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尝试进行绘本创作的实践
2017-02-19四川省攀枝花市实验幼儿园周莉莎
四川省攀枝花市实验幼儿园 李 艺 周莉莎
大班幼儿尝试进行绘本创作的实践
四川省攀枝花市实验幼儿园 李 艺 周莉莎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甚至没有文字的书籍。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图书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普等。
根据2014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婴儿画报》《幼儿画报》《嘟嘟熊画报》等阶梯阅读平台对全国13068名1~9岁儿童家庭所进行的一项阅读调查显示——小读者年龄的构成:1~3岁占29%,4~6岁占61%,7岁以上占10%;家庭儿童绘本拥有量:拥有1~10本的占18%,拥有11~20本的占65%,拥有20本以上的占17%。其中,中国本土原创的儿童绘本仅占12.7%,87.3%为原版引进图书。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4~6岁是幼儿进行绘本阅读量较多的时期,而这也正是幼儿学习书面语言、掌握语言词汇语法、理解抽象词汇及其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认知发展、审美感知发展的关键期。但是,目前的儿童阅读绘本却有几方面的不足:
1.本土原创儿童绘本缺乏。中国的儿童绘本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国内很多书店少儿读物专区内国产原创的儿童绘本却寥寥无几,几乎全被国外引进绘本占据,且价格很高,使绘本这一优秀读物不能更多的惠及广大的幼儿和普通低收入家庭。
2.国外引进绘本对提高儿童语言、认知、表象思维、审美感知等能力虽有很大帮助,但由于人文历史与生活习惯的差异,国外的绘本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故事情节、表达方式让中国孩子理解起来有距离感,且中国的民族文化得不到体现。
3.绘本设计者要充分了解儿童所具有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实属不易,还有很多绘本教育的痕迹太明显,内容不够亲切,不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故事情节又怎么能引起小读者的共鸣、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呢?
鉴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大班孩子们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甚至自己编故事,且通过小中班阶段的美术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何不让他们把自己心里的故事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借助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从孩子的世界出发,创作出反映他们自己生活的、喜欢的绘本呢?基于此,我尝试在大班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创作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贴近幼儿生活、为孩子们所喜爱的故事并制作成绘本,探索大班绘本创作的可行性及创作的方法和途径。
一、前期准备
㈠召开家长会 获得家长们的支持
大班幼儿虽然有创作热情,但独立完成绘本创制作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更多的时候需要借助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为此,我们将绘本制作方法做成PPT,通过家长会、QQ群、微信群等形式培训家长,让家长了解什么是绘本,制作绘本的意义,鼓励父母与孩子一起来制作,促进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
㈡准备各种工具和材料
我们购买了各色卡纸、植绒纸、皱纹纸,蜡光纸、儿童剪刀、花边剪刀、胶棒或双面胶、铅笔、水彩笔、打孔机、订书器等。同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动手积极性,我们将绘本制作的材料和表现手法进行了创新和拓展——不仅仅局限于绘画,还包括剪纸、粘贴、电脑打印、照片合集,以及多种表现手法同时运用,创作出受孩子们所喜欢,真实反应幼儿内心世界和生活场景的优秀故事读本。
㈢选择适宜的绘本解析其制作的构成及要素
图书作为绘本故事的载体,我们首先就要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绘本,绘本的内容形式,绘本图书制作的构成要素:封面、扉页、内页、封底;知道封面要有故事标题,作者姓名;扉页除了文字信息,还可以选择一幅体现故事主人公的图画;内页要有页码等。
二、实践活动
为了保证这项活动的有效实施,我们采用了以下三步走的策略。
㈠第一步:集体学习
1.刚开始的1~4周,我们设计了4次“绘本大家读”集体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更加熟悉和了解绘本,明白绘本最重要的特点是离不开图画,通过图画来表情达意。可以辅助相应的文字,也可以没有文字。让幼儿了解绘本有哪些类型:如故事绘本、教育绘本、科普绘本。鼓励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神话传说、英雄人物、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事、自己的梦境、梦想、心里的烦恼快乐、愿望等作为素材来创作自己的绘本故事。
2.第5周,我们设计了“绘本图书展”,收集了不同材料和不同形式制作的各类绘本图书。不同材质的有布书、皮书、塑料书、毛绒书、纸书;不同形式的有立体的、平面的、上下翻页的、左右翻页的、可折叠的;不同形状的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边形、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等;不同制作方式有绘画、剪纸粘贴、布艺粘贴、树叶粘贴、相片粘贴、电脑图片打印等,从而让孩子们发挥想像,创造性地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形式进行绘本创作,而不仅仅局限于绘画这一种形式。
3.第6~10周,每周利用一个半天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绘本集体创作活动。将图画纸装订成书,鼓励孩子们将自己创作的故事以图画的形式画在纸上,一次不能完成的在下一次活动中继续,直至完成内页的内容,然后让孩子们回家与家长一道设计制作封面、扉页和封底,这样,一本绘本图书才算制作完成。
㈡第二步:家园协作 亲子共同创作绘本
由于之前已经完成了对家长和幼儿制作绘本的基础培训和练习,使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本创作能力,接下来就转入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设计完成的亲子绘本创作活动。
1.为了激发幼儿和家长们的创作热情,我们设计了“优秀绘本评选”活动,并制订了评分细则公布给家长,根据绘本的内容、制作的精美度、完成效果设置了多个奖项,每个家庭限交一本自制绘本参评。
2.每个孩子与家长一道精心创作一个绘本故事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生活故事、家庭故事、购物体验、旅游经历、自己的梦等等,鼓励原创,再和孩子们商讨绘本的样式和准备使用的材料,如纸、布、毛皮、塑料、树叶、相片等,通过画、剪、贴等方法制作出各种各样精巧漂亮的绘本。
3.通过QQ群、微信圈等平台,每个家庭可以随时将自己家庭制作的绘本进行成果分享和心得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解惑答疑,还可以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㈢第三步:延伸拓展
1.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绘本创作,熟练掌握绘本制作的方法,我们开设了“绘本馆”游戏区,投放多种美工材料供幼儿随时随地开展绘本制作活动。
2.每天利用午睡前的半小时作为“绘本大家讲”,请一位小朋友上台为大家推荐并讲述一个绘本故事,可以是自已创作的,也可以是自己看到过的绘本中让自己非常喜欢的绘本,与大家共同分享。
3.“六·一”期间,邀请教育专家、家长代表、幼儿代表对创作绘本进行认真的评比,评选出“最佳故事创作奖”“最佳制作奖”“最受欢迎奖”“优秀奖”若干,并颁发奖状和奖品。
三、研究效果
㈠取得了一批宝贵的物化成果
通过一年多来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收获了孩子独立完成或与家庭亲子共同完成的各种自制绘本共计82本,全体参研教师的研究过程反思12篇,收集到家长的心得体会16篇;召开课题研讨会7次,详细记录了课题组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展开的深入的研讨和解决对策;保留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和视频资料,这些都为我们今后将绘本制作这一课题继续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资料。
㈡促进了幼儿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整个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四个“一”的实施策略,即“学一学,编一编,做一做,讲一讲”,促进了幼儿在语言、想像、动手操作等多方面的提升与发展
1.通过学一学,加深了幼儿与家长对绘本的了解。
要制作绘本,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绘本?这就需要阅读已有的优秀绘本,在共同的学习阅读过程中,逐步了解了什么是绘本故事?有哪些类型?根据我们之前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2.5%的家长对绘本有所了解,50%的家长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19%的家长不了解绘本,还有27%的家长不愿意为孩子购买绘本,认为孩子太小不会阅读。而通过一段时间的绘本阅读后,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们现在回家后不再像从前那样迷电视、玩手机,而是爱上了绘本阅读,有时候能安静地看一两个小时,孩子的看说能力,知识面、想象力都有明显的提升。
2.通过编一编,培养了幼儿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好的绘本,离不开好的故事创意,孩子们内心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画出来、做出来。一位叫聪聪的小朋友超级喜欢车,一次他画了一辆车顶有螺旋浆、会飞的车,我将他的画向全班小朋友进行了展示,并鼓励他设计出更多更特别的车,制作成绘本。于是,他和父母一道,制作了一本《超级车》,书中的车能跑得像火车一样快,像直升机一样飞,像潜艇一样下海,像机器人一样变形,像金刚一样无敌,成为最受孩子们喜欢的绘本之一。
3.通过做一做,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实践与操作能力。
绘本制作的过程,就是孩子与家长亲身动手实践与操作的过程。刚开始,大家都没有经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或寻求老师的帮助,或上网查找资料,有些家庭经历了四、五次失败,才最终完成。通过做一做,孩子们在剪、贴、画、打孔、装订等各项技能上获得了提升。有些家庭为了使绘本更漂亮有趣、富有个性,还采用了一些新材料,如泡沫泥、棉花、粘土、子母扣等,有些家庭还给绘本装上了磁铁,通过操纵磁铁让人物、动物活动起来,活灵活现,成为一本纸质的“动画书”,真是太奇妙了!
4.通过讲一讲,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开展的每日一次“绘本大家讲”“绘本故事王”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讲述自己的绘本故事,与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制作过程,提升幼儿语言表达与讲述能力。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故事,孩子们讲起来非常熟悉,也非常自信。一位叫铭铭的小男孩,刚来时非常胆小,不爱说话,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效果并不明显。一次,讲述绘本故事时,他开始也不愿意,后来我根据他绘本中的故事情节采用了提问方式引导他说话:“铭铭,这个画里在看书的男孩子是谁啊?”“他看的什么书呢?”“他最喜欢什么呢?”一问一答,激发他说话的勇气和愿望。后来几次,我有意识地多安排他讲述,并让全班小朋友为他鼓掌加油,几次下来,他基本能够独立完整地进行一个故事的讲述了。现在,他不仅能够有感情、流利地讲述故事,还参加了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语言类的比赛,获得了二等奖。铭铭妈妈高兴地说:“谢谢老师,谢谢幼儿园,绘本让我的孩子改变了很多很多!”
㈢进一步增进了家庭亲子感情
亲子间的共同阅读和绘本制作,日复一日,天长日久,使父母与孩子之间能够更多的亲切互动、沟通、交流,而感情的投入,大量的亲密陪伴,也让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更加融洽、浓厚。孩子们每每谈起与爸妈一起做绘本过程中发生的趣事,总会乐得哈哈大笑,在主题谈话活动“我最喜欢的事”活动中,许多孩子都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讲故事或是做绘本是自己最喜欢的事。一些父母也反应,以前孩子和老人相处多,更亲近老人,而现在,通过与孩子经常一起看书、做绘本、玩游戏,孩子越来越粘自己,感觉父子,母子关系更亲近了。
一年多的实践研究,证明了大班幼儿绘本创作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与指导策略,收获了一批由幼儿自己创作、制作并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优秀绘本作品,这些自制绘本将不断补充到我班的“图书”区角中,丰富幼儿的绘本阅读内容,使更多的孩子爱上绘本,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
[1]张金玲.儿童绘本图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神州,2012(15).
[2]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绘本之力[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3]康向荣.儿童画之美[J].美术教育研究,2011(2):144.
[4]郝文才.好绘本如何好[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
[5]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