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辽阳市冮官屯遗址出土的金代铁器

2017-02-2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方文物 2017年1期
关键词:铁器金代图版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辽宁辽阳市冮官屯遗址出土的金代铁器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金代 窑址 铁器

冮官屯遗址位于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冮官村,该遗址为辽至元代的北方重要的窑址群。遗址内出土数量较多的铁器,主要分为四大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马具等。出土的铁器与窑场的生产活动存在密切关系,特别是与窑址有关、用途明确的铁制工具,如粉碎釉料的夯锤、修整瓷器坯胎的刮刀、分离瓷器的铁撬等。遗址内出土的这批铁器种类较多、锻造工艺精湛,反映了当时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冮官屯遗址位于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冮官村北侧,遗址地处太子河南岸,与燕州城址隔河相望。遗址南部为起伏平缓的丘陵地带,西距辽阳市区30公里,西北距西大窑村约6公里(图一)。该遗址最初发现于20世纪30—40年代,初步确定为一处始于辽并沿用至元的窑址群①。在此后的地表踏查中发现了大量的瓷片、窑具等遗物。太子河河道不断南移和冲刷对窑址群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临河窑炉多被河水冲毁,现于临河的断崖上仍可见有较厚的瓷片堆积。

2013至2014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连续进行了两次发掘,清理多座窑炉、灰坑、房址等诸多遗迹,出土了大量瓷器、陶器和铁器等。其中铁器共计103件,均出自窑址周围附近,应与窑址有密切关系。现将出土的铁器进行统一的分类整理,略作浅析,简报如下。

图一 冮官屯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窑址内出土的铁器主要分为四大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和马具等。

一、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主要有铲、铧、夯锤、凿、镰、錾、锥、刮刀、线坠、箍、撬等。

铲 1件。T9③∶13,锻制。残。平面形状不规则,一侧外延出条形柄,柄端翻卷呈銎状,柄上轧出三条平行凹槽。残长14.4、宽11.3、厚0.6厘米(图二,1;封二,1)。

铧 1件。Z3∶12,铸制。仅存残片。两面平,中间有一砂眼。一侧直边有一道凸棱,尾部内弧。残长15、残宽14、厚1厘米(图二,2)。

夯锤 1件。Y11④∶1,铸制。一端为夯击面,呈圜底状,一端截出平面,平面中间有一安置木柄的圆孔。直径8~9.1、高8.9、孔径3.5厘米(图二,3;封二,2)。

凿 2件。Z3∶18,锻制。竖銎,銎口近圆形,凿身扁方体,平刃略宽。系由竖銎和凿体锻接而成。长21、刃宽2.7、銎外径3.4、内径2.2厘米(图二,4;封二,3)。Y11③∶2,锻制。竖銎,凿体略向一侧弯曲,銎口近方形,其上有明显的击打痕。长21.4、刃宽1.5、銎口径3厘米(图二,5;封二,4)。

图二 生产工具1.铲(T9③∶13) 2.铧(Z3∶12) 3.夯锤(Y11④∶1) 4、5.凿(Z3∶18、Y11③∶2) 6.镰(Y11②∶2) 7.錾(Y11③∶8) 8~13.锥(H37∶37-1、H37∶37-2、H28∶19、T2④∶4、T10③∶4、H49∶3) 14~18.刮刀(T9④∶1、H54∶7、Z3∶16、H28∶22、T8③∶1) 19.线坠(Y11②∶1) 20.箍(H37∶6) 21.撬(H22∶4)

镰 1件。Y11②∶2,锻制。前锋残断。弧背弧刃,截面呈楔形,尾部连接管状銎柄。刀身长10.2、背厚0.4厘米;柄长13.7、直径2.6厘米(图二,6;封二,5)。

錾 1件。Y11③∶8,锻制。刃残。条形四棱体,顶端有明显的击打痕。残长17.1、宽2.9厘米(图二,7)。

锥 6件。锻制,均作细条状,截面为圆形。可依据端部形状分二型。

A型 2件。一端尖状,另一端为小环首。T10③∶4,长22.6、直径0.9厘米(图二,12)。H49∶3,前端作弯钩状,长18.5、直径0.6厘米(图二,13)。

B型 4件。两端均为尖状,其中一端似作插装木柄之用。其中1件略粗,T2④∶4,长19.5、截径0.7厘米(图二,11)。其余3件略细长24.7~32.8、截径0.6~0.8厘米(图二,8~10)。

刮刀 7件。锻制,均残。均呈板条状。其中4件保存较完整,其平面近“凹”字形,较宽的两端为刀身,平背,楔形截面;中间为较窄的条状柄。T9④∶1,柄部弯弧,前端弯折,长19.4、宽4.2、厚0.5厘米(图二,14)。H54∶7,长20.8、宽3.7、厚0.3~0.6厘米(图二,15;图版一,1)。Z3∶16,长19.8、宽4.9、厚0.4~0.6厘米(图二,16)。H28∶22,长22.7、宽3.5、厚0.4~0.6厘米(图二,17;图版一,2)。T8③∶1,刀身残损,残长16.7、刃宽2.6~3.2、厚0.3厘米(图二,18)。

线坠 1件。Y11②∶1,锻制,稍残。近四棱锥体,上端台面居中有一环纽。长6.5、宽2.5、孔径0.4厘米(图二,19;封二,6)。

箍 1件。H37∶6,锻制。圆角长方形,壁较薄。长7.9、宽2.9厘米(图二,20)。

撬 1件。H22∶4,锻制,略残。条形扁四棱体,侧面呈“~”型,两端有单面平刃。长20.6、宽1.3~1.8、厚0.8厘米(图二,21)。

二、生活用具

生活用具主要有钉、削、刀、锅、剪、针、提梁、钌铞、鼻、垫片、铆件、锔、权、锁、钥匙等。

钉 18件。均为锻制,皆有残损。依据顶部形状不同,可分四型。

A型 扇状钉,8件。其中3件保存较好。顶部锻扁,呈近扇状。Z3∶43,长13.4厘米(图三,1)。Z3∶4,长13.5厘米(图三,2)。Z3∶34,长15.8厘米(图三,3)。

B型 圆顶,2件。T10③∶10,顶部成不规则圆形,略鼓,钉身圆柱状,近上端有一横向圆形穿孔,尖端扁薄。长8、顶部直径1.8、钉身直径0.7、孔径0.4厘米(图三,4)。H37∶7,顶部成圆形,略鼓,钉身圆柱状,近上端有一横向圆形穿孔,尖端扁薄。长9.8、顶部直径1.7、钉身直径0.9、孔径0.4厘米(图三,5)。

C型 平顶,4件。顶部略平,扁四棱体身。Y11②∶5,长5.6、宽1、厚0.6厘米(图三,6)。Z3∶8,长8.2、宽0.8、厚0.6厘米(图三,7)。Y11④∶5,长7.1、宽0.9、厚0.6厘米(图三,8)。T3③∶8,长12.6、宽0.3~1.3、厚0.6厘米(图三,9)。

D型 环首,4件。顶部锻成圆环状,钉身圆柱状。Y11④∶3,长11.7、钉身直径0.8厘米(图三,10)。T7③∶8,长16.7、钉身直径1厘米(图三,11)。T9③∶7,长16.7、钉身直径1.1厘米(图三,12)。T9③∶8,长16、钉身直径1.2厘米(图三,13)。

削 2件。锻制,均残。平背、弧刃、短柄。Y11③∶3,刀身较长,尖端背部明显下弧。长29.1、宽1.6~2.7、厚0.3厘米(图三,15)。Z3∶13-1,长20.8、宽1~1.4、厚0.3~0.4厘米(图三,14;图版一,3)。出土时刀柄和刀身间带有一铁箍,应为安置刀柄之用。另在刀身上发现套有四个铁箍,应是用于刀鞘上的。箍分为两种形制,Z3∶13-2,为扁方形,长3.5、宽1厘米(图三,17)。Z3∶13-3,为两个扁方形环顶部呈“U”字连接,推测为利于挎携之用。长4.3、宽2.9厘米(图三,18)。

刀 1件。H73∶1,锻制,略残。平背、弧刃、刀身窄而长、短柄,柄与刃连接处尚存一铁箍。长37.8、宽5.1~8.7、厚0.4~0.6厘米(图三,16;图版一,4)。

锅 仅余1耳1足。铸造。耳,Z3∶19,呈鱼尾形,扁薄,边缘锋利。长11.4、宽5.2、厚0.5厘米(图三,19)。足,H28∶20,仿兽足,横截面呈三角形,跟部缺失。残长12.2、厚2.5厘米(图三,20)。

剪 2件。T6③∶1,残,锻制。双股交叉式,刀身较短。长10.5厘米(图三,21;图版一,5)。Z3∶29,残长13.8、最宽处2.5、厚0.3厘米(图三,22)。

提梁 1件。Z3∶27,锻制,残。半月形,两端渐细,一端连接一个较小的铁鼻,另一端残缺。宽9.3、通高8.3厘米(图三,23)。

鼻 2件。锻制、均残。圆环状鼻,后接钉身。T5②∶3,长13.1、宽2.7厘米(图三,24)。T6⑤∶81,长9.7、宽3.3厘米(图三,25)。

钌铞 1件。H4∶6,锻制、残。梯形、片状,一端有一穿孔,套接一铁鼻,铁鼻上有一垫片。另一端蜷曲呈筒状。长11.7、宽2.9、厚0.35厘米(图三,26)。

铆件 2件。锻制,均残。H22∶13,铆钉铆合一个较小的方形垫片上,铆钉两端有明显的铆打的台面。钉长3.5、帽直径0.7、片长2、厚0.2厘米(图三,27)。Z3∶35,方形铁片其中一端两个角上各有一个铆钉,铆钉已残断,铁片另一端居中位置有一穿孔。钉长6.3、宽3.4、厚0.3厘米(图三,28)。

锔 3件。锻制,均残。Z3∶58,扁方身,两端钉脚残断。残长8.2、宽0.5~0.8、厚0.5厘米(图三,29)。T9②∶1,扁方身,两端钉角侧视呈倒三角形。通长6.6、钉长3.1厘米(图三,31)。Z3:3,折尺形,方身,钉脚较长。通长10.6、宽0.3厘米(图三,30)。

图三 生活用具1~13.钉(Z3∶43、Z3∶4、Z3∶34、T10③∶10、H37∶7、Y11②∶5、Z3∶8、Y11④∶5、T3③∶8、Y11④∶3、T7③∶8、T9③∶7、T9③∶8) 14、15.削(Z3∶13-1、Y11③∶3) 16.刀(H73∶1) 17、18.箍(Z3∶13-2、Z3∶13-3) 19.锅耳(Z3∶19) 20.锅耳(H28∶20) 21、22.剪(T6③∶1、Z3∶29) 23.提梁(Z3∶27) 24、25.鼻(T5②∶3、T6⑤∶81) 26.钌铞(H4∶6) 27、28.铆件(H22∶13、Z3∶35) 29~31.锔(Z3∶58、Z3∶3、T9②∶1) 32.垫片(T2⑥∶1) 33.针(Z3∶32)

垫片 1件。T2⑥∶1,锻制。平面呈六边形、片状,中有一方形穿孔。长5.6、孔长1.1、厚0.3厘米(图三,32;图版一,6)。

针 11件。Z3∶32,锻制。尾部均残缺,余尖端,截面圆形,全部锈蚀在一起。残长5.5厘米(图三,33)。

权 3件。铸造,均残。Z3∶33,梯形纽,身呈略扁的六面体、束腰、台状座亦为六面体。高7.4、宽3.4、厚2.7厘米(图四,1;图版二,1)。H75∶1,方形纽,广肩、圆身、束腰、小台状座,底部有明显合范铸痕。高11.6、最大直径6厘米(图四,2;图版二,2)。H27∶1,环纽缺失,圆球状身,束腰,底座残缺。高6.3、直径5厘米(图四,3)。

锁 9件。皆残,锻制,扁环形,均为撑片式横锁。依据锁键形制不同分为三型。

A型 4件。仅余锁键,锁键呈曲尺形,一端嵌有簧片,另一端片状曲折,端头锻制成一穿孔,能使外壳的连杆穿过后闭锁。T9③∶6,长11.3、宽2.1厘米(图四,4)。Y11②∶3,长11.4、宽2.5厘米(图四,5)。Z3∶10,长22.9、宽2.5厘米(图四,6)。H18∶7,长17、宽3.5厘米(图四,7)。

图四 生活用具1~3.权(Z3∶33、H75∶1、H27∶1) 4~12.锁(T9③∶6、Y11②∶3、Z3∶10、H18∶7、J1∶3、Z3∶24、T7①∶3、T7③∶10、Z3∶14) 13~15.钥匙(Z3∶25、Z3∶28、T10③∶7)

B型 2件。仅余锁键,锁键呈曲尺形,一端嵌有簧片,另一端曲折、扁宽。端头锻制成圆筒状,能使外壳的连杆闭合。J1∶3,残长18、宽4.3厘米(图四,8)。Z3∶24,长17.6、宽4.4厘米(图四,9)。

C型 3件。其中2件保存较好。锁键呈“U”形,锁壳的连杆端头为一细圆筒,与锁键的一端形成类于圆形的“榫卯”结构。T7①∶3,仅余锁键。长16.3厘米(图四,10)。T7③∶10,长22.4厘米(图四,11;图版二,3)。Z3∶14,长23.5厘米(图四,12)。

钥匙 3件。锻制,均残。直身,顶端有两个回折的齿。曲柄,柄端为环首。Z3∶25,长11.9、宽2.1、厚0.8厘米(图四,13)。Z3∶28,长16.3、宽0.8~2、厚0.2~0.6厘米(图四,14)。T10③∶7,长20.5、宽2、厚0.6厘米(图四,15)

三、兵器

兵器主要有镞、矛等。

镞 11件。锻制,均残。依据镞身的形制可分四型。

A型 凿形。5件。Y11③∶1,镞身扭成铁鼻状,似为二次利用,圆铤。宽0.8厘米(图五,1)。T9③∶1,镞尖残断,圆铤。残长7、宽0.8厘米(图五,2)。Z3∶60,圆铤。长7.5、宽1.1厘米(图五,3)。H48∶3,方铤。长9、刃宽1厘米(图五,4)。T10③∶6,扁方铤。长9.6、宽1厘米(图五,5)。

B型 锥形。2件。镞身呈四棱锥形。H28∶18,镞身稍扁,关部不显,渐细,铤近四棱状。长10.2、宽0.8厘米(图五,6)。T2①∶2,镞身较短,细圆铤。长12.8、宽0.8厘米(图五,7;图版二,4)。

C型 叶形。3件。镞身扁薄。T10③∶11,细方铤。长13.2、宽1.7、厚0.3厘米(图五,8;图版二,5)。T3③∶1,关部急收,细圆铤。长9.4、宽1.3、厚0.3厘米(图五,9)。T3③∶14,铤部残缺。长6.5、宽1.8、厚0.3厘米(图五,10)。

D型 蛇头形。1件。Y11②门∶6,镞锋较短、长身、铤残。长11.6、宽1、厚0.4厘米(图五,11)。

根据验收结果,需进一步采取降噪措施防止噪声扰民,应定期对在线仪器进行维护和校核,加强生产及环保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各项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矛 1件。T7③∶9,锻制,略残。矛叶作削状,直背,弧刃,楔形截面。骹部较短,骹口近圆形。长22.1、宽3.2、厚0.3、銎径2.6厘米(图五,12;图版二,6)。

图五 兵器、马具1~11.镞(Y11③∶1、T9③∶1、Z3∶60、H48∶3、T10③∶6、H28∶18、T2①∶2、T10③∶11、T3③∶1、T3③∶14、Y11②门∶6) 12.矛(T7③∶9) 13~15.环(Z3∶31、Z3∶36、Z3∶30) 16、17.带扣(T9④∶3、T3②∶2) 18.链(H37∶36) 19、20.马镫(J1∶1、J1∶2)

四、马具

马具主要有马镫、带扣、环、链等。

环 3件。锻制,均残。平面呈不规则圆形,依据形制不同分为两型。

A型 2件。游环,环身有一处加宽稍扁的的部位有一圆形穿孔,应连接一个转子,转子皆不存。Z3∶31,长径6.6、短径5.8、孔径0.5厘米(图五,13)。Z3∶36,长径5.4、短径4.3、厚0.6厘米(图五,14)。

B型 1件。Z3∶30,圆环,环接口搭接在一起,未锻合。长径4.3、短径3.9厘米(图五,15)。

带扣 2件。锻制,均残。依据扣环不同分为两型。

A型 1件。T3②∶2,长方形扣环,一字型扣针,扣针尾端弯成环状套在横轴中部。长5.9、宽5.6厘米(图五,17)。

链 1件。H37∶36,锻制,锈蚀。由14节“8”字形扁环组合而成,其中一端的一件铁环稍长,余者长度相若。长环长9.8、短环长5.4、宽均2.3、厚1厘米;链总屈长约23厘米(图五,18)。

镫 2件。锻制,锈蚀。两件形制相同,出土于一个遗迹内,应为1副。平面呈梯形,足踏处扁宽,略显凸起,顶梁中部具长方形横穿。J1∶1,宽16.4、高16.7厘米(图五,19)。J1∶2,宽16.8、高17.8厘米(图五,20)。

五、小 结

1.年代推断

冮官屯遗址出土的这批铁器,特征较为明显。数量众多的扇状顶铁钉、凿形镞,在周边金代遗存中多有发现。该处出土的马镫(J1∶1、2)与桓仁五女山山城②五期文化(金代)中的马镫和河北丰宁辽墓③中的马镫形制相同;带扣(T9④∶3)也在五女山山城中大量出土。铁锁(T7③∶10)与五常县金代窖藏④出土铁器形制相同。此外,与这批铁器伴出者,还有大批北宋铜钱及金代铸造的“大定通宝”1枚,出土较早时期的铜钱是宋太宗年代铸造的“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等,而出土最晚的“大定通宝”是在金世宗完颜雍时期铸造的。金朝在海陵王正隆三年前则是“初用辽宋旧钱”⑤。综上分析这批铁器的年代应为金代。

金代的冶铁业比较发达,锻铸铁器技术较高。汉唐时期散入东北的匠人也对女真人的铁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朝建立以后,铁有了更大幅度的发展,据《大金国志》记载,辽代时期的契丹市场“唯铁禁甚严,禁不得夹带交易。至大金时则不然,唯利是视,铁禁遂弛”⑥。在四世献祖时,已“教人烧炭炼铁”⑦。到了世祖时,除了完颜部外,温都部出现了“以锻铁为业”的手工业者,加古部还有制售铠甲的“铁工”⑧。由于金代铁器的广泛使用,迅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加速了其向封建制的转化。

2.器类工艺

上述各类铁器,反映出当时铁器使用的一个侧面,具体说来,有如下特点:一是种类较多,涵盖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0余种。二是发现较多与烧窑有关的工具。如夯锤(Y11④∶1)应该是釉料等坚硬颗粒的粉碎工具。发现的5件刮刀,应该是修制陶坯的工具;撬(H22∶4)则应是用来撬动匣钵或支钉,使其与烧制的瓷器成品相分离的工具。三是机械加工技术较高。多种样式的铁锁结构较复杂,锁钥组合亦较完备。闭合的筒状锁壳薄厚均匀,锁键与锁身契合严密,达到了一定的精度要求;而锁键上簧片则需以不同材质的低碳钢制成才能具有并保持一定的弹性。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对诸如制锁部件的锻制、裁切、铆合、焊接等技术的掌握,显示出当时的制锁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执笔:肖新琦

注 释:

① 李文信:《辽瓷简述》,《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2期。

②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女山城》,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246页,图二五〇,14。

③ 张汉英等:《河北丰宁小皮匠沟发现辽墓》,《考古》1993年第10期。

④ 姚骞等:《五常县发现金代窖藏铁器》,《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第3期。

⑤ 《金史·食货三》,中华书局1975年,下同。

⑥ 〔金〕字文懋昭撰,李西宁校:《二十五史》之《大金国志》卷13,齐鲁书社,第103页。

⑦ 〔宋〕徐梦萃:《三朝北盟会编》卷1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7页。

⑧ 《金史》卷67《列传第五·乌春传》,第1578页。

〔责任编辑、校对 孙 琳〕

The Gangguantun site, located in Xiaotunzhen, Liaoyang ,i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kiln sites dated from the Liao Dynasty to Yuan Dynasty. Four kinds irons such as production tool ,day life utensil, weapon and harness were found here. The irons were connected with the producing activity in the kiln. Some irons with clear use such as the crushing glaze rammer , dressing porcelain embryo scraper ,separating porcelain crowbar were found in the kiln site. The irons mentioned above with so many different kinds were fine forged,it reflected the developed social production.

The Irons of Jin Dynasty in Gangguantun Site ,Liaoyang, Liaoning

Archaeological Institute of Liaoning Province

肖新琦,男,1982年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邮编110000。

K871.44

A

1001-0483(2017)01-0010-07

猜你喜欢

铁器金代图版
出土和馆藏铁器的保护简析
基于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比较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谓词逻辑的飞机线束工装图版设计
金代张楠墓志考释
馆藏高句丽铁器的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金代吏员服饰浅探
对金代提点刑狱的几点认识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发现西夏窖藏铁器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产硫化氢大肠杆菌》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