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校园欺凌,家庭教育不能缺位

2017-02-19黄冬,周俊山

少先队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公心缺位如厕

破解校园欺凌,家庭教育不能缺位

在家庭中,怎样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来防范校园欺凌行为的出现呢?那就要有三“心”:

一是要“细心”。家长平时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言谈举止,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例如,作为校园欺凌的受害人,孩子往往会在身体、心理、行为等方面发生改变,如:身体上出现莫名伤痕,孩子却无法解释原因或原因牵强;经常逃避上学,不愿如厕,自我封闭,甚至出现自伤自残,自杀行为;经常坐立不安,口中念念有词,睡眠质量不佳;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等。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家长长期漠视孩子身上显现出的反常细节特征,而孩子又因种种原因不愿意敞开心扉,可能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二是要“耐心”。家长应掌握亲子间沟通技巧,了解孩子所思所想、所欲所求。沟通是人际传情达意、交流反馈的过程,其三大要素按重要程度由高到低为:沟通的动作、沟通的方法和沟通的内容,只有采用正确的动作,恰当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沟通内容的上传下达。因此,当孩子身上出现疑似实施或遭受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时,家长应放低姿态,换位思考,注重眼神、表情、动作等非语言沟通,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其说出实情,切不可一言不合就暴跳如雷,让孩子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三是要“公心”。家长应以身作则,明辨是非,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与对错标准,配合老师、学校进行管理,切勿不问青红皂白,一味推卸责任,横加指责。

遏制校园欺凌需要全社会的齐抓共管,而其中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只有当每一位家长都意识到校园欺凌的巨大危害,用“细心”来观察孩子,用“耐心”与其沟通,用“公心”进行处理,才能迎来校园欺凌真正消弭的“明天”。

(《光明日报》2016年6月28日 黄冬 周俊山/文)

猜你喜欢

公心缺位如厕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保证学生睡眠,学校家庭社会都不能缺位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莫以私事废公心
“公心治理”释放善治效应
打造新媒体产品,这些基本功不能缺位
且谈如厕
从经济视角看公心
现代化网民要有“仁心”“学心”“公心”