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乔伊斯《阿拉比》中的“阿拉比”一词意义的探究

2017-02-20许世英

文化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阿拉比都柏林乔伊斯

许世英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语言与文化】

乔伊斯《阿拉比》中的“阿拉比”一词意义的探究

许世英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阿拉比》是乔伊斯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阿拉比”由英文名Araby音译过来,具有音译词自身及延伸出的语言色彩,在这篇小说中具有多种含义。阿拉比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阿拉比》;历史文化;浪漫想象;东方色彩;梦想破灭

阿拉比在小说中指代的是一个位于都柏林的富有东方色彩的大集市。虽然该短篇小说的篇幅较短,只有八页,但描写阿拉比的却占了两页。可见,阿拉比是整篇小说的重要背景。乔伊斯也曾经写到:“我写作的目的就是为我的国家写一部道德史,我之所以选择都柏林为背景是因为这座城市是瘫痪的中心。”[1]乔伊斯对都柏林这座城市一往情深,他于1882年出生于都柏林,并在那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所以小说中的字字句句都浸透着乔伊斯的感情。

一、代表浪漫想象

乔伊斯对小说中环境的描写是典型化的,时代的大环境是闭塞和麻木的,“他似乎与世隔绝,可是他的笔锋无所不及”[2],在这种多重性质的环境里,小男孩需要一个能宣泄自己情感的想象寄托,这就是小说中的阿拉比集市。它一方面寄托着“我”对曼根姐姐的爱恋,另一方面也体现着“我”对枯燥麻木生活的抗争。想象维度与现实维度的交叉进行,使得情感和张力在不经意间显现。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所有的感官似乎都想封闭自己,感觉自己都快要溜掉了,我按我的手掌都翻了三番,喃喃地说:“爱啊!哦爱!哦爱!爱!”。[3]接着曼根姐姐便开始跟小男孩谈话,使我们不由得思考,谈话是发生在现实维度里,还是在那特定的情景里。接着,小男孩的想象维度继续延伸,牵引着我们不断思考。小说中小男孩对阿拉比的兴奋和向往类似于一种“道德、责任、信念和情感等自我表现性麻痹”[4],现实世界的无路可循与想象世界的癫狂形成强烈的反差,也与都柏林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精神麻木、瘫痪形成鲜明对比,正是由于对这种美好想象的过度期望使得男孩的失望越来越多。[5]

二、男孩成长轨迹的分水岭

乔伊斯创作的《都柏林人》,按照男孩的成长轨迹来安排小说情节。阿拉比集市在小说中扮演着分水岭的角色,刺激着小男孩完成自我的成长和转变。

现实中的阿拉比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刺激,不仅使我重新认识了阿拉比,而且让我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开往阿拉比专列的废弃和破败同去阿拉比之前激动不安的心情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列车最终停在了一个临时搭建的木站台上,这些都暗示了小男孩高度纯美的想象与丑陋现实之间尖锐不可回避的矛盾,同时也为后面小男孩梦想的破灭埋下伏笔。[6]

三、结语

贫瘠的精神土壤开不出美丽的爱情之花。想象中绚烂多彩的阿拉比是小男孩的爱情寄托,但现实的阿拉比却伤透了他的心,无情地摧毁了他童年时期的浪漫想象,推动着他走向人生的新阶段。

[1]Bulson, E. James Joy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33.

[2][6][美]理查德·艾尔曼.乔伊斯传[M].金隄,李汉林,王振平,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4.64.

[3]James Joyce. Dubliners[M].Hertfordshire:The Wordsworth Editions,1993.25.

[4]蒋林平.乔伊斯小说狂欢化类型学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5.35.

[5]石晓静.Analysis of James joyce's Araby[J].海外英语,2013,(19):188-189.

【责任编辑:王 崇】

汉 巨杨冢当

I562.074

A

1673-7725(2017)01-0178-02

2016-10-20

许世英(1983-),女,山西洪洞人,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阿拉比都柏林乔伊斯
一张废纸毁掉一条河
论维柯对乔伊斯小说诗学的影响
《阿拉比》:少年心事多忧愁
浮光掠影平若凡,鞭辟入里乾坤现
——谈《都柏林人》子集《姐妹们》标题的意义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都柏林城堡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探析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的艺术手法
都柏林——欧洲最年轻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