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邮票了解化工之五:陶器

2017-02-20中国化工博物馆黎戈宁

化工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制陶陶器紫砂壶

文/中国化工博物馆 黎戈宁

从邮票了解化工之五:陶器

文/中国化工博物馆 黎戈宁

制陶既是一项古老的手工技艺,更是人类一项原始的化工生产活动。陶器的原料黏土是某些岩石(云母、石英、长石、方解石)的风化产物,由高岭土、多水高岭土以及硅、铝、铁、钙、镁、钠、钾等金属氧化物、多种有机物所组成,在高温烧成中,黏土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包括失去结晶水、晶形转变、固相反应以及低共熔玻璃相的产生等。制陶技术是人类继掌握取火、用火技术之后,又一项对于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技术,也是人类有意识将含有化学过程的工艺方法引入生产活动的开端。图1为民国时期发行的展示我国古代“商绳纹陶罐”的邮票。

人类在大自然馈赠的熟食中发现了食物经过熟化加工后的种种好处,如味道香浓、益于消化、利于健康等。于是人类开始以火为热源进行烧、烤、煮等原始的“烹饪”加工,并就地取材发明了既是煮具又是容器的陶器。陶器烧制的一般过程是选择好制陶的黏土,将其用水湿润成具有一定可塑性的土团,再将其捏成一定的形状,干燥后用火烧烤加热,使之烧结成为坚硬的陶器。制陶原料大多是就地取材,只要用手捏塑和架火烧烤,就可获得自己设计赋形的陶器。在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男子专事渔猎,女子则承担制陶。在群聚的原始部落村庄边上都会有制陶的场所。制陶成为部落成员改善和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当生产的陶器富余时,也会拿到集市上贩卖或交换其他物品中。图2、图3是尼日尔发行的妇女制作陶器并进行陶器交换的邮票。

图1

制陶生产满足了人们对陶制品在日用生活中需求的同时,人们开始通过陶器实现对艺术美的追求,并用它来表达某种思想或陶冶自己的情操。特别是陶制品成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对艺术美的追求成为制陶技术又一重要的发展方向。由于地域差别各地生产的形状各异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些陶器或以小口尖底瓶、夹砂陶罐、细泥彩陶盆或钵为基本器型;或以双唇口尖底瓶,植物花纹图案为特征;或以葫芦口的尖底瓶为特征。同时,人们在陶器上绘有栩栩如生的小鹿和修尾长喙的飞鸟,衔鱼的水鸟、匍匐欲跃的蛙类、屈指爬行的大龟,都是长期渔猎生活中经过仔细观察而创造的艺术形象(图4、图5)。1974年4月在山东邹县城南野店村出土的彩绘红陶鼎(图6),陶器呈浅腹平底钵形,无耳,近底处向外伸出三条鸭嘴形足,以平稳支撑,用于炊煮架烧。陶鼎口外沿绘网状纹一周,是鱼网的艺术再现。

图2

图3

被誉为世界奇观的陕西临僮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壮、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个个形体高大,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形象生动而传神,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整个军阵严整统一,气势磅礴,充分展现秦始皇当年“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统一中国的雄伟壮观情景(图7)。秦兵马俑的烧成,是陶器工艺史上的空前壮举,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而且为我们研究秦代烧陶技术和雕塑艺术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图4

图5

图6

图7

秦砖汉瓦(图8)是陶器在建筑业应用、发展的一个巅峰之作。西汉陶器最常见的是泥质磨光灰陶,同时又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的铅色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又一成就,也是化学助剂用于古代建材生产的一项成功范例。

图8

唐代三彩陶俑的出现,将陶塑艺术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无论是造型、施彩或是制作都达到了相当高度。唐三彩是一种在唐高宗时出现并逐渐成熟,于武则天至玄宗时期盛行,而后即告衰微以至绝迹的一些铅釉陶器的总称。它是以粘土(陶胎)或高岭土(瓷胎)制胎,经1000℃左右的素烧,再以铜、铁、锰、钴等氧化物为呈色剂,经800℃左右的复烧而成的。高宗、武则天时期,其颜色以绿、黄、赭、白为主。盛唐时期,唐三彩烧制达到顶峰,三彩俑数量众多,胎质坚硬,釉色均匀,色彩鲜亮明快,造型多彩多姿,装饰生动活泼。除前面所述几种颜色外,蓝彩大量使用。唐三彩使其成为这一时期陶俑的典型杰作(图9)。

1971年在河南洛阳关林唐墓中出土的黑彩马。马除头部、马蹄及尾部为黄色外,通体都是黑色。马鞍绿色,釉色丰润,立马稍稍扭颈,神态英俊潇洒、造型逼真。牵马俑似在持僵,生气盎然。二者形神俱佳、相映成趣,是已发现的唐三彩中的上乘佳作(图10)。

产生于宋,盛行于明中叶以后紫砂陶以优良的质地,美观古朴典雅的色泽,成为我国陶制品中的又一奇葩。制作紫砂壶的材料是紫砂矿土,由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基本泥构成,统称紫砂泥。因产自江苏宜兴,又称宜兴紫砂。紫砂壶是用紫砂经高温烧制的陶器,烧制温度比用陶土制作的陶器高,器体更坚实而多微小的气孔,和瓷器一样不会因温度急剧变化而碎裂;由于是用紫砂做原料,所以不会瓷化。烧成后的紫砂壶保温性和透气性均十分理想,是沏茶的理想用具,被称为“世间茶具之首”。紫砂壶所追求的造型外观的古朴雅趣,如同中国的字画,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被古今文人追求和向往(图11)。以艺术的眼光看待和把玩紫砂壶,文人或玩家可以体会到别有兴趣的一种文化和自然的意境。

图9

图10

图11

图12

猜你喜欢

制陶陶器紫砂壶
巧手制陶,玩出文化味——甘肃省秦安县五营初级中学陶艺社活动侧记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