显到明显再到消失,剑锋逐渐加长,铜柄从无到有;曲刃銎柄青铜短剑从方銎演变成圆銎,剑格从有到无,叶尾由圆弧形变成直线折收,剑体波浪形曲线逐渐变直;剑柄加重器形状各异,四期时出现了铜质T形剑柄;双翼铜镞镞尖角度逐渐变大;齿柄有孔刀从尖首演变为近平首,刀背折角由明显到不明显;齿柄无孔刀从平背变为弧背,由尖翘首消失变钝;环首刀刀背弧线从不明显到明显,刀尖从向下到微微上翘,环首与刀体距离从近到远;素面铜斧斧体从宽肥向瘦长演变,斧面附加堆纹逐渐增加,刃部从尖卷到稍卷;网格纹铜斧从大网格向小网格演变,纹饰宽度由宽变窄;铜凿由单面斜直刃到单面弧刃,腰由束腰向斜直腰演变。
晚期:战国早期,即大小凌河区四、五期。这一时期尚存有块石型石棺墓,葬式葬俗不详,其整体面貌有待进一步认识。值得注意的是,三官甸子一座大型墓葬的旁边有殉马坑的出现,扩充了这一时期殉牲动物的种类。
三、文化属性分析
(一)与同时期相关文化遗存的关系
1.与土坑墓的关系
纵观凌河类型整个发展过程,石构墓葬和土坑墓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石构墓葬具有相对优势大约在春秋中期前后,这一时期,凌河类型土坑墓虽仍有相当的规模,但石构墓葬已经取代土坑墓成为该文化类型墓葬的主导形态,表现在青铜短剑等重要遗物多出土于石构墓葬,从形态、数量以及地位综合考虑,这个阶段石构墓葬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石构墓葬在与土坑墓的对比中占据了相对优势。
春秋晚期前后,凌河类型的晚期石构墓葬表现出明显的衰落迹象,这一时期石构墓葬分布范围缩小、形制单一、数量锐减、墓葬规模不大。可以说,这一时期土坑墓重新取代了石构墓葬成为这一地区的主流形态。
2.与相邻地区石构墓葬的关系
凌河类型与相邻地区石构墓葬之间的关系,从墓葬形制、埋葬习俗、出土遗物三个方面论述如下:
(二)源流
凌河类型石构墓葬明显受到来自于老哈河区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石构墓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从出现的时间来看。凌河类型的出现时间正逢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鼎盛时期,其具有强有力的向外扩张态势,而两者相邻的地理位置和相似的地理环境都为其扩张创造了条件。
从墓葬形态来看,凌河类型之前的魏营子文化本身没有石构墓葬的传统,而凌河类型中最早出现的石棺墓和石椁木棺墓的形态都与相邻区域的老哈河区夏家店上层文化石构墓葬有着明显的联系。
凌河类型晚期前后,大小凌河流域出现了五道河子遗存,从墓葬形态和地域特征分析,五道河子遗存与凌河类型的石构墓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战国晚期,随着燕文化向东的扩张,整个辽西地区都被燕文化的土坑墓形态取代。
总之,凌河类型石构墓葬主源仍然是老哈河区夏家店上层文化石构墓葬,另吸收有双房类型墓葬的若干因素,发展过程中又受到玉皇庙文化墓葬和燕文化为主的中原文化系统墓葬的间接影响。
四、结 语
本文以凌河类型石构墓葬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剖析石构墓葬发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进一步揭示了石构墓葬形成的复杂内涵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石构墓葬的源流、与相关遗存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主要认识如下:凌河类型石构墓葬出现在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前后,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早中期,保持了长期的连续性。伴随燕文化势力向本地区的渗透和扩张,石构墓葬遗存在战国中晚期衰落。凌河类型石构墓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邻不同文化发生交流,石室墓是辽东地区和本地区石构墓葬文化之间融合的产物。凌河类型石构墓葬的埋葬习俗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传统因素表现出了持久的影响力。地下式的石构墓葬形态和随葬以曲刃青铜短剑为代表的遗物,仍然是凌河类型石构墓葬明显有别于周邻石构墓葬的区域性特征。进一步揭示出石构墓葬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多元文化因素影响并同时对外施加影响。
注 释:
① 早期研究囿于材料,认为是一种石棺墓文化。〔日〕三上次男:《东北地区の石棺墓文化》,《世界考古学大系》V(东アジアI),东京:平凡社1960年。
② 〔日〕滨田耕作、水野清一:《赤峰红山后》,《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六册,东京:东亚考古学会1938年,第1页。
③ 汤卓炜:《辽西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与生态环境》,《边疆考古研究》(第9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50~255页。
④ 朱贵:《辽宁朝阳十二台营子青铜短剑墓》,《考古学报》1960年第1期。
⑥ 材料未发表,仅作参考。朝阳市博物馆编:《朝阳历史与文物》,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年,下同,第179页。
⑦ 张静、田子义、李道升:《朝阳小波赤青铜短剑墓》,《辽海文物学刊》1993年第2期。
⑧ 材料未发表,仅作参考。该墓群于1975年发现,共14座,其中石构墓6座,以不规则形状的青砂岩石板构成,四壁立砌石板,墓底铺石板,墓顶以石板搭建,无葬具,长宽仅容一人,墓葬均为东向,头东脚西,不规则排列,墓室皆长方形,根据出土遗物判断,时代为春秋时期。参见朝阳市博物馆编:《朝阳历史与文物》,第72~73页。
⑨ 材料未发表,仅作参考。有两座石构墓,均为土坑封石墓,根据墓的形制和随葬品特点,其相对年代为战国时期。参见《朝阳县吴家杖子战国时期墓地》,《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
⑩ 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青铜短剑墓》,《考古》1985年第2期。
〔责任编辑、校对 田索菲〕
The stone structure burial of Linghe Type was originated in the late stage of West Zhou Dynasty ,and continuous lasted to the early and middle stages of Warring States. The burials decline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 of Warring Stage as the Yan Culture spread here. The burials of Linghe Type exchanged with those around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he stone structure burial was the product of integration with different culture. The burial customs show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the traditional fact mainly continued. The stone structure burial was influenced by those different cultures , it exerted influence on the others in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tone Structure Burials of Linghe Type
Zhao Shaojun
赵少军,男,1981年生,辽宁省文物局馆员,邮编110032。
K871.4 K87.41
A
1001-0483(2017)01-0035-09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边疆民族历史与地理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民族石构墓葬的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985020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