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GCM的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影响分析
2017-02-20刘有升陈笃彬
□刘有升 陈笃彬
[福州大学 福州 350116]
基于FGCM的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影响分析
□刘有升 陈笃彬
[福州大学 福州 350116]
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战略,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FGCM为分析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建立创业意愿、创业态度、创业人格、创业能力4大维度17个构念,模型分析表明:动手操作、识别和捕捉机会、社交人脉、行为倾向的上升幅度最大;紧张性大幅下降;外向性的不确定程度最大。个别构念可能产生更理想状态:容忍压力能力、愉悦性、行为倾向、认知仍可加强,谨慎性还有较大降幅。这些可作为深化高校创业教育的突破口。
高校;创业教育;个体影响;决策分析;FGCM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创业是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推动力,创业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堪称重要[1]。2011年考夫曼机构创业研究(2011 Kauffman Foundation Entrepreneurship Study)显示,MIT校友创立的3.3万多家企业共创建了300多万个就业岗位,年销售额超过2万亿美元,培养了12万名校友,覆盖90多个国家,著名企业有E*Trade、Gartner、Genentech、HubSpot、InVivo Therapeutics、Teradyne、Zipcar等。统计表明,MIT毕业生创办的高科技企业规模和生产总值已相当于世界上独立国家经济实力排名的第17位,其声望在全世界有口皆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不足1%,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20%的比例,而城镇居民创业意向也不到5%[2]。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为发展的动力之源、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因此,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很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创业教育已成研究热点,宏观层面的如创业宏观环境风险因素[3];社会嵌入视角下创业环境与创业模式的匹配性[4];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5]等。微观层面的有:创业素质研究[6];创业人格、创业态度、创业能力对创业意愿影响[7];创业特质、创业认知、创业态度及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影响[8];人格特质、创业学习与创业绩效关系[9];探究创业意愿[10],创业态度[11~12],创业人格[13],创业能力[14]等。它们为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但还需改进,主要是: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多,微观层面的探讨较少;微观层面上虽有一些定量研究,但多为假设检验式的探讨,鲜见决策分析。因此,有必要从决策分析视角,探讨个体因素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影响,构建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方法
Jose L. Salmeron在2010年基于FCM,结合灰色系统理论提出模糊灰色认知地图(FGCM)[15],具体包括四个步骤。首先,通过文献整理或对专家的深度访谈,获得研究对象的节点构念表。其次,构建一张关于决策问题的FGCM,表征该领域专家对决策问题涉及决策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的认识,代表专家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s)。再次,进行演化分析,详见公式(1)至公式(5)。对各变量赋予初始值之后,通过演化系统将达到稳定状态。最后,对演化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提炼出新的发现。
映射函数f(x)可以是以下公式(2)至公式(5)中的四种函数之一,可根据实际灵活选择:
该方法能有效融合不同领域专家的知识经验并显性表达、共享和应用于决策分析,有效规避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已被逐步运用于过程控制和系统设计等[16],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的影响属于非结构化、不确定性高、数据不完整的决策问题,运用FGCM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三、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影响的FGCM分析
(一)指标遴选
根据有关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6~8],本文立足创业意愿[10]、创业态度[11~12]、创业人格[13]、创业能力[14]4大维度17个构念节点(详见表1中的第1至第3列),考量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的影响,力求厘清大学生个体意愿、态度、人格、能力诸因素的影响机制,说明认知导向下FGCM辅助决策的优点,为教育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表1 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影响的节点构念表
(二)数据获取
高校创业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企业、高校等利益相关者的密切配合。为此,笔者于2016年1月至3月,以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的影响为主题,对政府、企业、高校的相关人员共31人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对象主要分布于:F、Z两省教育厅、人社厅、团省委的中高层领导(7人);H、I、J三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8人);K、L、M、N四所高校的中高层领导和人力资源、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16人)。在征得被访对象的同意后,笔者利用录音的方式记录下访谈的全部信息,并在访谈结束的24小时之内进行相关整理,把这些信息归纳为表1中的第4列。
(三)模型构建和分析
参照表1,作出图1所示该领域专家的FGCM。
图1 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影响的领域专家FGCM
表2为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影响的迭代结果。从该表可知,经过多次相互作用(迭代)达到稳态后,节点14(动手操作)、节点12(识别和捕捉机会)、节点17(社交人脉)、节点2(行为倾向)的上升幅度最大,分别达23.5%、16.1%、14.3%、12.5%;只有节点7(紧张性)下降,幅度为25.6%;而节点8(外向性)的不确定程度最大,为0.063。这一现象的产生表明,学生在创业的动手操作、识别和捕捉机会、社交人脉、行为倾向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上升,学生的创业紧张性大幅下降,这些是我们乐见其成的,应极力促成。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出,长期以来,在政府和高校等有关各方的努力下,随着人、财、物投入的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局面。学生外向性的不确定可理解为专家们对学生在创业的外向性程度上意见不尽相同,而且外向程度的变化亦不易把握,实践中可以通过FGCM的其他一些分析手段对目前状态的调整给出相关意见。
表2 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影响的迭代结果
为进一步了解个别构念可能产生的理想状态,笔者还对感兴趣的节点2(行为倾向)、节点4(认知)、节点10(愉悦性)、节点11(谨慎性)、节点13(容忍压力)深度处理,见表3。
结果表明,学生创业方面的容忍压力能力还可以再上升33.9%,幅度相当大,在前述研究中其上升幅度为9.1%,综合起来高达43.0%,这也从一个侧面映射了当前学生在容忍压力能力上的“短板”,这固然与当前“95”后大学生的成长、学习、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但也提醒我们在这一方面还大有作为;学生创业方面的愉悦性也还有不俗的上升空间(23.8%),学生创业的谨慎性下降幅度亦很明显(16.2%),而学生创业的行为倾向、认知仍可加强,分别为6.3%和8.5%。
表3 大学生个体因素中个别节点的理想迭代结果
四、结论与建议
高校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立足FGCM决策分析视角探讨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基于创业意愿、创业态度、创业人格、创业能力4大维度17个构念,在深度访谈后建构了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影响的节点构念表、作出领域专家的FGCM,编程得到迭代的最终结果(稳定态),聚焦上升、下降、不确定程度突出的节点和个别节点可能产生的理想状态。研究结果启发着加强高校创业教育要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提升创业能力
在17个构念节点中,动手操作、识别和捕捉机会、社交人脉三个节点的上升幅度最大,分别达23.5%、16.1%、14.3%,它们全部集中于创业能力维度;而容忍压力能力的理想迭代结果还可以再上升33.9%,幅度相当大。这一结果的启发意义在于,一方面彰显了高校创业教育取得的显著成效,即大学生在创业能力上特别是实操、商机把握、沟通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体现出未来的工作突破点,即要契合“95后”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增进学生容忍压力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创业这一富有风险性、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工作,使学生能更好地调整和重塑自我。
(二)着力培育创业人格
紧张性这一节点的降幅为25.6%;而愉悦性还有不俗的上升空间(23.8%)、谨慎性下降幅度亦还很明显(16.2%)。这些显现出创业人格的培育方向,既表明近年来高校创业教育很好地降低了学生的紧张性,又说明在学生愉悦性的增加、谨慎性的下降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取得更大成效。在这里,谨慎性的不升反降是因为,大学生的创业需要恰当的谨慎性相匹配。应通过多方实际模拟训练,引导学生有效降低紧张性、谨慎性;增加愉悦性,增进学生创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此外,外向性节点的不确定程度在17个节点中最大,这需要引起广大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
(三)大力增进创业意愿
学生创业行为倾向的上升幅度达12.5%,理想迭代结果还可以再上升6.3%。这一结果在反映出创业教育成效的同时,也映射出其发展潜力。要不断增进学生创业意愿,使学生对于创业能在心理上接受、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感到创业是自己的主动需要,而且创业是实际可行的,进而增进创业的意愿,为学生投身创业实践注入不竭动力。实践中,可以通过个别谈心、传帮扶带、宣讲教育、榜样辐射等手段增进大学生创业意愿,营造创业兴业、宽容帮扶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创业型校园文化、社会氛围的强大创业磁场里健康成长成才。
(四)切实端正创业态度
创业能力、创业人格、创业意愿都是大学生付诸创业实践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态度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创业态度是学生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尽管在学生创业认知的理想迭代结果上仍可加强,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创业态度这一维度的三个节点均还不够理想,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增进学生对创业理论的认识及实践的感悟,有效发挥情感纽带作用,有机地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筹结合起来。为此,应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生动活泼的教育载体,为学生创业积聚更多正能量,引导学生切实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和态度。
[1] ISYAKU S. Mediating effect of uncertainty avoida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talent and SMEs performance in Nigeria: A conceptual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Business & Social Sciences, 2014, 4(6): 368-383.
[2] 孟祥霞, 黄文军. 美国创业教育发展及其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10): 62-65.
[3] 陈劲, 张洪石, 付玉秀. 我国创业投资宏观环境风险因素的实证调查[J]. 科学学研究, 2004, 22(5): 508-512.
[4] 王燕, 周冬梅, 鲁若愚. 社会嵌入视角下创业环境与农民创业模式的匹配性分析[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5, 17(3): 72-76.
[5] 刘有升, 陈笃彬. 基于DEMATEL的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6): 92-97.
[6] 刘有升, 陈笃彬. 冰山模型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素质研究—基于福建省的实证分析[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4, 16(4): 70-74.
[7] 郭洪, 毛雨, 白璇, 等. 大学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 软科学, 2009, 23(9): 69-74.
[8] 陈文娟, 姚冠新, 徐占东.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9): 86-90.
[9] 罗明忠, 陈明. 人格特质、创业学习与农民创业绩效[J]. 中国农村经济, 2014(10): 62-75.
[10] ALMOBAIREEK W N, MANOLOVA T S. Who wants to be an entrepreneur?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mong Saudi university students[J].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2012, 6(11): 4029-4040.
[11] VOLERY T, MÜLLER S, OSER F, et al.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human capital at uppersecondary level[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3, 51(3): 429-446.
[12] JOHANSEN V.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startup activity: A gender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der & Entrepreneurship, 2013, 5(2): 216-231.
[13] WAKKEE I, ELFRING T, MONAGHAN S. 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employees in traditional service sectors[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6(1): 1-21.
[14] 叶明海, 王吟吟, 张玉臣. 基于系统理论的创业过程模型[J]. 科研管理, 2011, 32(11): 123-130.
[15] SALMERON J L. Modelling grey uncertainty with fuzzy grey cognitive maps[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0, 37(12): 7581-7588.
[16] SALMERON J L, PAPAGEORGIOU E I. Fuzzy grey cognitive maps and nonlinear Hebbian learning in process control[J]. Applied Intelligence, 2013, 41(1): 223-234.
Eff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as Individuals on the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Based on FGCM
LIU You-sheng CHEN Du-bin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16 China)
Under the pervading policy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e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plays a key role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China. Our study, based on FGCM (fuzzy grey cognitive naps), intends to investigate how college students as individuals affect the training. Four dimensions concerning this training as college students’ initiative, attitude, personality, and ability, and 17 concepts, are constructed in our model. The model suggests that, the concepts as the practice, the chance recognition,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the behavior tendency could increase sharply, the tension could decrease largely, and the extroversion shows the most uncertainty. Moreover, some concepts might reach more favorable level: the endurance, the pleasure, the behavior tendency, and the recognition could be enhanced while the cautiousness could decrease. The finding demonstrates that the dimensions and concepts composing the individual effects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in the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individual effects; decision analysis; FGCM
G64 [
] A [DOI] 10.14071/j.1008-8105(2017)01-0102-05
编 辑 张莉
2016 – 03 – 25
福建省软科学项目“福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效率研究”(2016R0044);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法下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宏观环境研究”(JAS150114);福州大学创业研究院2015年课题“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法下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宏观环境研究”.
刘有升(1977– )男,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陈笃彬(1951– )男,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