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油污泥脱水-干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7-02-20黄永锋烷基苯厂安环处江苏南京210046

化工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浮渣化机油泥

黄永锋(烷基苯厂安环处, 江苏 南京 210046)

含油污泥脱水-干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黄永锋(烷基苯厂安环处, 江苏 南京 210046)

本文以浮渣油泥与氟化钙油泥混合泥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含油量较高的特点,提出脱水-干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浮渣油泥与氟化钙油泥混合比例为5:1;通过对装置内含油污泥干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脱水-干化后油泥含水率大幅降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脱水-干化技术;双向自净干化机;含油污泥

0 引言

含油污泥是指石油开采,存储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废弃油泥,油泥是指含石油烃、水、无机物固体等的混合物,是一种高危污染物,我国已经将油泥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含油污泥常伴有恶臭气体产生,含油重金属,及苯系类等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处理,对环境有污染隐患。

目前,国内外对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法、热解析法、生物处理法、 热化学洗涤法、溶剂萃取法、固化处理法等,其中热解与溶剂萃取法技术虽然回收率较高,但工艺复杂,技术不成熟,设备投资费用高。其中热化学洗涤法污泥产量大,回收率较低。固化处理法是应用较为普遍的技术,但存在以下缺点:固化剂加量大,固化时间长,存在环境风险。同时,固化剂的稳定性也有时效性。生物处理法周期长,占地面积大,易受气候影响限制,对高含油污泥及含油生物毒性成分的污泥不适用。

本研究是针对浮渣油泥与氟化钙油泥的混合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混合油泥特性,通过考察油泥混合比例,确定脱水比例。同时,以SXZJ-60型双向自净污泥浆叶干化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脱水后含油污泥进一步干化,大大降低了危废污泥的产生量,减轻了进一步处置压力。同时对干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

1 工艺流程图

混合油泥经叠螺式脱水机初步脱水后,污泥含水率降至85%左右,然后经带式输送机送至双向自净干化机。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粉尘被引风机抽出干化主机系统,其中粉尘经过旋风分离器时被收集,尾气依次经过喷淋塔、活性炭吸附罐,处理后达标排放。最终双向自净干化机出泥含水率 ≤35%。工艺流程如图3-1所示。

图2-1 混合油泥脱水-干化组合工艺流程图

2 脱水时浮渣油泥与氟化钙油泥混合比例的确定

3.1 试验

(1)试验样品

试验用的油泥为烷基苯厂浮渣油泥及氟化钙油泥,泥样呈黑色,并伴有气味,油泥的含水率,含油率均较高,难以与水分离。

(2)试验过程及方法

试验过程主要是油泥絮凝,考察合适的絮凝剂,浮渣油泥与氟化钙油泥混合比例。试验步骤:1)将浮渣油泥,氟化钙油泥分别充分摇匀,取100g;2)加入絮凝剂,其中加量以试验为准,以120rpm快速搅拌2min,并以30rpm速率慢速搅拌1min,絮凝形成的固液两相1mmx1mm滤网进行过滤,直至没有水的滤出,其中絮凝效果的好坏根据过滤后的絮体大小,滤出液含固率进行综合判断。

3.2 小试试验结果讨论

(1)絮凝剂的筛选

依次选用阳离子PAM,阴离子PAM,非离子PAM三种絮凝剂,分别考察取脱水效果,其中絮凝剂加量为5mg/L,以120rpm快速搅拌2min,并以30rpm速率慢速搅拌1min,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絮凝剂脱水效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向油泥中加入阳离子絮凝剂,都有很好地分离效果,脱出水清澈;加入阴离子絮凝剂,泥水分离困难,水相中会出现细小颗粒,浑浊。非离子絮凝剂絮体大小一般,沉降速度快。

(2)絮凝剂的加量

阳离子絮凝剂投加量分别按2mg/L,5mg/L,8mg/ L的不同比例加入到油泥中,考察其对絮凝效果影响以120rpm快速搅拌2min,并以30rpm速率慢速搅拌1min,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絮凝剂不同加量对脱水效果影响

(3)浮渣油泥与氟化钙油泥混合比例

采用阳离子絮凝剂,投加量按照5mg/L,单独对氟化钙油泥进行絮凝试验,效果差,没有絮凝效果,采用浮渣油泥与氟化钙油泥掺合处理,逐步提高浮渣油泥与氟化钙油泥的混合比例,当达到5:1体积比后,絮凝效果显著,出现大的矾化,满足叠螺脱水要求。通过试验后发现:在阳离子絮凝剂投加量为5mg/L的情况下,浮渣油泥与氟化钙油泥的混合比例为5:1时,污泥絮凝效果良好,具备脱水压滤条件。

4 干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4.1 干化后污泥含水率确定

由于双向自净桨叶干化机初次在本装置使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干化前污泥的含水率均在85%左右,污泥干化后含水率控制在什么范围才是最佳状态还是未知数。为了摸索经验,在污泥含水率均在85%的条件下,对干化机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具体分析数据和成品如表3:

表3 干化机运行参数一览表

由表4-1可以看出:干化后污泥含水率在5%以下时,污泥成粉末状,现场干化环境粉尘较大,不利于环境保护;污泥含水率在5%~10%之间,污泥成颗粒状,不仅属于较好的理想状态,也有利于进一步处置;污泥含水率超过10%以上,污泥成乳胶状,水分脱除不彻底,增加了运行成本。综上所述,通过控制干化机主机转速和进口温度,将干化后污泥含水率控制在5%~10%之间是比较合理的状态。

4.2 干化后尾气的排烟温度及排放量

SXZJ-60型双向自净桨叶干化机运行初期,不仅尾气的排放量较大,而且排烟温度达60℃以上。为了解决尾气排放量和排放温度问题,我们对尾气处理系统进行了重新核算。整个尾气处理系统仅依靠一台喷淋冷却塔进行降温,喷淋冷却塔循环泵循环量:6.4 t/h,具体测算如下:

假设喷淋水与尾气充分接触,同时20%的尾气将直接被冷凝为液态,喷淋后冷却水温度为50℃(实测),尾气排放温度为60℃(实测),喷淋冷却塔循环泵冷却水进口温度为40℃(实测),则喷淋塔吸收的热量为:

Q吸=Δt×m×C=10×6.4×4.2=268.8(MJ/h)

同样,依据设计基础资料,干化机污泥处理量为:0.5t/ h;干化机进口污泥含水率85%,出口含水率10%。蒸汽用量与干燥水分比例为:1.2:1(设计值);VOC总气量为2500 Nm3/ h(设计值)。喷淋冷却塔冷塔尾气进温度为85℃(实测),则尾气在喷淋塔内放出的热量为:

干燥水量:

干燥后水份自身产生的VOC量:约为700Nm3/h。

(其中水蒸气(100℃)密度为0.6kg)。

其它产生的VOC气量为1800m3/h(以空气为主,含有部分油汽)。

蒸汽冷凝吸收的热量:

其它VOC气体吸收的热量:

通过上述理论计算可知,排除测量误差,Q吸和Q放基本相等,说明推算过程和实际运行情况基本吻合,要想达到降低尾气排烟温度和排放量,必须新增其它换热设备。

在综合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后,拟在干化机出口和尾气引风机之间增加一台汽液换热器。因现场空间受限,换热器过大,无安装和摆放空间;换热器过小,达不到预期效果,在选型上优先考虑板式换热器,其次是管式换热器。为了确保新增换热器既能满足最终尾气排放温度低于50℃目的,又能实现体积最小化,对新增换热器换热负荷和换热面积进行了核算。

管壳式换热器用作冷却器时的K值范围(高温流体:气体;低温流体:水)为:12~280W/(m.℃),为保险起见我们选择了2个K值进行计算换热面积,计算结果如下:

换热器冷却水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35℃;

通过计算比较后,选用换热面积为10平方米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比较合适。最终采用了ZW/GHR-250-25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为10.6平方米。安装投用前后尾气温度对比表如下:

表4 尾气处理系统改造前后排放温度对比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新增一台换热面积为10.6平方米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不仅增加了尾气的冷却效果,大大降低了尾气排放温度,同时尾气的排放量也得到相应降低,达到了预期效果。

4.3 运行过程中的其他问题

由于危废污泥含有大量石油类,含有可燃性有机物。同时,污泥输送口为半封闭,与空气接触,也就是说在污泥输送入口处可能形成爆炸性油气混合物,一旦遇到明火或机器本身机械摩擦产生的火花,极易发生爆炸危险。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可在污泥输送入口处增设氮封,保持入口处处于微正压,阻止空气进入干化机内部,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另外,在干化机运行过程中由于污泥含有大量石油类,干化污泥输送皮带极易打滑和跑偏,为了避免皮带打滑和跑偏,在皮带两侧增设纠偏挡板,在皮带上部增设压紧罗盘,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

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危废污泥经双向自净桨叶干化机干化后,含水率由干化前的85%降至干化后的10%左右,危废污泥总重量下降80%。按照目前危废处置费4500元/吨计算,装置内共有1000吨危废污泥,全部干化处理后经济效益显著。另外,危废污泥干化处理后,大大降低了危废量,保护了环境;同时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抛、洒,社会效益显著。

按照干化处置1000吨污泥进行核算,预计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30余万元。具体测算如下:

表5 危废污泥干化脱水技术经济指标(干化机处理能力0.5t/h)

6 结语

(1)阳离子絮凝剂投加量为5mg/L的情况下,浮渣油泥与氟化钙油泥的混合比例为5:1时,污泥絮凝效果良好,具备脱水压滤条件。

(2)干化后污泥含水率控制5%~10%之间,污泥成颗粒状,不仅属于较好的理想状态,也有利于进一步处置和节约成本。

(3)通过在干化机出口和尾气引风机之间增加一台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不仅降低了尾气排放温度,同时尾气的排放量也得到相应减少。通过控制活性炭的更换周期和喷淋塔的溢流,在实现尾气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降低了现场异味的产生。

4)通过在污泥输送入口处增设氮封装置,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李冰,谢卫红,朱景义.中国石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现状[J].石油规划设计,2009,20(4):18-20.

[2]赵虎仁,苏燕京,叶艳.石油炼厂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初步研究[J].石油和天然气化工,2003,32(6):396-398.

[3]姚玉英.化工原理[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浮渣化机油泥
卧式薄层干化机内壁磨损失效形式及机理研究
叹失眠
油泥调剖技术在中高渗砂岩油藏的应用
高氯锌浮渣回用电锌系统技术试验研究
含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热解处理工艺研究
锌浮渣高效回收试验研究
2018003 一种铅浮渣的冶炼方法
关于超声波浆、白云浆、化机浆对比分析报告
鄂尔多斯盆地原油产区典型罐底油泥分析研究
MVR技术在化机浆废液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